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读《发现母亲》修正版第二版有感


首先致敬作者王东华先生,早在九十年代花了十年心血打造我国第一部倡导母亲教育的力作,这里的母亲教育我觉得更泛指家教侧重早教--父母的早教。

前言

自从有了孩子,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教育他们。生完后休产假期间买过一本国外的书《从出生到三岁》,然后挤时间花了两三个月读完的,该书的背景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学前研究项目。作者和他的团队做了很多调查研究,观察、发现、总结婴幼儿的心理特征、身体发育等等诸多发展规律。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2岁半有个叛逆期,要提前给孩子树立权威。这个阶段如果顺利的话,后面6-7岁和初中阶段的叛逆期就会轻松许多。如何树立权威,一定是多沟通和控制(小孩的任性和不良嗜好),同时要奖罚分明。我想有这样的收获便足矣。我们家小孩(双胞胎)现在4岁多了,虽然有时也爱吃零食,但是他们还是以饭为主。就说最近2宝有几天吵着要吃棉花糖,给他们买了两次后,吃过瘾,后面也就不提了。即使吃棉花糖的过程中,吃饭也不受影响,现在的饭量已经能超过我(一满碗)了。

但是三岁后,随着他们上幼儿园,我又思考该怎么教育他们学知识呢。这段时间赋闲在家,偶尔刷刷短视频,有次讲一个了不起的女人王桂荃,梁启超的妾室(梁夫人的丫鬟)。梁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背后有王夫人不朽的功劳,可是却晚年凄惨,后来她的儿女们为了纪念她为她种了棵母亲树,非常的感人。同时评论区有留言推荐看《发现母亲》这本书。于是我就买了这本书,收到是6月11日晚上,到今天6月29日看完,整整十九天,近500页。但是全书只有一两次提到了梁启超,从没提到过王夫人;看到后记,该书经过几次大的修正,最初版本是最全的,有80万字,估计最新版已经删除了该部分内容。

 

最开始看这本书,我抱着看看的心态,没想到一看就放不下来!多次停下来陷入沉思,多次被一些伟大的母亲或父亲感动得痛哭流涕,也为一些神童没落和一些英才早逝痛感惋惜,同样为一些天才特别是长寿的天才和成批家族天才感到兴奋。所以该书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例子来说明成才的规律和神童没落的规律,总结和分析一些非常好的论点和方法,对于我有非常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再次感谢作者!

 天才神童对比

盖上书本,印象最深的例子有好几组。

首先说最常见的第一组神童或天才方仲永和居里夫人,一个反面一个正面。方仲永为什么最终会在人潮中隐没了,最大的原因是他父亲发现他是神童后,拿他到处赚钱!而居里夫人却不止是自己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大女儿也获得过诺贝尔奖。居里夫人在第二次领奖时,她大女儿才14岁,已经是她的助手了,所以居里夫人领奖时带上了这个大女儿。而第一次领到奖杯,就给女儿们当玩具,到后面法国爆发战争时,居里夫人和女儿们商量,怎么捐出去!除了这些身教,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居里夫人在她们很小的时候,给孩子们组织了一个学习班,而老师就是居里夫人和她圈内的科学家们,几个学生就是这些老师的孩子。作者形容这是最高档次的小学了!有次有老师上课提问:为什么金鱼放到水里不会排水?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而居里夫人的大女儿回去做了实验,再回来告诉老师,题出错了。老师意味深长的笑着说,为什么题目不能出错呢?留给我们同样是意味深长的思考,我们会这样出题吗,我们又敢这样出题吗?再回到开头的方仲永,这样的例子不止是中国,而在西方等其他国家也有不少,所以作者提出,要毁掉一个天才或神童,那就是到处宣传。而类似居里夫人的例子中国也有,像司马迁、班固等等,这些都是家族式成长的代表。所以我也真正明白了“百年树人”的含义,百年代表三代人的努力

