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踩坑经验总结(二):如何用巧力解决问题

昨天写完如何把Bug的偶现变必现,后面想了想,好像没过瘾!再细细考虑了这些年的踩坑经历,有几个方法非常值得一提。

 

四两拨千斤

我印象中,用这种方法解决过好几个问题。这个会很有成就感,曾经在微信上表达过喜悦之情(见后面截图)。总的说来,不要从正面来解决冲突,从侧面加小量代码,改变正规思路,就可以解决一个大问题。

这里可以举一个较近的例子。年初,回放的视频动态变化频繁的时候,在启动的前2-3秒会感觉明显的慢,过了这个时间点就正常了。这种慢就相当于慢放的感觉。在视频动态不明显,即比较静态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的。我们行业大部分是后面这种视频,测试模拟视频源也换成了菜市场门口的了:)

总之,这可以说是性能优化的问题或者说平滑过渡的问题。一般性能优化的问题,可以往后一点,对一个软件系统来说,稳定性最重要!现在有时间了,年初疫情之时,正好可以思考下。

怎么改?从回放机制来说,并没有大问题,因为后面马上能达到正常速度。真正原因是因为前几秒秒没有参照物。具体是这样的,回放的速度虽然有个默认值,但是可以根据计算前面几秒的速度是偏快还是偏慢来进行微调!而刚启动的时候只能根据默认值来进行控制速度了。机制没问题吧,考虑还是比较充分的吧。但是现在问题也要解决,既然机制没问题,也就不能动。但是这个开始几秒的速度也是机制的一部分。这里就产生了矛盾,开始有冲突了,左右不是!难道就因为这1-3秒改下机制,退一步,改下前几秒的机制呀!不好改,懂视频的知道,1秒有25帧呢,2秒有50帧,改前面这50次?明显不合理。而且计算机处理的速度更快,纳秒级处理一次数据了。边看代码边思考,后面想到了以前做过一个项目音频的淡入淡出,人为的让开始和最后几秒渐变的方法。那就反过来了,从快渐变到正常速度!方法有了,在哪个位置改?以前的代码已经是一个整体。又回到了前面的问题,改机制不可取,几秒钟几十帧好多次循环呢!看代码,速度有个时间相关参数,又有方法了:加函数传参数就可以了!后面写代码,十来行!当然,既然要做到平滑,就需要经过大量测试,来做微调!

最后,还可以提供另一种思路,客户端来修改。例如客户端可以推迟半秒钟解码播放,这个问题也许就更容易了。

  

围点打援

在我印象中,用这种方法解决过一两个问题。也是不要从正面来解决冲突。用这个方法,往往是原因比较复杂,不易搞定。正面改动又太大。可以考虑从外面多处着手,多处的小改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记得当时的感受是,跟建房子一样,需要外面的支架支撑,即从多处着力。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算不上一种上乘的方法。但最终还是能解决问题,主要是不需要改动原有的机制

问题过去时间有点久远,以后应该有机会碰到,再作补充!

 

以上两种方法,看似不同甚至有点对立,实际又是一致的:

1.都是少改动,尽量减少修改代码的量即不动原有机制而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2.在对相关原理以及对作者的原意要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破思维定势。

4.用巧劲,而不是用蛮力

当然,如果要能用得上巧力,前提是设计的架构没有大问题。保证稳定性是基本的,解耦也是基本要求,最好还能考虑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例如第一个案例加个函数传个参数没有多大影响。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曾经的(当时的)喜悦心情,有图有真相:)

     


     

我想说,应该还有更早的Bug,不搜索了:)。说实话应该上Bugfree搜,好了,不做评价,不展开了哈。

可是我又忍不住多说一句,Bug也是分质量的,即Bug也分好坏的。上面的Bug当然是好的,那什么Bug是不好的。有的Bug就是食之无味、丢之可惜的那种吧,让你哭笑不得的是还把Bug级别定的很高。让我不得不又说起HW的经历,可能你们都烦了,我自己都烦,好汉不提当年勇,不是吗?当时作为测试,提Bug是有非常专业的培训的。有些约束,记得最清楚的两条。

1.提Bug一定要找开发人员定位,因为当时环境及其重要,同时要和开发人员确认是不是问题,只有开发人员默许了,才能提Bug。

2.Bug的级别还是掌握在测试人员手中,但是对Bug如何划分级别有专题培训。而且Bug流程需要经过主管审核,一定是流程上主管通过了,才能走到开发人员那里。如果级别老是把握错了,那你就遭殃了,谈话去吧。

当然这和HW的绩效考核也有关系,一个高级别的Bug,对测试人员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对开发人员来说却是相当不利的!

 

 

后续对踩坑经历还有专题介绍:内存泄露和死锁,敬请期待。

 

posted on 2020-05-13 20:10  orange-C  阅读(54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