爱因斯坦的意义
爱因斯坦的意义
田松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爱因斯坦的意义不只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更在于他是一个曾经生活过、爱过、思考过、获得过思想的乐趣的人。爱因斯坦一生求索, 寻找他亲爱的难以捉摸的上帝的脉搏。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会怀疑爱因斯坦的伟大。本世纪没有哪一位物理学家像他一样在二十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两个领域都做 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近乎单枪匹马地完成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同时又与普朗克和玻尔共同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因为有他的思考,整个物理学发生了巨 大的改变,而整个世界也随之而变——虽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是他愿意看到的。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他的贡献已部分地融入到我们生存的物质基底和文化背景 之中;而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他将为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提供永远的精神力量。
对于伟大的真正理解,不在于仰视他,膜拜他,而在于与他对话。派 依斯这部“可能是爱因斯坦本人最喜爱的关于自己的传记”(杨振宁语,见本书封底)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爱因斯坦的一个途径。如副题所说,本书介绍了爱因斯 坦的科学以及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生活。要与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对话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只有如派依斯这样的物理学家才有可能如此追寻爱因斯坦的科学足 迹,使我们大致回到爱因斯坦当初的情景,重新感受爱因斯坦可能有的感受。而要获得这种感受,没有足够的物理学修养确实是无法实现的。本书有大量的公式推 导,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很大的障碍,如果一概越过,本书所剩的内容可能也就不多了。爱因斯坦成为新闻人物之后,传说他将自己的著作交给出版商时,曾经警 告出版商不会有多于12个人读懂它。(356)能够全部读懂这部关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史专著的人虽然要远远多于12 个,在中国愿意读的人也许不少于此书的印数3000,但决不会如霍金《时间简史》般畅销。一部充满五线谱的贝多芬传记,它的读者当然只能是那些有足够音乐 素养的人。而爱因斯坦的音符就是公式。科学是一个集体的作品,如同一代代能工巧匠共同盖一座楼,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具、自己的砖石、自己对楼的设想。科 学大厦就是这样拼凑起来的,每建到一定高度,就会有人想要用新的材料把整个大楼翻盖一次。而科学大厦还以拼凑的方式继续盖下去。派依斯再现了爱因斯坦所建 造和翻盖的那一部分。读者如果能够耐心地、一步步地推导书中的每一个公式,便如跟随爱因斯坦在迷宫般的建筑中穿行,便可看到爱因斯坦如何在危险的地方拆墙 毁垣,在不可能的地方架桥垒屋,将物理学大厦翻盖一新的。我相信,对于爱因斯坦蓬勃的创造力和惊人的胆略,读者会有惊心动魄之感。这种精神享受不推不足以 知晓。我很遗憾,我只能推导其中极少一部分。
