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 Programming Language 书评
此书的作者 Andrei Alexandrescu 作为前 C++ 社区的一朵奇葩,因为实在是不满 C++ 标准委员会的官僚作风,跳槽到了 D 社区,成为了 D 发明人 Walt Brightman 的好基友,最终写出了这本神奇的 The XXX Programming Language 居然不是语言发明人本人写的书。
先谈谈历史,D 语言最早从 1999 年就开始开发了,掐指算算,到现在(2013 年)为止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十多年啊,结果到现在还是一种烂泥巴扶不上墙(请原谅我的法语)的状态,最终沦为了几个社区大拿的玩具。
然后我介绍下 D 语言的发明人 Walter Brightman:WB 先生本身是一个注重实践、比较内向的大龄 geek,我无意冒犯,但是这样性格的人并不适合运作一个开源社区。虽然开源社区最终都需要一个像 Linus 那样的独裁者来做最终决定,但是 WB 的控制欲让他很难让其他水平比他低的人参与到 D 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中来。
还有当年的大分裂——D2,跟 Python 没人用 3.x 的情况一样,D 1.x 与 D 2.x 之间语言的巨大改变是造成 D 社区失和的重要原因。D 出现的早期,社区里一大拨人因为不满意 D1 的简陋标准库 Phobos,决心为 D 开发一套类似 .NET 或 Java 的标准库 Tango,因为闹革命推翻 WB 写的标准库,自然得不到编译器的支持,不跟编译器一起发布的“标准库”也就“标准”不起来了。再加上没有个稳定可用的编译器,开发 Tango 库的牛人们最终纷纷离开了社区,Tango 库项目也就不了了之了,到现在只留下了一本遗作:《Learn To Tango With D》(豆瓣有,自己搜下)。
这里要谈谈开源软件的通病:人人都想去实现酷炫的新特性而不是静下心来解决 bugs。D2 刚开始开发,WB 的重心就转向忙着实现 D2 的新特性而不是清理现有 D1 的 bugs。一个有不少 bug 的编译器恐怕是谁都不敢拿来正式用的,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让 D 这个很有潜力的语言变成了玩具项目。
最后就是 WB 先生太过于执着把 D 设计成世界上最强大的语言,却又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实现因此造成 D 语言的 spec 里引入了太多复杂的特性,现有特性也非常粗糙,比如:
1. 函数指针有 function 和 delegate 两种,分别用两个关键字来声明,文档里承诺将整合成统一的形式,结果到现在十多年都没实现。
2. 常量里的 const 与 immutable:D2 引入了各种常量形式,比 C++ 的前置后置 const 还要复杂的排列组合大大增加了学习与使用的心智负担。
3. 在语言里堆砌了太多的特性,比如契约式设计、单元测试等等这些本来应该用库实现的东西,造成语言本身过于复杂,难以完全掌握。由于契约式设计不是强制的,标准库里也没有完全采用,给人一种半成品山寨的感觉。
4. 21 世纪了,成功的语言都需要有大的、方便的标准库,用 Python 的话来说就是“自带电池”。发展了十多年的 D 作为开源的编程语言及其参考实现居然没有个包(库)管理器,人家才出来的 Node.js 都有了 npm 了好吗?!在目前标准库跟 C++ 一个水平(但是 C++ 积累了这么多年有无数第三方的库,比如 Qt)的情况下,除了语言爱好者以外就很难吸引到其他的使用者。
最后,WB 先生太执念于上个世纪他为 Symantec C++ 编译器写的后端了,官方的参考编译器实现的后端到现在都没切换到业界的事实标准 LLVM。这样一来,为了真正能够弄个靠谱的编译器,社区又得从头实现基于 LLVM 的编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