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程序 🥊
回忆上次内容
py
的程序都是写在明面上的- 所有需要执行的事情都明着写到了
py
文件中 - 用
python3
解释py
文件进行执行 - 可以下载人家写好的
py
文件 - 下载的
py
文件可以直接读懂 - 编写程序的人怎么挣钱呢?
开源
- Python 程序确实是直接就能看到源代码的
- 不能加密既是缺点也是优点
-
缺点:
- 无法保密
- 谁都能看见和改写
- 传统的软件卖的是序列号
- 思路是以前许可证的思路
- 由一个核心节点进行授权
-
其他用户得到某些许可
- 甚至是持证抢劫的许可
- 现代的许可证 license 主要都是赋予用户更多权利
- 比如 GPL 许可证
GPL
-
GPL 又称为 Copyleft
- 这是一种英语的调侃
- 因为 Copyright 的那个 right 有多个含义
-
用作 copyright 的时候
- right 是权利的意思
- 但它同时还是“右边”的意思
-
所以和他相反的就是 Copyleft
- 表示这是和 Copyright 是走另一边的
-
GPL 授权对被授权者是有要求的,它重点强调:
- 第一:和大部分开源软件一样,作品放在这里,你可以用,作者不为任何物理损失负责
- 第二:如果你,基于这个作品衍生了新的作品,那么这个新的“作品”,必须符合 GPL 协议,否则你就失去原作品的授权
- 第三,符合 GPL 协议的作品,在提供给它的使用者的时候,必须同时提供该作品的 GPL 部分的源代码,不能对使用者做出限定
- 这听起来很绕
- 其实本来是想知道开放了源代码程序员是怎么挣钱的?🤔
现状
- 目前国内市场定制开发软件的需求越来越少
- 现在更多的是网站和移动应用
- 把代码捂在自己手里是没有用的
-
源代码的开放是发展的趋势
- 开放源代码可以让更多人才参与开发、修改和传播
- linux、debian、vim、python 的源代码大家都能看到和参与
-
这样的个人软件开发者主导的项目依靠人民战争战胜了软件巨头
- 参与的人越多
- 知名度越高
- 项目越活越
- 越有可能留得下来
- 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参与
- 个人也因为参与的项目而更知名
-
不但软件
- 硬件、游戏、甚至虚拟角色歌姬等等方面
- 开源项目也越来越多
- 不过时代的洪流是从最早的水滴开始的
-
最早的python是由Guido开发的
- 当时 Guido 如何面对如何的抉择呢?
时代
-
最早 Guido 确实曾经在 CWI 工作
- CWI是荷兰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国家研究所
-
他希望有一种语言能够像C语言那样
- 全面调用计算机的功能接口
- 又能像shell那样,轻松的编程
-
荷兰的CWI 数学和计算机国家研究所开发了一种ABC语言
- 当时范罗苏姆在CWI工作,并参与到ABC语言的开发
- 他将自己所知的一切语言设计知识都倾注在这个项目上
- 尽管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可读性和易用性
- 但ABC语言最终还是没有流行起来。
- 确实是在那里出现的 ABC 给 后来的 python 很大启发
-
Guido 后来去了 cnri
- 荷兰的国家研究中心
- 研究项目的经费确实是 cnri 出的
- 95 年当时还没有兴起开源运动
发展
-
当时的许可证是收费的
- guido 想把他做成开源的
- 但是没有立场
- 毕竟 cnri 花了钱
- 还有些是他在 cwi 的时候编写的程序 改的 bug
- 从python的所有者上面可以其实可以看到Guido的工作轨迹
- 虽然当时还没有开源这些概念和词汇
Guido 的考量
- 在 python 的 license 里面提到了 cwi 和 cnri
-
当时 python 的主要成员开始讨论
- python 应该继续免费开源还是商业
- Guido 认为如果商业化
- python 的用户就会离开
-
最终选择开源的语言和项目
- 贡献者和社区就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但商业是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
- 强大的商业资本方会有律师、媒体
- python 在这商业的世界里举步维艰
- 这曾让 Guido 很苦恼
转机
-
开源运动的期末著作给了他启发
- 他开始选择 gpl 协议
-
后来互联网兴起
- 其中一个网站 BeOpen.com 基于开源技术制作
-
BeOpen 看到 Guido 的困惑
- 就想给他一份呢薪水
- 工作就是完善 python
- 这是很好的机会
- Guido 带着 3 个 CNRI 的同事一起去了
-
这时候 CNRI 的管理层慌了
- 他们觉得 Guido 疯了
- 那是个创业公司
- 找他谈话
- 去了就别想再回来
- 但是不可阻止了
-
人走了 CNRI 的项目自然也就黄了
- 不过去 beopen 的 2000 年
- 正好是互联网泡沫兴起的时候
- beopen 想做的是开源门户
- 泡沫破裂之后又怎么办呢?