那么对于少年英雄(神童或天才),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呢?在求学中,是不是直接跳级呢?作者同样举了很多古今中外很多例子,印象同样深刻而冲击更大第二组两个神童是美国的西迪斯和德国的卡尔-威特一个反面一个正面。西迪斯在哈佛心理学教授父亲的精心培养下11岁就进入了哈佛大学,但是一两年后因精神负担过重而休学,最后因参与一些激进游行被拘留就一蹶不振。而造成悲剧的原因是社会能力的薄弱,作者的意思不止是性格和礼貌态度方面,更多是人情世故!我最开始看到“人情世故”这个四个字,我以为更多的是国内,我以为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不是崇尚自由吗,对人情世故,是不是就不是那么的重要。可是转而一想,美国社会也是人组成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想也就通了。再想11岁的孩子能懂什么人情世故呢,难道美国也同样没有土壤让天才继续?事实上,确实和体制、和国家没多少关系,对待神童,还主要靠父母的意识,目前不能交给社会,卡尔-威特就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小威特10岁就考入大学,但是他父亲老威特要求陪在小威特身边,并且一直陪到18岁出国留学时为止。那这么多年,大学不早学完了吗?老威特的做法是,大学毕业后,不是马上选擅长的数学专业继续深耕,而是在再学了法学。老威特认为,真正从事专业方向应该是18岁以后的事情,而在这之前应该广泛涉猎。而事实上说明了老威特的明智,小威特非常幸福的生活了83岁,这是很多神童里面比较少见的!类似成功的家教还有傅雷,傅雷为了让儿子专心练钢琴,几次从学校退学,但是并没有放弃其他的学科的学习,相反涉猎的科目不比学校少甚至更深,比如说传统文化的学习!他和老威特的想法是类似的,人生除了专业还有生活,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常识!也就包括了作者说的人情世故!这些例子给我了非常大的启发,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上的学习,生活上,特别是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待人接物,同样需要学习!性格和习惯的培养同等重要!傅雷有句话“功夫在琴外”很在理,这是延伸了中国的古话“功夫在戏外”。现在再想想,即使有好的身体,如果没有好的心态,人很脆弱的。那么好心态从何而来呢,那就是阅历和经历,突然一想不就是老祖宗说的修身嘛!

独特见解

除了上面有对比性的例子外,作者做了其他很多大量的例子和有深度的见解。

见解一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我们教育孩子是引导孩子最终能自我教育!所以重要的不是像灌溉树木一样灌溉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去多思考,思考方式比知识更重要。他又举了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的例子,后者很敏捷但不深入,而爱因斯坦是个思考缓慢的人却是个渊博的思想家。让我想起了我自己,我小学阶段大部分成绩中上,我记得二年级考了一次前几名,应该是第二名,上台第一次领了一个三好学生的奖状,我很不好意思,不知所措,也没人教我如何面对。然后再到下学期的期中考试就滑落到十九名,邻居一男孩十八名,可我还暗暗自喜,因为我不需要生活在大家的聚焦中。后面一直是这样的中等水平,到了五六年级稍有提高,八九名的样子,我很无所谓。到了初中阶段,第一次期中考试,二十五名,真正的中间,而我心想我就这样了。但却遇到了一个非常负责的班主任,他经常对我们分批做思想工作,农村的孩子要想改变命运需要读书等等。在他的鼓励下,我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竟考了班上第二名,但这次的第二名,老师非常的开心,又一次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其实就在教室后面,手里拿着成绩单非常兴高采烈的说,“你知不知道你九科有七科九十多分”,还有很多鼓励的话,继续加油,考到年级第二名等等。后面我经常参加数学和英语的竞赛,我第一次真正的感觉到自己还可以。虽然到了后面,成绩也不是很稳定,但是关键时候(比如考研)一旦想起老师的话,就会信心十足。班主任是数学老师,他第一次给我们上数学课就提了一个要求,必须预习,每天要做下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教科书上每一节后面都有两三道小题)。这个方法,我受益一辈子。这个方法就是先自我学习,然后听老师讲解,你就会很快进入状态,一次性就掌握其中的要义。而不是在后面反反复复刷题。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方法,我想我的成绩才能想好就能好的原因吧,哈哈。所以在这里我想复述,思考方式的重要性,自我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靠记忆、反复刷题刷出成绩!

