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数组

目录

一、数组

二、向函数传递数组参数

三、冒泡排序

四、直接排序

五、反转排序

 

 

 

 

 

 

 

一、数组

1、数组的定义方法

  数组名=(元素1 元素2 元素3 ……元素n)

  • 使用括号包含数组中的元素,每个元素都有各自索引(从0开始)元素可以是字符串或者数字

方法一:

  数组名=(value0 value1 value2 ……)

 

方法二:

  数组名=([0]=value [1]=value [2]=value ……)

 

方法三:

  列表名="value0 value1 value2 ……"

  数组名=($列表名)

 

方法四:

  数组名[0]="value"

  数组名[1]="value"

  数组名[2]="value"

 

2、数组包括的数据类型

  • 数值类型
  • 字符类型

  使用" "或' '定义

3、获取数组长度

 

 4、获取数据列表

 

 5、读取某索引赋值

 

 6、数组遍历

 

 

 

7、数组切片

 

 8、数组替换

 

 

 

 

 9、数组删除

 

 

 

 

 

 

 10、数组追加元素

  方法一:按照索引进行逐个添加
  array_name[index]=value
 
  方法二:按照最大索引值进行向后添加
  array_name[${#array_name[@]}]=value
 
  方法三:使用原数组的元素进行重新赋值
  array_name=("${#array_name[@]}" value1 value2 ... valueN)
 
  注:
  双引号不能省略,否则数组中存在包含空格的元素时会按空格将元素拆分成多个
  不能将“@”替换为“*”,如果替换为“*”,不加双引号时与“@”的表现一致,加双引号时,会将数组array_name中的所有元素作为一个元素添加到数组中
 
  方法四:
  array_name+=(value1 value2 ... valueN)
 
  注:待添加元素必须用“()”包围起来,并且多个元素用空格分隔

 

 

 

 二、向函数传递数组参数

  向函数传数组参数

  如果将数组变量作为函数参数,函数只会取数组变量的第一个值

#!/bin/bash

test1() {
    echo "函数接收到的参数列表为: $@"
    newarr=($1)
    echo "新数组的值为: ${newarr[@]}"
}


arr=(10 20 30 40 50)

echo "原始数组的值为: ${arr[@]}"

test1 $arr

 

 解决方法:将newarr=($1)改成newarr=($@),test1 $arr改为test1 ${arr[@]}

#!/bin/bash

test1() {
    echo "函数接收到的参数列表为: $@"
    newarr=($@)
    echo "新数组的值为: ${newarr[@]}"
}


arr=(10 20 30 40 50)

echo "原始数组的值为: ${arr[@]}"

test1 ${arr[@]}

 

 

 

 将原数组的元素*2再输出

#!/bin/bash

test2() {
    newarr=(`echo $@`)
    length=${#newarr[@]}
    for ((i=0; i<$length; i++))
    do
       newarr[$i]=$[${newarr[$i]} * 2]
    done
    echo ${newarr[@]}

}

#######main#######
array=(10 20 30 40 50)
echo "原始数组的值为: ${array[@]}"
result=(`test2 ${array[@]}`)
echo "新数组的值为: ${result[@]}"

 

 三、冒泡排序

 

 

  类似气泡上涌的动作,会将数据在数组中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不断的向前移动。
 
  基本思想: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对比相邻的两个元素值,如果满足条件就交换元素值,把较小的元素移动到数组前面,把大的元素移动到数组后面(也就是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这样较小的元素就像气泡一样从底部上升到顶部。 
  算法思路:
  冒泡算法由双层循环实现,其中外部循环用于控制排序轮数,一般为要排序的数组长度减1次,因为最后一次循环只剩下一个数组元素,不需要对比,同时数组已经完成排序了。而内部循环主要用于对比数组中每个相邻元素的大小,以确定是否交换位置,对比和交换次数随排序轮数而减少。

#!/bin/bash
arr=(20 60 40 30 50 10)
echo "原始数组的顺序为: ${arr[@]}"
### 获取数组长度
length=${#arr[@]}
### 外层循环,定义比较的轮数,轮数为数组长度-1,从1开始
for ((a=1; a<$length; a++))
do
### 确定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位置,较大的往后放,并且每次每轮比较
的最后一个元素下标要递减
### 这里使用变量b代表左边比较元素的下标范围
        for ((b=0; b<$length-a; b++))
        do
### 定义左边比较的元素的值
        left=${arr[$b]}
### 定义右边比较的元素的值
        c=$[$b + 1]
        right=${arr[$c]}
### 如果左边的元素比右边的元素的值大就互换元素的位置
                if [ $left -gt $right ];then
### 把左边元素的值保存到临时变量tmp中
                        tmp=$left
### 把右边元素的值赋给左边的元素
                        arr[$b]=$right
### 再把保存在临时变量中的值赋给右边的元素
                        arr[$c]=$tmp
                fi
        done
done
echo "排序后的数组的顺序为: ${arr[@]}"

四、直接排序法

  与冒泡排序相比,直接选择排序的交换次数更少,所以速度会快些

  基本思想:

  将指定排序位置与其他数组元素分别对比,如果满足条件就交换元素值,注意这里区别冒泡排序,不是交换相邻元素,而是把满足条件的元素与指定的排序位置交换(如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排序),这样排序好的位置逐渐扩大,最后整个数组都成为已排序好的格式。

 

#!/bin/bash

arr=(20 50 40 30 60 10)
echo "原始数组的顺序为: ${arr[*]}"
length=${#arr[*]}

for ((a=1; a<$length; a++))
do
### 先假设下标为0的元素值最大
    index=0
### 通过比较获取拥有最大值的下标(索引)
    for ((b=1; b<=$length-a; b++))
    do
        right=${arr[$b]}
        left=${arr[$index]}
        if [ $right -gt $left ];then
            index=$b
        fi
    done
### 把最大元素的值跟当前轮次最后一个元素的值进行交换
    last=$[$length - $a]
    tmp=${arr[$last]}
    arr[$last]=${arr[$index]}
    arr[$index]=$tmp
done
echo "排序后的数组的顺序为: ${arr[*]}"

五、反转排序

  以相反的顺序把原有数组的内容重新排序

  基本思想:

 

  把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替换,倒数第二个元素与第二个元素替换,以此类推,直到把所有数组元素反转替换

#!/bin/bash

arr=(1 2 3 4 5 6 7)
echo "原始数组顺序为: ${arr[@]}"
length=${#arr[*]}

for ((a=0; a<$length/2; a++))
do
    tmp=${arr[$a]}
    arr[$a]=${arr[$length-1-$a]}
    arr[$length-1-$a]=$tmp
done
echo "反转排序后的数组顺序为: ${arr[@]}"

 

 

posted @ 2021-07-26 12:24  peiqy  阅读(20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