我们的物理教科书上所描写的科学总是新近翻盖的,它所显现的演进几乎是一条直线,似乎冥冥之中有一条道路从牛顿一直铺到爱因斯坦。回溯总是把事情简单化, 一朵玫瑰一旦开放,这朵花就成了这株玫瑰上最耀眼的部分,这株玫瑰的生长就常常被描述成从根部直达此花,而其它没有结苞的枝蔓则被一笔带过甚至略去不谈, 仿佛从未存在过,仿佛玫瑰的根知道花蕾要在哪个枝头绽放似的。好的科学史则使我们看到更丰富的枝蔓。在这部书中,派依斯介绍了爱因斯坦一生诸多重大发现, 诸如相对论、光电子理论、固体比热理论等,充分描述了爱因斯坦所身处的学术背景、前人的工作、同时代人的观念以及爱因斯坦的创造。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爱因 斯坦所面对的,根本不是一条条道路,而是一重重迷雾,一丛丛荆棘。“让我们跟着他上路。我们会看到,他有过多少试验,犯过多少错误,经历过多少彷徨。”(205) 即使爱因斯坦,也不知道花朵将在哪一个枝头开放。“1933年6月20日,被驱逐出德国的爱因斯坦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大学发表了关于广义相对论起源的演讲, 演讲结束时,他说:‘在黑暗中探寻我们感觉到却说不出的真理的岁月里,渴望越来越强,信心时来时去,心情焦虑不安,最后终于穿过迷雾看到光明,这一切,只 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297)尽管派依斯能够帮助我们领会其中一部分,但对于广义相对论,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比爱因斯坦体会得更深,然而,热 爱思想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思索获得类似的感受。爱因斯坦用穿过迷雾见到光明的比喻描述了自己的心情,但容易让他人产生误解,以为光明本来就在前 面。我们一贯相信所谓科学的实在性,仿佛相对论是埋在地下的庞培古城,本来就已经存在,即使没有爱因斯坦,别人也会把他挖出来。关于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 承认别人也可以发现。但他说,广义相对论不是这样。言外之意,我们可以把“发明”这个词放在爱因斯坦与广义相对论之间。科学中所包含的人类思想的自由创造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如果没有爱因斯坦,我们今天的科学大厦必定是另一个样子。爱因斯坦所见到的光明其实是他自己燃起的荆棘。如果在迷雾和荆棘的后面,有一丝光亮诱惑着爱因斯坦,这丝光亮就是爱因斯坦对他的上帝的总体信念。“上帝难以捉摸,但他并不邪恶。”(127)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离我们大多数人实在过于遥远,我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则可以给所有热爱思考的人以力量。就如爱因斯坦在纪念居 里夫人时所说:伟大人物在道德人格上给人类的贡献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我们所接受的宏大的教育方略总是要孩子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为了什么什么成 为什么什么。与之相匹配,我们强调榜样的力量,把榜样的成长描述成为了什么什么、含辛茹苦地什么什么、终于成为什么什么的过程。我们的师长也不时推出一些 榜样供我们仿效。然而,这种仿效使活的生命个体成为僵硬的工具,使思想全无乐趣可言。以爱因斯坦之伟大,当然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然而,没有人能够模仿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本人也没有一个榜样供他模仿。爱因斯坦在年幼时曾被一个指南针深深迷惑,却从没有从小立志当一名牛顿那样的物理学家。在祝贺普朗克60诞辰时,爱因斯坦说:“能使人们达到这些成就的情感状态,是同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恋爱中的人所有的那种状态相似的,日常的追求并不来自什么设计和计划,而是来自直接的需要”(30)河流在走出源头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将要入海。而河成为海,乃是自然而然地生长的结果。
思索自然之本性,抚摩上帝的脉搏,是爱因斯坦一生的“直接需要”,这种需要源自于他对自然的宗教般的恋爱般的情感,这种情感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思维的乐趣。爱因斯坦曾说,广义相对论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思想。1915 年11月,广义相对论就要瓜熟蒂落了,他的理论解释了困惑了物理学家60多年的难题——牛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水星近日点的转动,而不需引入任何特殊的假 设。派依斯写到:“我相信,这一发现是爱因斯坦科学生涯中,或者也许是他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大自然已经对他说了,他肯定是对的。‘几天来,我兴奋极了。 ’后来,他告诉福克尔,他的发现使他的心都要跳出来了。他对德哈斯说的更有意思:当他看到他的计算和还未经解释的天文观测一致时,他感到身上有什么东西响 了一下。”(293)这大约就是恋爱般的情感,一个鼓足勇气给仰慕已久的姑娘递上情书殷切等待的小伙子,在听到姑娘同意的答复时,恐怕就是这种欣喜若狂的 感觉。倘无这种乐趣,就算给他诺贝尔奖,爱因斯坦也未必愿意。
