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分群 用户标签 ID集合型 数据条件型

分群 https://manual.sensorsdata.cn/sa/3.0/zh_cn/Segment_Management-143163474.html

规则创建 导入创建

 

用户分群 | ThinkingData https://docs.thinkingdata.cn/ta-manual/v4.1/user_guide/user/cohort/cohort.html

用户标签 | ThinkingData https://docs.thinkingdata.cn/ta-manual/v4.3/user_guide/user/tag/tag.html

用户分群

用户分群是系统提供的细分用户的数据工具之一,一个用户分群可以理解为将一部分用户从全量用户中选出而组成的用户集合。您可以将一批用户创建为一个分群,也可以将某个数据条件(即选出用户的规则)创建为一个分群,然后在分析和运营时使用它们。每个分群都可以将用户细分为属于分群和不属于分群两类。

相对于用户标签给用户打标记,用户分群更像选用户,这样选出的用户集合专用性较强,一般建议您一个分群仅用于一个场景,比如分群【某次活动参与用户】可用于分析活动对留存的影响,分群【近3日内获得积分超过500的用户】用于日常积分任务奖励的发放等。

 

#创建用户分群

在用户-用户分群,创建「条件分群」、「ID分群」和「SQL分群」:

在分析的结果表格中,创建「结果分群」:

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建一个用户分群,各类型对比见下表:

定义方式分群类型说明
ID集合型
(直接将分群中包含的ID集合保存为分群
。这样定义的分群几乎不会发生标记范围的变化。)
ID分群 通过导入ID或属性文件的方式创建的分群。
常用于,将TE外部获得的一组ID和属性值导入创建为分群,可以针对这个细分用户集合做分析和运营。如线下营销活动收集到的手机号,或第
三方系统
导出的用户名单等。
默认个人上限为50个。
结果分群 在TE分析或运营的数据结果表格中,针对某个“人数”类结果
数据
所创建的用户分群。
常用于,分析结果的进一步下钻分析,或数据异常用户的精细化运营。如【12.25日促销活动加购未支付用户】创建为分群,用于分析这些用户在返场活动的转化效果。
默认个人上限为50个。
数据条件型
(将计算规则保存为分群定义。每次根据规则计算,均以当前符合规则作为是否加入分群的判断标准。
此类分群默认项目上限是200个。)
条件分群 根据用户发生了某个事件或事件序列,以及属性符合某个逻辑公式来定义的分群。
常用于,根据用户实际行为或上报的用户属性来细分用户的场景。
SQL分群 根据SQL语句定义的分群。
常用于,复杂逻辑定义用户分群,一些无法通过「条件分群」配置的复杂数据规则,可以使用SQL分群。

当您创建分群时,除了分群的ID集合或数据条件,还需要选择分群的分析主体和时区。

分析主体

用户分群是用户细分的工具,而“用户”标识是多样的,比如设备 ID、账号 ID、角色 ID、平台ID等。在项目配置中,可将除TE用户ID之外的用户标识(属性)添加为分析主体。这些分析主体也可以使用用户分群来做细分。

创建分群时需先选定分群的分析主体,计算后得到的即为这种分析主体的集合,看到的分群「人数」也是这种分析主体的数量。注意,当选择的是事件属性创建的分析主体时,条件分群不可以使用「未做过」、「未依次做过」条件。

时区

当您的项目打开了多时区开关(项目配置),还需要在创建分群时,先选择分群的结算时区。条件分群、SQL分群的定义中若使用了事件数据时,默认事件条件中时间范围是分群时区下的时间范围,若上报事件为其他时区,会先偏移后再判断是否符合事件条件。

注意,分析时若选择了不同时区查看看板和报表,所用的分群数据为预计算结果,并不会随之修改结算时区。

 

#更新用户分群

用户分群是预计算型数据(区别于即席查询),也就是说,系统会预先计算好用户分群,然后在后续分析和运营中去使用结果数据,而不是在每次使用时即席计算分群。预计算可以大大减少使用时计算复杂度,减少重复计算,从而提升数据使用效率,但同时会牺牲数据的时效性(对于数据条件型定义的分群而言)。对于大部分分析场景,日粒度更新的分群即可满足需求。而运营场景,对分群的时效要求会更高一些。

条件分群和 SQL 分群是由数据条件定义的分群,系统支持多种更新方式,说明如下:

更新方式说明
定时 如果您在分群创建或编辑时,将条件分群、SQL分群的
自动更新开关打开
,系统将在每日定时时间自动更新分群。ID分群和结果分群不支持这种更新方式。
手动 条件分群和SQL分群可手动更新,如果您需要的分群数据,可手动触发一次更新。ID分群则需要再次导入新文件来更新。结果分群不支持手动更新。
系统触发 由系统其他功能触发的分群更新。如果您的项目已经部署了运营模块,系统会根据运营任务配置自动触发分群更新。
创建计算 所有分群创建后会立刻计算一次。
编辑计算 条件分群修改条件或时区保存后,会立刻计算一次。

