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18 档案

摘要:第一章、前言 每一个用户对API资源进行操作都需要通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对客户端访问进行认证操作,确认是否具有访问k8s权限 token(共享秘钥) SSL(双向SSL认证) .... 通过任何一个认证即表示认证通过,进入下一步第二步:授权检查,确认是否对资源具有相关的权限 ABAC(基于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1-28 11:24 百衲本 阅读(32292) 评论(4) 推荐(5) 编辑
摘要:第一章、前言 FTP的主动模式(active mode)和被动模式(passive mode) 大多数的TCP服务是使用单个的连接,一般是客户向服务器的一个周知端口发起连接,然后使用这个连接进行通讯。 但是,FTP协议却有所不同,它使用双向的多个连接,而且使用的端口很难预计。一般,FTP连接包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1-16 13:19 百衲本 阅读(1001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第一章、前言 默认情况下容器的数据都是非持久化的, 在容器消亡以后数据也跟着丢失, 所以 Docker 提供了 Volume 机制以便将数据持久化存储。 类似的, Kubernetes 提供了更强大的 Volume 机制和丰富的插件, 解决了容器数据持久化和容器间共享数据的问题。 与 Docke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1-09 10:45 百衲本 阅读(433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一、Ingress 简介 在Kubernetes中,服务和Pod的IP地址仅可以在集群网络内部使用,对于集群外的应用是不可见的。为了使外部的应用能够访问集群内的服务,在Kubernetes 目前 提供了以下几种方案: NodePort LoadBalancer Ingress Ingress 组成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1-06 16:12 百衲本 阅读(45497) 评论(9) 推荐(5) 编辑
摘要:第一章、什么是kube-controller-manager? Controller Manager 由 kube-controller-manager 和 cloud-controller-manager 组成, 是Kubernetes 的大脑, 它通过 apiserver 监控整个集群的状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1-05 11:09 百衲本 阅读(10372)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常用字段讲解 spec.containers <[]object> spec.nodeSelector <map[string]string> pod.spec.restartPolicy <string> 第三章、简单示例 1.常见pod清单(使用ConfigMap传递环境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1-04 22:04 百衲本 阅读(16339) 评论(1) 推荐(2) 编辑

cnblogs_post_body { color: black; font: 0.875em/1.5em "微软雅黑" , "PTSans" ,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5px; } cnblogs_post_body h1 {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 #333366; border-radius: 6px 6px 6px 6px; box-shadow: 0 0 0 1px #5F5A4B, 1px 1px 6px 1px rgba(10, 10, 0, 0.5); color: #FFFFFF;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宋体" , "黑体" ,Arial; font-size: 23px; font-weight: bold; height: 25px; line-height: 25px; margin: 18px 0 !important; padding: 8px 0 5px 5px; text-shadow: 2px 2px 3px #222222; } cnblogs_post_body h2 {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 #006699; border-radius: 6px 6px 6px 6px; box-shadow: 0 0 0 1px #5F5A4B, 1px 1px 6px 1px rgba(10, 10, 0, 0.5); color: #FFFFFF;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宋体" , "黑体" ,Arial; font-size: 20px; font-weight: bold; height: 25px; line-height: 25px; margin: 18px 0 !important; padding: 8px 0 5px 5px; text-shadow: 2px 2px 3px #222222; } cnblogs_post_body h3 { background: #2B6695; border-radius: 6px 6px 6px 6px; box-shadow: 0 0 0 1px #5F5A4B, 1px 1px 6px 1px rgba(10, 10, 0, 0.5); color: #FFFFFF;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 "宋体" , "黑体" ,Arial; font-size: 18px; font-weight: bold; height: 25px; line-height: 25px; margin: 18px 0 !important; padding: 8px 0 5px 5px; text-shadow: 2px 2px 3px #222222; } 回到顶部 博客侧边栏 回到顶部 页首代码 回到顶部 页脚代码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