作为一个热爱思想的人,作为一个从思想中获得乐趣的人,爱因斯坦从未停止过思想。爱因斯坦坚信自己对自然的理解。1919 年,爱因斯坦第一次听到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星光弯曲得到了观测证实时,非常激动。当一个学生问他:如果没有得到证实,他会怎么说。爱因斯坦回答:“那么,我 只好为亲爱的上帝感到遗憾。无论如何,这个理论是正确的。”(35)但爱因斯坦并不偏执。当爱因斯坦与印度诗人泰戈尔就物质实在性进行讨论时,相信存在脱 离人类精神之外的客观实在及客观真理的爱因斯坦承认,这种观点是不能证明的,这是一种信念。(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270页; 派斯著,戈革等译,东方出版中心,《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142页)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玻尔:“他发表见解时总像一个不断摸索的人,从不像 相信自己已占有了真理的人。”(483)爱因斯坦本人也是如此。
1955年4月,爱因斯坦的生命到了尽头。13日,他说:“当我必须走时,就应该走。人为地延长生命是毫无意义的,我已尽了我的责任,是该走的时候了。我 会走得很体面的。”他坚持不注射吗啡。18日凌晨1时15分,爱因斯坦停止了呼吸。当天下午,12位爱因斯坦最亲近的人聚集在一起,与他告别。其中一人吟 诵了歌德的诗句。诗曰:我们全都因他受益/他的教诲惠及全球/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人间/他如将陨的彗星,光华四射/无尽的光芒与他永伴。随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在一个不让人知道的地方。(554)这是思想者爱因斯坦留给我们的最后一笔精神财富。
[附白]
派依斯之从物理学家到物理学史家,刘兵先生已有长文在《中华读书报》(1998 年7月8日,12版)上专门介绍。这部书旁征博引,资料丰富,以一个科学家的方式再现了爱因斯坦的科学历程,也为读者的进一步了解提供了充足的线索。值得 一提的是,这些文献及索引在中译本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尽管这是学术书的一个必须部分,但在中国出版的大环境映衬下,却是应该称赞的。此书是我看到的近几年 出版的最好的科学人文类书籍的中译本之一,装桢优良,版式考究,尤其是中文流畅。科学人文类书籍的写作和翻译都有相当的难度。对于译者而言,需要懂专业, 懂英文,有足够的人文修养,而最重要或者最基本的是中文要好。此类书籍的翻译出版近年来比较热闹,但是中译普遍不理想,尤其是中文不好,常在及格以下。从 本书的中译可以看出译者具备以上几项条件。更值得称道的是译者勤勉的工作精神。译事唯艰。据译者之一方在庆先生在后记中介绍,此书自翻译至出版历经12 年,经过了几位译者和责任编辑的反复校改,其成效就是我在文中很难找到不好的中文。译者还做了认真细致的注释,对于派依斯所提到的书籍,译者给出了许多中 译本的书名、译者、出版者。其资料工作可见一斑。当然,此书的中译本并非尽善尽美,好在有疑问之处都为读者提供了方便。比如译者介绍了对书中一个难译的词 “version”及其派生词的处理。又如353页有“辩护恶魔”一词,感觉比较怪异,但是译者标出了原文advocatus diaboli,并有注释说明其等于devil's advocate,这就使读者得以知道此译的缘由,得以评价翻译的优劣。(以我个人之见,此译大可商榷。)不愧于面对作者和读者,是一个真诚的译者最基本 的愿望,也是很高的荣誉。作为一个读者,尽管我没有对文中的公式逐一推导(实话说,我也没有这个能力),但就中文而言,我愿意把我的信任票投给他们:译者 方在庆先生、李勇先生,责任编辑姚沙沙女士。派依斯允许方在庆先生翻译本书及其其它著作,我想是中国读者的幸事,也是派依斯的幸事。
另外,此书的姊妹篇,为非专业人士阅读的另一部爱因斯坦传记EINSTEIN LIVED HERE,经派依斯授权,已由中国的科学史家戈革先生翻译出版,中文版名《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亦有很好的中文。
(《上帝难以捉摸——爱因斯坦的科学和生活》,派依斯著,方在庆、李勇等译,责任编辑姚沙沙,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文中括号内数字为该书页码。)
1999年2月14日
辽宁 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