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基础——最后一次个人作业

软件工程基础课程总结博客

一、回溯问题

点此查看

问题一

软件工程师的思维误区

在经过多次作业后,我发现不分主次、过早优化、过早扩大化确实是软件工程师所会遇到的三个思维误区。在团队作业的编码中我也深有体会。在代码的编写中确实要注意以上三点,否则很容易陷入其中的误区。开发时需要分清主次关系。比如在部门推荐系统的编码过程中,主要功能是题目生成、答案搜集和结果生成。较为次要的是详细信息的给定。所以需要分清主次关系再进行代码的编写。 过早的优化和扩大化也是不必要的。目前我们的项目的生成的推荐可能并不是最优化的,但是其实并没有必要在开发阶段就优化的过好,这样会增大开发成本和时间,在目前阶段是不必要的。

问题二

小强地狱

这个模式说的是:软件开发者在开发软件时,因bug过多,而不得不停下开发而去修bug。 不过因为这么多次开发中,都没有遇到那么多影响开发的bug。或者说,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bug便去修复了。所以我依然保留之前的观点。也就是:开发和测试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问题三

招数:设计变更

因为此次课程过程中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查询了一些资料后,得到了以下结论:将成品交付给客户后,客户会给予反馈。经过协商,对于因测试不完全而发现的问题,或者用户体验后感觉不好的内容,虽然修改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必须去修改这些内容。 对于一些用户可能之前未提到,在交付后才想要添加的内容,可以根据合同内容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增添此功能。

问题四和问题五

迷思之六:技术的创新是关键

迷思之八:创新者就是冒险者

这两个问题在提出时就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依旧保留之前的观点。

在此给出以前的观点:

二、新的问题

问题一

项目分工问题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个人分工由此次项目负责人分发给队员。面对这些任务,如果有队员效率很高,提前完成了任务,在项目开发剩下的时间里,他会做什么?相对的,如果有队员效率很低,因为他而延误了项目进程,或者所交付的成品水平不高,他会怎么处理,项目负责人会怎么处理?

三、我的收获

1、能力的锻炼

编码能力的锻炼

虽说这门课名为《软件工程基础》,但是更多的还是锻炼了我编码的能力。虽然学的是JAVA,但是实际中用纯JAVA写程序的机会还是不多,让我对JAVA有了更好的掌握。

软件开发流程及工具的熟悉

这门课让我熟悉了基本的软件开发流程,以及一些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如:结对编程、α/β冲刺、博客的编写、Github的使用等等。

锻炼了答辩能力

大学里一共就答辩了6次,其中3次是在这门课里的答辩。材料的准备,PPT的准备以及如何让自己在答辩时表现的更好,语言的组织等等。

2、同学的熟悉

因为教学班里有1-4班的同学,每次博客都是公开透明的,大家都可以看其他人的博客。我也会看看其他同学的博客,在了解其他同学的同事,还发现了很多技术大佬和全能大佬,膜拜膜拜!

四、体会与总结

对我来说软件工程基础这门课是具有挑战的。这门课的目的是教会你如何去以一个软件开发者,一个开发团队成员的视角去经历软件开发过程,去熟悉各种工具。所以这门课对我而言是具有挑战的。好在在一次次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走到了最后。付出越多,收获越大,希望这些收获能让我在今后的开发中更加顺利,我相信我会更加勇敢地面对以后在学习或工作中的挑战。

"Write the code, change the world"

posted @ 2019-12-05 17:09  NyimaC  阅读(18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