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方式上报 转化归因”
归因方式上报说明-数据上报管理-商业开放平台 https://open.oceanengine.com/labels/7/docs/1754718886606851
“转化归因”广告投放指引 https://tencentads.com/Faqlist/Detail/654
归因分析 https://manual.sensorsdata.cn/sa/latest/zh_cn/归因分析-185861814.html
2.1.2. 归因模型使用场景
1、首次触点归因:在市场活动中,希望了解用户初次接触的事件从而分析市场宣传的有效性
- 分析了解用户第一次了解到产品或服务的来源渠道;
- 分析各不同渠道带来的新用户转化,以优化未来新用户获取策略;
- 计算不同拉新渠道的投入产出比,帮助公司对营销预算进行更为科学的分配
2、末次触点归因:在重点关注购买决策的业务场景时,需要分析哪些事件触发了用户的最终购买行为
- 某电商网站想要分析用户在完成最终购买之前,最后点击的广告或活动链接的行为,通过末次触点归因的分析,可以更准确的评估出哪个营销事件对用户转化产生实际贡献,从而优化运营策略,提高转化
3、线性归因:提供了衡量全线活动效果的方式,而不是只关注首次或末次触点
- 在一个业务过程和需要和用户交互多次的场景下,所有触点涵盖了从初次觉知到购买决策的整个用户旅程,每一次点击都对最后的用户转化起到贡献,即可使用线性归因进行分析
4、位置归因:这种应用场景用于给予特定触点(首次和末次接触点)更多的权重,但同时也考虑中间触点带来的影响
- 某电商网站将主要贡献分给吸引用户点击进入的广告(首次触点)和实际促使用户完成购买的广告(末次触点),同时考虑整个用户行为路径中所触达的其他广告,从而分析不同的广告营销权重
5、时间衰减归因:在业务上需要关注用户临近决策时的行为,通过时间衰减归因评估不同广告触点对决策的影响程度
- 在短期活动推广、限时促销等活动时,用户的购买决策可能主要受最后阶段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决策的关键触点,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2.2.1.4. 归因窗口期
归因窗口期是指用户首次与广告互动到完成最终转化的有效时间,例如:设置了7天的归因窗口期,那么如果用户在点击广告后的7天内完成了购买,那么这次购买的贡献将被归因于该广告。如果超过了7天,用户还未进行购买,那么即使后续触发了购买行为,此功劳也不会被归因于该点击广告的行为。
- 在「归因窗口期」中,支持选择「当天」 或自定义时间
- 当天的计算逻辑为:前向关联事件和归因事件,只追溯到与转化事件是同一天的情况
- 自定义时间的1天,指的是前向关联事件和归因事件,与转化事件的间隔在24h以内
- 自定义时间的24小时,指的是前向关联事件和归因事件,与转化时间的相隔在24h以内
- 注:自定义1天和自定义24h的区别。
- 选择自定义1天:按天则精确到当前时刻。例如日期选择2024-09-24,当前时刻为14:25,窗口期为2024-09-23 14:25 至 2024-09-24 14:25
- 选择自定义24小时:自定义小时会精确到小时粒度。例如日期选择2024-09-24,当前时刻为14:25,窗口期为2024-09-23 14:00 至 2024-09-24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