后来
-
他从 beopen.com 之后
- Guido 很担心 python 源代码的所有权问题
-
后来 Guido 去了 soap
- 在那里他咨询了律师
- 并建立了 python 基金会
- 明确了 python 的协议和所属问题
-
开源运动已经发展起来了
- 他先加入 google
- 后来在 150 人的时候加入 dropbox
- 2020年 去了微软
- 这就是Guido和python的历史
- 我们用 python 为 Guido 写一个简历吧
继续编辑 py 文件
#用vi打开并编辑guido.py vi guido.py
- 上次输出了两行内容
- 这次我们复制成 6 行
- gg 将光标移动回到最开头
- yG 从当前位置(最开头)复制到结尾
- 2P 粘贴 2 次
- i 为输出添加标号
print("1982------Guido in cwi") print("1995------Guido in cnri") print("2000------Guido in beopen") print("2005------Guido in google") print("2012------Guido in dropbox") print("2020------Guido in microsoft")
:w|!python3 %
保存并用 python 解释当前程序- 可以看到输出了标了号的 6 行
- 这 6 行的顺序就是按照我们标号的顺序来的
顺序执行
- 这个过程叫做顺序执行
- 按照步骤,有先后次序的
- 按照时间顺序
顺序播放
- 就像我们听语音是挨排听的
- 顺序播放是按照列表顺序播放的
音符顺序
- 演奏音符也是一个个按照顺序演奏,才是这首歌曲
- 调换一下次序,就乱了,不是这个歌了
- 不过其实也是一种思路。。。🤪
按部就班
- 我们的生活也是按照线性的时间线顺序完成的
学习
- 学习也一样
- 要按照时间的次第
- 一步一步来
- 啥都一样,别着急!
- 欲速则不达
- 那他是怎么解释执行的呢?🤔
尝试调试
- 那 python 程序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解释执行的呢?🤔
- 我们可以一步一步运行来调试
-
使用
pdb
来进行调试pdb
的意思是p
ython'sd
eb
ugger🤖
python3 -m pdb guido.py #或者使用 pdb3
- 由于程序不知道哪里出的问题
- 所以一步步来执行
- 一行行执行的目的是去除
bug
,也就是debug
- 可是为什么把程序错误叫做
bug
🪰 呢?
第一个错误 bug
- 历史上第一个程序错误是因为电脑里面飞进来一只虫子
bug
🪰 - 所以后来管调试程序错误叫做
debug
- 这个
bug
🪰 是谁找出来的呢?
计算之母
- 找到
bug
的第一个调试员或者叫程序员是一位女性 - 和现在程序员大多是男性不同
- 因为当时编程都得检查线路
- 跟编织很像
- 很容易变得一团乱麻
- 需要很细心、有条理的人👩🏼🦱
Grace Murray Hopper
故障
- 当时格蕾丝和她的同事们正艰难地搞清楚
-
他们正在使用的马克 II 电脑出现了什么故障
- 最后,他们发现一只活蛾被困在控制电路的一个电子开关中
- 不要害怕
bug
,因为bug
是程序员存在的基础 - 如果没有了
bug
,那也就不需要程序员了 - 程序员本身就是
bug
一般的存在 🪰 - 让我们来 debug!🐥
进行调试
命令细节
-
运行之后
h
查询help
帮助l
进行list
列表n
进行next
向下执行q
执行quit
退出
- 这得动手试一试
完成调试
- 一路
next
下去 - 程序执行完毕了
- 整个程序就算执行完成了
- python 解释器 就是这么一步步地解释执行的
总结
-
py
的程序是按照顺序- 一行行挨排按顺序解释执行的
- 我们可以
python3 -m pdb hello.py
来对程序调试 - 调试的目的是去除
bug
- 别害怕
bug
bug
会有提示- 我们也就知道如何调试
debug
python3
这个解释器到底是怎么执行的呢?🤔- 我们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