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fttt Put the MobilePhone to Work for You.

昨天玩了整晚的ifttt,这里弱弱的写下几点感受

  • 无与伦比的UI/UE设计

  在国内,前端工程师尤其是网站美工/前端设计师这种职位无论是在招聘还是薪酬上总给人低人一等的感觉。很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除去一大堆的基本技能/经验要求,设计师的文凭要求是大专以上,开发者却至少是本科以上。对UI/UE设计师的要求,往往也只是熟练使用PS+AI/有XXX经验。 

  这些至少从侧面说明,招聘者/公司本身就没有想过需要在UI/UE上面花大价钱。记得 这学期人机交互课程老师,王建民教授跟我们讲起过:

在我这里学交互设计的人在大公司像是华为和腾讯都非常的吃香,但中小型公司就几乎不需要这样的人才。

  中小型公司或许更在意的是提供的服务或是功能性的东西,“我要先把功能实现了,交互不是什么困难的东西”,但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 

  相比国外的创业公司,ifttt一开始便在前端的设计和体验优化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整个使用的体验不仅精妙地传达了产品的思想,又给人操作流畅/功能强大的感觉,简单几个步骤,简单的单项选择,简单的文本填写,美妙的视觉体验。用户完全不需要去想自己应该干什么,视线的关注点永远是你当前的选项。 

  说是创造性的前端设计成就了ifttt一点也不为过。即使在小型的创业团队,用户体验/交互设计也应尽量寻找专业的设计师,这位设计师往往才是正真赋予一个产品灵魂的人物。我一直关注的计划FM创始人李天放有一次在微薄说:

tipsy是一个实现tooltip(工具提示)效果的javascript插件。我去Quora时他们的前端工程师推荐的。刚才放到计划FM上试试效果还不错。

  可以看出,几乎是遇见什么插件功能不错便添加上去,而并不是预先做好设计再寻找实现方案。产品开发的流程是技术主导而不是Design主导,产品人的脑袋里装了太多技术细节。这样的做产品思路,怎么可能做出真正awesome的东西呢? 

  要寻找优秀的设计师就像寻找优秀的艺术家一样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有时候你的产品缺乏的就是那点神韵。就像小工和大师同画一匹马,大家都说画的很像,但前者笔下的马是死的,大师笔下的马却是活的。 

  诚如老乔发布iphone时所说,每次苹果开发了革命性的UI技术,都会随之带来革命性的产品。每次苹果革命性的产品,也都带来用户体验的一次飞跃。只有国内互联网创业公司真正开始重视用UIUE设计,才可能出现优秀的产品。

  • 如何设计一个复杂功能的产品

  几个月前刚听说ifttt的时候,我以为这个if-else结构充满程序员Geek思维的概念,肯定会变出一个无比复杂/普通用户难以使用的产品。直到我真正体验它以后才彻底改变了想法! 

  ifttt提供的功能其实非常的简单,甚至可以说它的创意并不源于它提供了新的服务(以前也有类似的同步服务,但功能单一),而在于把几十上百种简单的同步服务做排列组合甚至还要加上用户个性化的定制!这样一来其本身就是一样极其复杂的事情,如何才能让用户方便地操作一个如此复杂又充满个性化定制的服务呢?

“If you try to hide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you’ll end up with a more complex system”. Layers of abstraction that serve to hide internals are never a good thing. Instead, the internals should be designed in a way such that they NEED no hiding.

  当然这个说的是Archlinux的设计思想,“如果你尝试隐藏系统的复杂性,于是就得到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为了隐藏内部机制而设置抽象层并非良好的架构方法,而应该把内部机制设计得精良而无需隐藏”。用在这里也恰到好处,复杂的功能可以原原本本将其复杂的一面展现给用户,结构化为基本的步骤:if-this-than-that,不断像用户灌输这样的思想,再在用户体验设计上将这个思想体现出来,用户操作起来便成为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了。

  • if ifttt put the mobile to work for you

ifttt的理念之一,便是“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其本身集成了多达几十种互联网服务,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甚至乎也提供了如短信/电话等服务(US only)。面对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繁杂多样的互联网应用,ifttt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枢纽平台,将各种应用联系到一起。但我想ifttt真正走向成熟必定还是迈向移动平台以后,多终端多OS多程序间的同步将会拥有比现在的ifttt大得多的市场。因为不是每个用户都会开通多个互联网服务,甚至不是每个互联网服务都是完全开放(尤其在中国),但几乎每个用户都有PC+智能手机||+平板设备。多台设备间的同步将会有极大的需求增长空间。 

这种同步并不是传统的连上数据线同步数据,或者通过iCloud什么的同步移动应用的数据。而是要打通互联网应用,PC应用以及移动终端应用之间的“if this than that”关系。举例来说 

  •  if 我iphone上的ibooks下载了新书 than 将该书同步到我的Kindle里;
  •  if 手机电量低于5% than 发微薄“我手机没电关机了!”; 
  •  if facebook新增联系人 than 将该联系人同步至手机通讯录; 
  •  if 指定RSS有更新 than 手机上指定的rss reader自动下载内容并提示阅读;
  •  if 指定联系人发送邮件 than 下载邮件并播放xxx.mp3+震动提醒;

  要实现这样的平台最困难的问题是让不同终端的应用提供相应的接口或是实现到该平台的接口,要推动这样的项目,除去必要的资本力量,手机端的操作体验设计也是最重要的难题。提供的服务有时并不能决定用户是否选择你,优雅便捷的操作往往更加吸引用户。

  

  如果你有女朋友,别忘了去ifttt创建这样一个task。 if it rains tomorrow, email my gf ~ 

posted @ 2011-10-23 22:03  parano  阅读(9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