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单,历经磨炼后的匠心之作

大家好,我是「橙单」的开发者,朋友们都称我为「橙佬」,想想 70 后还在做一线开发那属实够老。最近几年一直在技术社区宣传我们的产品,还幸运的结识了几位业内大佬,大家经常进行一些技术上的交流,我们的很多难点问题,也因此得到了优雅的解决。

失败后的选择

在做橙单之前,曾经历过两次连续创业的失败,第一次是有产品没销路,第二次是有市场但研发周期太长,最终选择了放弃。现在想想,应该是因为自己做了不熟悉的行业产品,所以当遇到大的困难时,也就不敢恋战了。不过还好,毕竟没有负债,还收获了不少难能可贵的经验值。

吃一堑长一智,团队运气不错,非但没有解散,反而愈挫愈勇,没过多久就下定决心,要研发一款真正适合我们的产品「低代码快开平台」。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团队成员都是 20+ 年的一线开发者,能坚持这么久,那肯定是真爱。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因研发效能不足,而间接导致创业项目失败的惨痛教训。出于同理心考虑,研发的降本增效对于大多类似企业来说,都会是迫在眉睫的刚需。

OK,现在既然决定从头再来,那总得先起个合适的名字,为了能体现出我们老 Programmer 的务实与担当,就将产品命名为「橙单」。

前期准备

2017 年暑假,在研发正式启动之前,我先飞到广州,拜访了一下事业有成的大学同学,将随后两年的技术合作事宜当面沟通清楚,然后带着团队两年的收入承诺直飞哈尔滨与家人汇合,一起畅游开学前的最后一次家庭旅行。

在一周后的返程高铁上,我快速翻看了朋友推荐的《反本能》一书,得出的结论是,既然之前的判断和选择大多是错误的,那么后面该如何做就非常简单了,一切反着来。

2017 年 9 月,团队精神抖擞的开始了第一行代码的编写。

艰涩的研发过程

原本计划两年后上线,但因中途有人退出,以及对困难的预估不足,直到 2020 年 9 月才正式发布了 1.0 版本,整个研发过程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酸爽。

随后研发进入快速迭代阶段,为了保证最终交付的全部源码完整可控,对于核心功能,我们选择了全部自研。

比如,橙单的早期版本并没有提供对工作流的支持,原因很简单,我们谁都不会,而且还乐观的误判低代码中不需要工作流,理由是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购买成熟的流程产品,然而现实却狠狠打脸。无奈之下我们只能选择快速自学,硬着头皮的东拼西凑,终于在四个月后上线了第一个支持工作流的版本。

无比幸运的是没过多久,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们结识了《深入 Flowable 流程引擎:核心原理与高阶实战》一书 (Flowable 创始人 Tijs Rademakers 亲自作序) 的作者贺波老师,一位功力深厚又为人热情的流程技术专家。在后续的升级中,贺老师多次帮助我们攻克技术难关,同时还在技术选型等方面提供了非常专业的指导。

之前经常听同行说,低代码开始用的爽,后期屠宰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框架代码的过度封装和晦涩难懂,以及功能代码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恰巧我们正在挖掘产品的亮点,就这样团队一致决定,要让橙单的所有代码全部通过 SonarQube 扫描,保证 0 警告。为了实现这个卓越的目标,我们连续投入数月时间,对全部代码进行了改造和重新测试,直至达标。

时光荏苒,团队在经过 4 年的翻山越岭后,橙单迎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

我们的现状

时间来到 2024 年 7 月,橙单 3.0 上线,基础架构和前端 UI 的调整已全部到位,后面终于可以再次愉快的进行新功能的开发了,这一次的目标是与业内知名快开平台进行核心功能的拉齐。

然而此时,我们还存在着一个技术人员创业的通病,只顾低头拉车,没有抬头看路,推广问题被一拖再拖。深度思考后发现,这是一种来自本能的逃避,是对未知领域勇于突破的畏惧,《反本能》不能白读,我们决定反向操作,立即开始全面的推广。

为了得到更多开发者的关注和认可,我们先将最核心的线上代码生成工具,永久性的免费对外开放使用,希望能让更多的程序员体验到 80% 业务代码一键生成的快感。而之前停滞多年的开源仓库,也基于我们的最新版开始了复更。

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朋友圈一下子扩大了数倍,而我们的产品也顺利步入了研发迭代与推广获客的正向循环。

七年的乐此不疲,我们都从大龄程序员变成了年轻创业者,心态成熟了,眼界开阔了,接下来的目标也愈发明确了,回想一下此前只争朝夕的付出,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结束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大家使用我们的免费线上代码生成工具,也希望您能记住橙单,时刻为您承担。

posted @ 2024-10-15 23:16  OrangeAdmin  阅读(900)  评论(6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