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erl闭包(个人理解)

我个人理解,就是当一个变量超出作用域时,应是消失了,不见了的,但你还能访问它,这就是闭包。


#看下面的例子。

#!/usr/bin/env perl -w
use strict;
{
        my $value = 'abc';
}
print $value;

如果如下:

 

因为{}超出后,$value不存在了,所以print变成打印一个未定义的变量,会出错。

 

再来看一个例子:

复制代码
 1 #!/usr/bin/env perl -w
 2 use strict;
 3 sub function_1{
 4         my $value = 'abc';
 5         my $in_function_1 = sub{print "$value\n";};
 6         return $in_function_1
 7 }
 8  
 9 my $value = function_1;
10 $value->();
复制代码

 

结果如下:

 

#
可以看到,这个$value应是不存在了的,但还能访问他,这种情况就称为”闭包”。


可能你会想说,这个不就是return返回给他了吗,因为第一个例子并不返回$value, 所以不能打印?!

个人看法:
对于第一个例子,如果你直接返回$value的话,他的值是返回了,但这个值虽相同,即不是同一个变量了。
而对于第二个例子,他访问的$value从头到尾都是它自身。(但内部,可能会自动创建变量的副本)


这里引用一句 “perl语言编程的” 的话:
表示某个特定时刻在一个特定的词法作用域中定义一个匿名函数时,它会假装在这个作用域中运行,
尽管之后可能在这个作用域之外调用(但它不是假装,它确实会在那个作用域中运行),就称为“闭包“。


个人建议按常规函数去理解就行,别 “太” 在意”闭包“ 这两个字。

 

posted on   Perl6  阅读(89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编辑推荐:
· .NET制作智能桌面机器人:结合BotSharp智能体框架开发语音交互
· 软件产品开发中常见的10个问题及处理方法
· .NET 原生驾驭 AI 新基建实战系列:向量数据库的应用与畅想
· 从问题排查到源码分析:ActiveMQ消费端频繁日志刷屏的秘密
· 一次Java后端服务间歇性响应慢的问题排查记录
阅读排行:
· 互联网不景气了那就玩玩嵌入式吧,用纯.NET开发并制作一个智能桌面机器人(四):结合BotSharp
· 一个基于 .NET 开源免费的异地组网和内网穿透工具
· 《HelloGitHub》第 108 期
· Windows桌面应用自动更新解决方案SharpUpdater5发布
· 我的家庭实验室服务器集群硬件清单

导航

< 2025年3月 >
23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