注意,由于系统中用户和事件数据是实时更新的,您可以在分群定义中使用「今日」的事件条件,分群计算时只能使用截止计算时的今日数据,若需使用整日数据,请使用截止昨日的事件条件。

 

#管理用户分群

分析、运营、用户和API四个模块下创建的分群,都可以在用户-用户分群界面查看,若分群创建模块允许其被公共管理,您还可以在这里删除、更新和编辑分群。

在用户分群可以通过创建来源快速筛选分析、运营、API模块创建的分群,分群名后也会标记非用户模块创建分群的创建来源,便于查找。

在用户分群可进行的管理动作如下,不同的管理动作对分群类型、分群设置、操作者权限等有不同的要求,详见下表:

管理动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进行管理动作
手动更新 条件分群、SQL分群;
分群支持手动更新;
分群创建模块允许公共管理;
查看者有这个分群的编辑、删除权限。
编辑分群 条件分群(非运营模块创建)、SQL分群、ID分群;
分群创建模块允许公共管理;
查看者有这个分群的编辑、删除权限。
下载导入数据和错误 ID分群;
分群创建模块允许公共管理;
查看者有这个分群的编辑、删除权限;
自导入数据开始的7天内;
创建副本 条件分群、SQL分群;
查看者有分群的新增、编辑、删除权限。
删除分群 分群创建模块允许公共管理;
查看者有这个分群的编辑、删除权限;

由于分群可被报表、分群(运营模块创建的)、预警等资产使用,若分群被修改和删除,会导致这些资产数据异常波动甚至无法计算。当删除或编辑的分群有依赖资产时,会提示其影响范围,需要操作人判断影响后继续删改。

 

#用户分群的用户列表

分群计算后,可在用户分群查看当前分群中用户的人数,可点击人数查看当前分群中的用户列表。

在用户列表中,可查看分群的条件定义(条件分群、SQL分群)和用户列表。表格最多展示 1,000 行用户的数据。如需更多数据,可点击表格右上的下载按钮,最多可下载500,000行用户数据。

需注意,在用户列表页点击表格右上的更新,只是重新查询分群结果数据,不会重新计算分群本身,但分群用户的属性数据会发生变化。

 

用户标签

用户标签是系统提供的细分用户的数据工具之一,一个用户标签可以看作描述用户时所使用的某个特征,比如【性别】、【年龄】、【账户金额】等。日常可以通过多个特征来描述一个用户,比如【性别:男】、【年龄:40~50岁】、【账号金额:5000元以上】等,在系统中,您可以用用户标签的标签值来标记用户,在分析时,再使用这些标签来筛选用户或做用户的分组统计。

同个标签的不同标签值可将用户分为多类,每类由标签值标记,如标签【性别】下,用标签值【性别:男】、【性别:女】来分别标记用户。如果标签值之间有层级或数值的递进关系,该标签也可看作某个角度的用户分层,如【最后付费距今天数:1天/1~3天/3~7天/...】等。 

相对于用户分群选择用户,用户标签更像是给用户打标记,这种标记的复用性较强,一般建议您将某个抽象的用户特征创建为一个标签,比如标签【付费能力:低/中/高】,标签【活跃时段:11~01点/2~4点/...】等。同时,标签值的定义规则和命名方式,尽可能符合企业内统一的认知,标签创建后即可复用于多个场景。

 

#创建用户标签

在用户-用户标签,可通过多种方式创建一个标签,详细说明见下表: 

定义方式分群类型说明
ID 集合型 (将用户和标签值的标记关系保存为标签的定义,这样定义的标签几乎不会发生标记范围的变化) ID 标签
  • 以导入文件的方式创建的标签,文件中包含ID或属性与标签值的标记关系。

  • 常用于:将获得的一组ID或属性值与标签值的标记关系导入系统,创建为标签的场景。如线下营销活动收集到的手机号与用户兴趣品类的标记关系,或三方系统导出的用户名单与用户积分的标记关系等。

  • 默认个人上限为50个。

数据条件型 (将用户和标签值标记的计算规则保存为标签。每次根据规则计算,均以当前符合规则作为是否标记的判断标准。 此类默认项目上限是200个) 条件标签
  • 根据用户发生了某个事件或按顺序依次发生了一组事件来定义是否标记用户。

  • 常用于:根据用户行为或上报的用户属性来细分用户的场景,由于各标签值分别配置规则,可以组合多个行为或属性来定义标签。比如定义标签【重要用户】:【重要用户:近期付费500元以上】,【重要用户:近期活跃度80%以上】,前个标签值以用户付费事件做定义,后个标签值以用户活跃行为做定义。