 见解二、教育孩子其实就是教育自己,教育孩子的核心教会孩子做人,就是父母自己学会做人、修正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应该同孩子一道成长,和孩子一起体验人生。和上面提到修身有些类似。我们有家长只对孩子提要求,说这说那,可没想过自己有没有在上进呢,孩子学习不好,又指责孩子;有的喜欢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对比,却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书中还举了一些有意思其实也很常见的例子,有些优秀的家长谦虚的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所以这些家长就都把原因归结到孩子身上,让人哭笑不得。父母的自我教育 教会 孩子的自我教育!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自我教育!

 见解三精神的培养比智力的培养更重要。很多父母的早期教育只是侧重于智力的培养,却忘了精神的培养、品德的培养。封建社会的帝王对皇子的教育不能说不重视,但是真正成功的有几个,为什么?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那些太师太保教的都是知识,却很少教思想、教品德、讲精神。

但是他们会被允许吗,到了明清时期,因害怕外戚专政,孩子一生下来就交给奶妈。硬生生的隔断母子亲情,这样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没有真正温度的地方,怎么谈精神?我觉得不少的皇子接触的都是虚拟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悲哀。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有很多父母借孩子读书辛苦或者保护孩子的名义,家里大小事情都对孩子进行屏蔽,似乎只有读书高,殊不知这正是害了孩子。这里是我个人的总结和反思。认识一个朋友心理比较脆弱,他说他可能是因为从小被父母保护的比较好。上次又有个朋友和我说,在家玩股票不好应该出去上班怕对孩子影响不好。这段时间我休闲在家,最近一个月,我也开始偶尔玩下股票,小孩看到了,我没有逃避,我还跟他们说:绿色的表示亏了,红色的表示赚了。直接说出来,他们看了一两次,明白了这个意思,也就没什么兴趣或者说好奇了。我每次换工作和去哪里比如上次去西藏,我都不撒谎,还饶有兴趣的跟他们聊经过那些地铁站、哪些城市,顺便普及一下地理知识。西藏怒江的悬崖峭壁的危险我也跟他们聊。我觉得他们了解这个世界可以从爸爸妈妈开始,为什么要逃避呢,那怎么面向世界呢?我们自身的经历是多好的素材。

见解四大多数正常的孩子在五六岁时有一个敏感区。这个敏感区是指五六岁开始对某一方面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如果父母能及时捕获到并顺势引导,就可以为孩子的成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是动物、植物、机械、色彩、音乐、绘画、舞蹈和运动等等。如果父母错过这一敏感区,就会贻误培养孩子成才的大好时机,而大部分就成了方仲永,成了普通人。这一点同样给人很大的启发,我们做父母的责任也在于此。我家有一个对语言方面有些敏感,有一个对高铁地铁方面很有兴趣,后面这个是对机械敏感吗?这个要如何操作呢,我是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绘本和玩具。看来这个如何引导和培养,值得好好思考。欢迎网友一起交流讨论。

