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1. 调研、评测集大通APP
1. 下载并使用,描述最简单直观的个人第一次上手体验。
大一的时候下载了集大通,当时比较新奇,每天签到打卡、送花。
2. 按照《构建之法》13.1节描述的 bug 定义, 找出几个功能性的比较严重的 bug,至少2个。用专业的语言描述 (每个bug 不少于 40字),如有必要, 可以配图。
(1. 集大通课表和我们实际上课有冲突,这算是集大通的缺陷,没有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位同学,具体的症状就是在教务播报第二天课程的时候会有失误。而且集大通的课表界面不太贴合手机显示界面大小,课表显示需要自己拖动。
(2. 在打开i集大、调课通知、课堂助理等小应用时,及其容易无法显示,需要多次反复进出才可以打开使用。
3. 相信每个同学的朋友中一定有人需要用这样的软件, 选择一个朋友(用户)进行采访,并加以记载。
我:“你经常使用吗,有哪方面比较吸引你”
采访吴雅娟同学:“平时一般都不会主动使用集大通,一般是每个学期使用一两次而已,用来查成绩、交网费,很久没用了,在这次十几分钟的使用中,发现了之前没有的功能,很喜欢图书馆选座”
十五分钟的使用过程中,用户主要是浏览了朋友圈功能和教务处功能,其中朋友圈功能比较吸引人,实时了解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兼具了类似微博的功能。
体验过程中,有闪退现象
优化软件、减少闪退;并且希望看到更好的界面
4. 请选择一个结论:经过这么多工作,你一定有充分的理由给这个软件下一个评价:
集大通是我们学校独有的软件,虽然我不常用,但是一定不会卸载。现在有了电量助手、图书馆选座后,我认为集大通我会更经常使用了。
数据量还是比较少,刷出来的朋友圈有好些是同一人所发,界面朴实,功能齐全但都有小漏洞。
5. [附加题]除了定性的结论,是否能有定量的结论 (就像比较时髦的手机评测那样, 跑个分?), 如何定量地评价一个软件?
因为在集大,集大通属于官方的软件,所以即使它有些许不如人愿的地方,大家对它都是有极大包容度。满分十分,我给它7分,扣掉的三分,一分是网络不稳定、一分是软件本身偶尔容易闪退、一分是界面不够灵活美观。
2. 分析
1. 使用此软件的所有功能 , 估计这个项目做到这个程度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团队人数6 人左右, 计算机大学毕业生, 并有专业UI 支持)。
一个六个人的团队,从设计到最后运营,我觉得可能就要两个月的时间。
2. 不要写成一个罗列功能的流水单子! 而是要集中火力在一个场景,这个场景中典型用户有什么需求,软件如何解决了需求(或者没解决),UX 有什么细节是好的,差的,请结合书上UX的内容来分析。
在学校这个场景里,我们对软件最大的需求在于选课那一块,虽然一部分同学使用电脑选课,但也有一大部分使用集大通选课,所以在选课的时候如何保障多人同时选课,软件不闪退。
对于UX,一个软件具有实用性、高效性是留住客户的首要条件。
3. 你在第一部分发现的bug,为何软件团队不能在发布前修复?他们是不知道,还是有意不修复?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从下面的可能性中选取几个:
我认为他们是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应该是对用户需求掌握不好、具体的设计质量不高,或者是经费不足。
4. 团队在哪一个层次还有问题? 可以把自己想问软件团队的问题都列出来, 也许就能得到团队的亲自解答了!
界面设计的时候,一味的追求多方面功能的体现,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实用性,这是设计过程中的遗漏。在软件中加入那么多小程序,却无法保障他们的正常使用,这莫不是一种浪费。
5. 从各方面的问题,推理出这个软件团队在软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高软件本身的流畅性,减少闪退。
3. 建议和规划
1. 这个软件/网站/服务有很多可以提高的部分, 如果你是项目经理,如何提高从而在竞争中胜出?
首先是抓住重点,因为客户是学生,保障学生选课,其次是抓住学校的要求,在软件本身中体现学校的主旨。
2. 目前市场上有什么样的产品了?
目前市面上没用竞争产品,之前有微信小程序拥有集大通部分功能,但是想这么集中的校园功能的软件就只有集大通。
新浪微博中的集美大学话题
3. 作为新的项目经理,这个产品的核心用户群是什么样的人, 典型用户长什么样?学历,年龄,专业,爱好,收入,表面需求,潜在需求都是什么?
核心用户群是集美大学在读大学生,表面需求就是查询成绩、选课,潜在需求充值网费、电费、水费。
4. 功能:你要设计什么样的功能? 为何要做这个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为什么用户会用你的产品/功能?
兼职小程序,了解学校周边那些靠谱兼职,我们汇总在集大通程序上,可以和集大勤工合作。这样我们也可以作为第三方,保障学生的安全,但我们必须保证这个兼职工作的真实性。
5. 如果你有钱可以招聘 6 个人, 有 4 个月的时间, 你作为项目经理, 应该如何配置角色 (开发, 测试,美工等等)?
开发阶段是三个人,美工两人,测试一人。其实我们可以一人多用,不要局限在自己的角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