首末次标签
  • 用户首次或末次发生指定事件时某个事件属性的值作为该标签下此用户的标签值。

  • 常用于:标记用户在首次目标行为时特征或者环境状态,比如首次付费时的商品、付费金额等;或标记用户在最后目标行为时特征或者环境状态,比如末次活跃时等级等。

指标值标签
  • 将用户某个时间范围内的事件属性做聚合运算,聚合结果标记为用户的标签值。

  • 常用于:标记用户周期内行为结算,比如昨日活跃时长,近30日付费金额等。

SQL标签
  • 根据SQL语句定义的用户和标签值标记关系。

  • 常用于:复杂逻辑定义用户标签,一些无法通过「条件标签」、「首末次标签」和「指标值标签」配置的复杂数据规则,可以使用SQL标签。

当您创建标签时,除了标签的条件,还需要选择标签的分析主体和时区。

分析主体

用户标签是用户细分的工具,而“用户”标识是多样的,比如设备 ID、账号 ID、角色 ID、平台ID等。在项目配置中,可将除 TE 用户 ID 之外的用户标识(属性)添加为分析主体。这些分析主体也可以使用用户标签来做细分。

创建标签时需先选定标签的分析主体,计算后得到的是这种分析主体和标签值的标记关系,看到的标签「人数」也是这种分析主体的数量。

注意,当选择的是事件属性创建的分析主体时,条件标签不可以使用「未做过」条件。

时区

当您的项目打开了多时区开关(在【项目配置】中配置),还需要在创建标签时,先选择标签的结算时区。「条件标签」、「首末次标签」、「指标值标签」、「SQL标签」的定义中使用了事件数据时,默认事件条件中时间范围是标签时区下的时间范围,若上报事件为其他时区,会先转换事件时区后再判断是否符合条件,如展示时区为UTC+10,定义的条件为昨日发生付费,我们会先将付费行为时间转换到UTC+10后,判断是否在昨日的发生。

注意,分析时若选择了不同展示时区查看看板和报表,所用的标签数据为原时区结果,并不会随之修改结算时区。

 

#更新用户标签

用户标签是预计算型数据(区别于即席查询),也就是说,系统会预先计算好用户标签,然后在后续分析和运营中去使用结果数据,而不是在每次使用时重新计算标签。预计算可以大大减少使用时计算复杂度,减少重复计算,从而提升数据使用效率,但同时会牺牲数据的实效性。对于大部分分析场景,日粒度更新的分群即可满足需求。

由数据条件定义的标签,系统支持多种更新方式,说明如下:

更新方式说明
自动 在创建标签和编辑标签时,如果您将条件标签、首末次标签、指标值标签、SQL标签的自动更新开关打开,系统将在每日定时时间自动更新标签。ID标签不支持这种更新方式。
手动 条件标签、首末次标签、指标值标签和SQL标签可手动更新,如果您需要当前状态的标签数据,可手动触发一次更新。ID标签则需要再次导入新文件来更新。
创建计算 所有标签创建后会立刻计算一次。
编辑计算 修改条件或时区保存后,会立刻计算一次。

注意,由于系统中用户和事件数据是实时更新的,您可以在标签定义中使用「今日」的事件条件,标签计算时只能使用截止计算时的今日数据,若需使用整日数据,请使用截止昨日的事件条件。

在分析历史数据时,您可能需要使用在某个历史时刻的用户标签值,标签以「日期版本」来保存某个日期用户在该标签下的标签值。日期版本的详细介绍见 标签的日期版本

 

#管理用户标签

在用户标签界面,可对已创建的标签做编辑、删除、下载(仅ID标签)、更新以及版本管理等管理操作。标签的版本管理详见 标签的日期版本

由于标签可被虚拟属性、报表、分群(运营模块创建的)、预警等资产使用,若标签被编辑和删除会导致这些资产数据异常波动甚至无法计算。当删除或编辑的标签有依赖资产时,系统会提示其影响范围,需要操作人判断影响后继续删改。

 

#用户标签详情

点击用户标签标签名,可查看标签详情。标签详情分为标签定义、标签数据两部分。如下图: 

点击数据表格中人数,可下钻至对应日期的标签值标记的用户列表。 

表格最多展示 1,000 行用户的数据。如需更多数据,可点击表格右上的下载按钮,最多可下载500,000行用户数据。

注意,在用户列表页点击表格右上的更新,只是再次查询标签结果数据,不会重新计算标签本身,但标签值用户的属性数据会更新

 

 

 

 

 

 

posted @ 2024-06-05 17:16  papering  阅读(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