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读后感

大道至简观后感
用逻辑方法分析问题才是软件开发的根本
第一天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程序=算法+结构(数据),在《大道至简》中第一章的愚公被称为一位工程学家,他所作的项目是移山,再愚公身上浓缩了项目组织者,团队经理,编程人员,技术分析师等众多角色的优秀素质。一个项目的产生是要有原始需求的,我们所作的项目是要服务于一个领域,一个切实存在的问题的,项目就是要解决问题,满足原始需求的,在项目产生后,我们要有项目沟通的基本方式,我们要确定项目的目标,要制定技术方案,要完成人员安排,若需要也要考虑外在协助。在编程中,顺序、分支、循环是编程的根本,我们要考虑循环来确定此项目能否完成(是不是死循环),我认为在程序开发过程中,首先是要确定如何做即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这才是项目完成的重中之重,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保证项目开发的顺利过程,具备折中的基本素质(判断能力)就可以向程序设计师方向发展了,之后的开发过程就剩下代码的实现(用代码向计算机表达)即解决问题。
语言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我们常讲的学习的语言:C/C++,JAVA等等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任何语言没有优越和好坏之言,只有在一种问题上,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因为任何一门语言,它们的底层函数数据库是那样的相似,他们的API是那样的依赖于操作系统,所以语言的差别只是适用范围的不同,比如有的语言适合做网页,有的适合数据库分析、有的适合图形处理,正如上面所讲,最重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只要理解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逻辑,在学会了语言的语法,就能利用不同语言解决不同问题。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成天讨论这门语言好,或者那门语言坏的人,甚至是可悲的”
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我们常讲懒是一种生产力,因为懒人们发明了电梯,发明了火车汽车。正如书中所讲李冰用火烧石改造了愚公的凿石,改造了方法,而勤快的愚公则一世一世的凿山,正是的愚的体现。在程序的开发中,懒改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决定了不一样的效率,我们改造出的一种新的方法可能就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在程序开发中,面对不同的问题的,若一边一边单调的重复,不如去改造方法,提高效率的同时解放了自己。方法早就不同的算法,即程序=算法+结构的算法。

posted @ 2021-08-01 16:16  open520  阅读(7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