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窥Dijkstra算法、Bellman-Ford、SPFA算法、Floyd算法、迭代加深搜索、A*、IDA*
Dijlkstra算法
Dijkstra算法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正权图上的单源最短路的算法,能同时用在有向图和无向图上。
其以BFS为基础进行优化。
BFS算法
宽度优先遍历算法,先从起点向周围拓展,再从拓展后的每个点向外拓展,如果某个节点已经访问过,则不再访问该节点。
由于每个节点只访问一次,并且按层逐层向外访问,因此第一次访问到终点时走过的路径就是最短路径。
可以用于无权图的最短路搜索。
通常使用循环和队列进行搜索。
queue<int> Q; bool visited[maxn]; memset(visited,flase,sizeof(visited)); Q.push(v); visited[v]=true; while(!Q.empty()){ int it=Q.top(); Q.pop(); //拓展到终点 if(it==s){ ... break; } ...//从it向外拓展到itn if(!visited[itn]) Q.push(itn); }
DFS算法
深度优先遍历,从起点开始,沿着一条分支一直走到终点。
与BFS不同,DFS的在搜索最短路的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如BFS的,它更多是用在状态的转移上。
根据已有的状态向下一个状态进行转移。
在较为复杂的迷宫中(牵扯到时间、方向等各种复杂状态)时,用DFS来传递参数会更有优势
由于DFS强调的是状态的转移。因此,更多用递归来实现。
void DFS(...){ //不符合要求的拓展 if(...) return; //达到叶节点 if(...) return; ...//向下拓展到itn(n=1、2、……) DFS(it1); ... DFS(itn); }
当图为有权图时,如果我们想要走最短的路径,就要优先走权值更小的路,这样才能走出最小的解(可证明)
因此,在BFS中,我们在队列中不应该选取先进队的节点,而应该走权值最小的节点。
将BFS的队列(queue)改成优先队列(priority_queue)即可。
然后每次拓展节点后,更新每个节点的权值(取最小)
最后终点的权值就是最小路的距离。
Bellman-Ford算法
Dijkstra算法只适用于正权图上最短路,而Bellman-Ford还可计算副权存在时的最短路。
首先要明确:
如果最短路存在,一定存在一个不含环的最短路。
最短路最多只经过(不含起点)n-1个节点,可以通过n-1轮松弛操作得到。
将起点权值设置为0,其他点权值设置为无穷大。
循环节点个数-1次
循环边的个数次(i)
对第i条边进行松弛操作
检测是否存在负权回路
存在
返回false
不存在
继续
SPFA算法
Bellman-Ford算法虽然解决了负权路的问题,但是其效率过于底下,并不常使用。
而SPFA算法,是其高效率的替代方法。
其与无权图的BFS较为相近。
不同的是,visited数组记录的不是是否已经访问过,而是是否在队列Q中
每次松弛操作更新估计值(d[i]),如果i点不在队列中,则要把i点入队
如果有边入队的次数超过N次,则说明存在负环。
Floyd算法
如果需要求出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则可以使用Floyd算法,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算法
不断进行松弛操作,即可得到最短路径
for(int k=0;k<n;k++) for(int i=0;i<n;i++) for(int j=0;j<n;j++) d[i][j]=min(d[i][j],d[i][k]+d[k][j]);
迭代加深搜索、A*、IDA*是三种相似并且很有用的算法。
他们是一种解题的思路,并没有具体的实现代码,在脑海中有这种思路,有可能会帮助我们获取解题的思路
迭代加深搜索
迭代加深搜索是一种不断拓展搜索范围的搜索方式。
可以将其形象成一棵树,这棵树有无数层(深度无限深),每一层有无限个节点(无限广)
因此,无论是DFS还是BFS,都不能拓展一支,拓展一层。
而其答案可能就在第二层第二支上……
为了求解这种问题,有了迭代加深搜索。
顾名思义,迭代加深就是逐渐增加搜索的范围。
最初我们只搜索maxd的范围,当maxd内没有我们需要的答案时,我们将maxd+1,而后继续搜索。
for(maxd=1;;maxd++) if(dfs(...)) break;
埃及分数问题,是经典的迭代加深问题
在古埃及,人们使用单位分数的和(形如 1/a 的,a 是正整数)表示一切有理数。
如:2/3 = 1/2 + 1/6,但不允许 2/3 = 1/3 + 1/3,因为加数中有相同的。
首先,加数少的比加数多的好,其次,加数个数相同的,最小的分数越大越好。
首先BFS无法求解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有几个加数;其次DFS也不能求解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加数没有最小值(分母可以无限大)。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迭代加深算法。先让每个加数都大于1/10,进行DFS,如果没有答案,再搜索每个加数都大于1/20……
很显然,每次maxd的增加,都导致了重复搜索,不过相比搜索总数指数级的增加,重复搜索的这部分可以忽略……
A*算法
A*算法,又称启发式搜索。
用公式表示为
f(n)=g(n)+h(n)
其中
f(n)是初始点经由节点n到目标点的估价函数
g(n)是在状态空间中从初始节点到n节点的实际代价
h(n)是从n到目标结点的最佳路径的估计代价
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优先选择一条我们估计最好的分支进行拓展,对于我们估计不是很好的分支进行剪枝。
由于最好只是我们的估计,因此,如果估计的不合理,可能会丢失最优解或者并没有有效提升效率。
与Dijkstra对比,我们可以发现,Dijkstra其实是简化的一种A*算法:
它与A*相比少了剪枝的部分,与BFS相比,多了估价的部分
IDA*算法
将迭代加深的有上限的搜索和A*算法的剪枝与估价结合,就得到了IDA*算法
IDA*算法有以下优缺点:
- 优化了A*对空间的小号
- 在每一次迭代的过程中避免了判重
- 比普通的DFS相比更加明确目标,并能够有效剪枝
- 迭代加深会导致重复搜索内容
1 /* 2 By:OhYee 3 Github:OhYee 4 Email:oyohyee@oyohyee.com 5 Blog:http://www.cnblogs.com/ohyee/ 6 7 かしこいかわいい? 8 エリーチカ! 9 要写出来Хорошо的代码哦~ 10 */
https://www.oyohy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