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抢占式RCU中关于grace period的处理(限于方法)
参考自:http://blog.csdn.net/junguo/article/details/8244530
Documentation/RCU/*
TREE_RCU将所有的CPU组织成一颗树,通过层次结构来判别进程是否通过了宽限期,这种方式适用于多个CPU的系统
TINY_RCU适用于单个CPU,尤其是嵌入式操作系统。
RCU实现的关键集中在宽限期的处理上,这个过程需要保证销毁对象前,当前系统中所有CPU上运行的进程都通过了静止状态(quiescent state)。
1, 程序调用call_rcu_sched,将要删除的对象保存起来。并标记或者开始一个宽限期(同一时间只能运行一个宽限期,所以当已经有宽限期在运行的时候,其它的宽限期必须等待)。
2, 在读取数据开始和结尾处增加 rcu_read_lock 和 rcu_read_unlock来标记读过程。为了保证删除过程知道读过程的结束,
在非抢占式RCU实现中是在rcu_read_lock开始处禁止进程抢占。这样做就可以保证再运行下一次进程切换的时候,读过程已经结束。其实系统也不会去统计各个CPU上是否存在过读线程,所以所有的CPU都会在进程切换的时候通知系统它处于进制状态。当所有的CPU都通过静止状态的时候,系统就会标记它通过了一个宽限期。
3,由于一个宽限期结束的时候,只有最后一个通过静止状态的CPU知道当前的宽限期已经结束,它并不会去通知其它CPU;同时
出于性能考虑,系统也不会在宽限期结束后,马上去执行销毁过程。所以每个CPU都有一个固定的函数去检测是否有等待执行的宽限
期,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任务时,会去执行这些过程。
以下记录是探讨RCU如何实现的基本入口点,详细的实现会在后文做记录。
系统静态定义了
struct rcu_state rcu_sched_state = RCU_STATE_INITIALIZER(rcu_sched_state); DEFINE_PER_CPU(struct rcu_data, rcu_sched_data); struct rcu_state rcu_bh_state = RCU_STATE_INITIALIZER(rcu_bh_state); DEFINE_PER_CPU(struct rcu_data, rcu_bh_data);
系统初始化时会初始化RCU:
start_kernel()
|----->rcu_init()
系统会在时钟中断中,周期性地检查是否有RCU回调链表需要处理:
timer_tick() |---->update_process_times(user_mode(get_irq_regs())); |---->rcu_check_callbacks(cpu, user_tick);
进行进程切换时,也会进行相关的RCU处理
schedule()
|---->rcu_sched_qs(cpu)
写者:
#ifdef CONFIG_TREE_PREEMPT_RCU //............ #else #define synchronize_rcu synchronize_sched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