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模式
1.状态模式的定义:
Context: 环境,也称上下文,通常用来定义客户感兴趣的接口,同时维护一个来具体处理当前状态的实例对象。
State: 状态接口,用来封装与上下文的一个特定状态所对应的行为。
ConcreteState: 具体实现状态处理的类,每个类实现一个跟上下文相关的状态的具体处理。
3.模式实现
ConcreteStateA.java
ConcreteStateB.java
Context.java
4.思考状态模式
A,状态模式的本质:根据状态来分离和选择行为。
所谓对象的状态,通常指的就是对象实例的属性的值,而行为指的就是对象的功能,再具体点说,行为大多可以对应到方法上。
状态模式的功能就是分离状态的行为,通过维护状态的变化,来调用不同状态对应的不同功能。
也就是说,状态和行为是相关联的,它们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状态决定行为。
由于状态是在运行期被改变的,因此行为也会在运行期根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看起来,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运行时刻,行为是不一样的,就像是类被修改了一样。
B,何时选用状态模式,建议在以下情况中选用:
1),如果一个对象的行为取决于它的状态,而且它必须在运行时刻根据状态来改变它的行为,可以使用状态模式,来把状态和行为分离开。虽然分离开了,但状态和行为是有对应关系的,可以在运行期间,通过改变状态,就能够调用到该状态对应的状态处理对象上,从而改变对象的行为。
2),如果一个操作中含有庞大的多分支语句,而且这些分支依赖于该对象的状态,可以使用状态模式,把各个分支的处理分散包装到单独的对象处理类中,这样,这些分支对应的对象就可以不依赖其他对象而独立变化了。
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似乎修改了它的类。
Context: 环境,也称上下文,通常用来定义客户感兴趣的接口,同时维护一个来具体处理当前状态的实例对象。
State: 状态接口,用来封装与上下文的一个特定状态所对应的行为。
ConcreteState: 具体实现状态处理的类,每个类实现一个跟上下文相关的状态的具体处理。
3.模式实现
State.java
package com.java.pattern.state;
/**
* 封装与Context的一定特定状态相关的行为
*
*/
public interface State {
public void handle(String sampleParameter);
}
ConcreteStateA.java
package com.java.pattern.state;
/**
* 实现一个与Context的一个特定状态相关的行为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ateA implements State {
public void handle(String sampleParameter) {
// 实现具体的处理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StateA--" + sampleParameter);
}
}
ConcreteStateB.java
package com.java.pattern.state;
/**
* 实现一个与Context的一个特定状态相关的行为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ateB implements State {
public void handle(String sampleParameter) {
// 实现具体的处理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StateB--" + sampleParameter);
}
}
Context.java
package com.java.pattern.state;
/**
* 定义客户感兴趣的接口,通常会维护一个State类型的对象实例
*
*/
public class Context {
// 持有一个State类型的对象实例
private State state;
// 设置实现State的对象的实例
public void setState(State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
// 用户感兴趣的接口方法
public void request(String sampleParameter) {
// 在处理中,会转调state来处理
state.handle(sampleParameter);
}
}
4.思考状态模式
A,状态模式的本质:根据状态来分离和选择行为。
所谓对象的状态,通常指的就是对象实例的属性的值,而行为指的就是对象的功能,再具体点说,行为大多可以对应到方法上。
状态模式的功能就是分离状态的行为,通过维护状态的变化,来调用不同状态对应的不同功能。
也就是说,状态和行为是相关联的,它们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状态决定行为。
由于状态是在运行期被改变的,因此行为也会在运行期根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看起来,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运行时刻,行为是不一样的,就像是类被修改了一样。
B,何时选用状态模式,建议在以下情况中选用:
1),如果一个对象的行为取决于它的状态,而且它必须在运行时刻根据状态来改变它的行为,可以使用状态模式,来把状态和行为分离开。虽然分离开了,但状态和行为是有对应关系的,可以在运行期间,通过改变状态,就能够调用到该状态对应的状态处理对象上,从而改变对象的行为。
2),如果一个操作中含有庞大的多分支语句,而且这些分支依赖于该对象的状态,可以使用状态模式,把各个分支的处理分散包装到单独的对象处理类中,这样,这些分支对应的对象就可以不依赖其他对象而独立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