见解五学校是刃,家庭是刃上的钢。这个观点主要阐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两者都要重视,因为现在的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而且是与时俱进的即变化的,所以一个家庭是不可能完整掌握孩子的十多年的所需学习的;所以要重视学校教育。而家庭的作用在于打好基础,培养好习惯和好品格;父母还需协调孩子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各种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同学关系的和谐;协调学科之间的关系,尽量不要出现偏科甚至废科的现象。而做到这些,谈何容易,需要父母用心观察发现孩子情绪的变化,理解包容这种变化,从而启发他们如何处理这种情绪和各种关系。作者提出,想要孩子喜欢学习,首先要喜欢老师、尊重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良好,情绪才会比较稳定。所以家长需要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如果状态恶化,就可以考虑转学;不要一味地勉强和责备。物理学诺贝尔获得者沃尔顿的母亲一连为他换了三所学校,朝夕相伴,最后才让他走上正轨。学校教孩子知识,是;而家长才是最了解孩子的,是斧背;所以刃和斧背相辅相成,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才能造就现代化的人才和天才。当然作者也提出了学校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语文老师自己不写作文,教自然科学的自己不做实验等等,现在的教育都是刷题教育,悲哉!

见解六、而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再教育忽视了早教严重低估了孩子学习的能力,我们应该重视早教,挖掘传统的童子功的方式。一生之计在于童,人发育最快时期是前几年,作者甚至提出了,婴孩的一年等于十年!作者说五六岁以后的教育都只能算是再教育,已经错过打造一个天才最好的时机。作者结合传统学戏、习武等方法,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再教育花的时间、精力和难度是早教的倍数级

见解七、早教的具体方法,我们有非常好的传统,就是识字和阅读。也是发展智力最保险的方法。

其他观点

除了上述深刻的见解,作者有很多的观点,在这里我列举一二。

观点一、大家对大器晚成的误解,其实大器晚成在少年甚至更早就有非常好的基础和不俗的表现,只是需要一个契机。比如苏洵并不是二十七岁开始认字和学习的,只是将学习捡了起来。苏家可是世代书香门第。

观点二为什么母亲教育优于父亲,母子连体的结束不是一朝分娩的时候,母子生理上的分开的真正时间是三岁,所以母子之间的感情有天然的优势,所以三岁之前最好都不要远离母亲,所以母亲是孩子的总设计师,所以母亲的素质非常重要。比如西汉成帝的宠妃班婕妤和赵飞燕,一前一后受宠,一个出生名门有国家大义,一个以舞为生美貌取人,一个利国一个害国,一个能理解什么是伟大,一个眼里只有男女之间的事,皇帝对于前者是君主,对于后者就如一有前钱的嫖客。所以作者提出如果一个女性对伟大没有正确的认识,又怎么可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才或天才呢?

观点三、存在长子成才的比例比二胎三胎等大得多的现象。因为父母对头胎都满怀欢喜,将爱和希望都寄托在老大身上,精心培养;对后面的就没这么精力了,甚至于很多家庭都是老大带老二老三这种情况。

观点四一个天才的诞生需要遗传、习育、教育和化育四者的完美结合。这些除了遗传,书上都有提及,上面都是这三方面相关的。这里的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学校教育,我认为可当做狭义上的教育。习育指生活行为和社会行为等的习惯的养成,作者叫做社会遗传,和家庭的言传身教很大关系,作者认为比教育更具备基础性所以相当重要。化育灵魂的教育,即思想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教育,主要通过启迪和激励,作者认为这个尤为重要,也是孩子最终是否能成为天才的关键;就如网络流行语:“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所以,学校也好还是家庭也罢,不能只是盯着学习成绩和知识授予,而应该提升我们自己的认知和思想,首先提升我们的意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需要反思,都需要思考人才甚至天才培养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我想这本书能给出一定的答案,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启示,改变我们的认知,提升我们的意识,并进行相应的改革

全书最前面引用的一段话非常的扎心:“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斯特娜夫人(国)”。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什么把书的名字叫做发现母亲的原因吧。

教育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和工程,也是极其重要的,值得我们全社会的参与和思考。书中无疑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总结,像火炬一样,照耀我们前进!我这里只是个人的一点感想,读原书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让人久久回味!

 


 

posted on 2023-07-05 12:09  orange-C  阅读(168)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