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密度聚类---DBSCAN算法

  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clustering假设聚类结构能够通过样本分布的紧密程度确定。

  密度聚类算法从样本的密度的角度来考察样本之间的可连接性,并基于可连接样本的不断扩张聚类簇,从而获得最终的聚类结果。

一、DBSCAN算法

1.介绍

DBSCAN是一种著名的密度聚类算法,它基于一组邻域参数$(\epsilon,MinPts)$来刻画样本分布的紧密程度。

2.密度直达/可达/相连

给定数据集$D=\{X_1,X_2,...,X_N\}$,定义:

  1. $\epsilon$-邻域:$N_{\epsilon}\left({\mathbf{x}}_{i}\right)=\left\{{\mathbf{x}}_{j} \in \mathbb{D} | \operatorname{distance}\left({\mathbf{x}}_{i}, {\mathbf{x}}_{j}\right) \leq \epsilon\right\}$
  2. 核心对象core object:若$|N_{\epsilon}(X_i)| \ge MinPts$,则称$X_i$是一个核心对象。即:若$X_i$的$\epsilon$-邻域中至少包含$MinPts$个样本,则$X_i$是一个核心对象。
  3. 密度直达directly density-reachable:若$X_i$是一个核心对象,且$X_j \in N_{\epsilon} (X_i)$,则称$X_j$由$X_i$密度直达,记作$X_i \rightarrow X_j$
  4. 密度可达density-reachable:对于$X_i$和$X_j$,若存在样本序列$(P_0,P_1,...,P_m,P_{m+1})$,其中$P_0=X_i,P_{m+1}=X_j,P_s \in D$,如果$P_{s+1}$由$P_s$密度直达,则称$X_j$由$X_i$密度可达,记作$X_i \leadsto X_j$
  5. 密度相连density-connected:对于$X_i$和$X_j$,若存在$X_k$,使得$X_i$与$X_j$均由$X_k$密度可达,则称$X_i$与$X_j$密度相连,记作:$X_i \sim X_j$

3.

给定邻域参数$(\epsilon,MinPts)$,一个簇$C \subseteq D$是满足下列性质的非空样本子集:

  1. 连接性connectivity:若$X_i \in C,X_j \in C$,则$X_i  \sim X_j$
  2. 最大性maximality:若$X_i \in C$,且$X_i \leadsto X_j$,则$X_j \in C$

即一个簇是由密度可达关系导出的最大的密度相连样本集合。

4.算法的思想

若$X$为核心对象,则$X$密度可达的所有样本组成的集合记作$\mathbb{X}=\left\{\overrightarrow{\mathrm{x}}^{\prime} \in \mathbb{D} | \overrightarrow{\mathrm{x}} \leadsto \overrightarrow{\mathrm{x}}^{\prime}\right\}$。可以证明:$\mathbb{X}$就是满足连接性与最大性的簇。

于是DBSCAN算法首先任选数据集中的一个核心对象作为种子seed,再由此出发确定相应的聚类簇。

5.DBSCAN算法

输入:数据集$D={X_1,X_2,...,X_N}$,邻域参数$(\epsilon,MinPts)$

输出:簇划分$C=\{C_1,C_2,...,C_K\}$

算法步骤:

  1. 初始化核心对象集合为空集:$\Omega=\phi$
  2. 寻找核心对象:
    1. 遍历所有的样本点$X_i,i=1,2,...,N$,计算$N_{\epsilon}(X_i)$
    2. 如果$|N_{\epsilon}(X_i)| \ge MinPts$,则$\Omega = \Omega \cup \{X_i\}$
  3. 迭代:以任一未访问过的核心对象为出发点,找出有其密度可达的样本生成的聚类簇,直到所有核心对象都被访问为止。

6.注意

若在核心对象$o_1$的寻找密度可达的样本的过程中,发现核心对象$o_2$是由$o_1$密度可达的,且$o_2$尚未被访问,则将$o_2$加入$o_1$所属的簇,并且标记$o_2$为已访问。

对于$D$中的样本点,它只可能属于某一个聚类簇,因此在核心对象$o_i$的寻找密度可达的样本的过程中,它只能在标记为未访问的样本中寻找(标记为已访问的样本已经属于某个聚类簇了)。

7.优点

  1. 簇的数量由算法自动确定,无需人工指定。
  2. 基于密度定义,能够对抗噪音。
  3. 可以处理任意形状和大小的簇。

8.缺点

  1. 若样本集的密度不均匀,聚类间距差相差很大时,聚类质量较差。因为此时参数$\epsilon$和$MinPts$的选择比较困难。
  2. 无法应用于密度不断变化的数据集中。

 

 

 

posted @ 2019-11-23 14:18  nxf_rabbit75  阅读(54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