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lus java版实现
前一阵子我们部门接到了业务那边的一个需求。想通过用户的wifi数据计算出商场内用户最喜爱走的线路。其实说白了就是用户轨迹聚类。根据业务的需求,我们最终采用了traClus聚类算法。traClus算法相比于其它的轨迹聚类算法的一大不同点是,该算法先把一个用户的轨迹分成了若干线段,然后把基于所有用户的轨迹生成的线段放到一个集合中进行聚类。
算法本身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
1、用户轨迹分段。
2、分段轨迹聚类。
3、计算每个类簇的代表轨迹。
虽然算法大体可以分为以上三步,但为了实现1、2两步的算法,traclus的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线段距离的方式。算法的第一部分是根据这种新的距离定义来对轨迹进行划分。第二部分采用了DBSCAN聚类的思想把相近的线段聚类。第3部分则找出簇中的代表轨迹(此轨迹不一般情况不会是簇中的线段直接组合而成)。下面我们详细的讲解一下距离的定义及算法的三部分。
一、线段距离的定义
如上图,作者提出了三种距度量来表示两条线段间的距离。分别是垂直距离、平等距离和角度距离。需要注意的是角度距离\(l_\theta\)在\(90^\circ \le \theta \le 180^\circ\)。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上面的公式不是对等的,线段j和线段i要怎么区分,这个我们下面会讲到。
二、traclus算法
1、用户轨迹分段
这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把用户的轨迹按照相关算法分成若干段。举个例子,有一条5个点的轨迹\(p_1p_2p_3p_4p_5\),通过我们的分段算法确定p3是一个切分点,把这条轨迹分成\(p_1p_3\) , \(p_3p_5\)两条线段。但这个切分点是怎么确定的呢,这里作者采用MDL原则(最小描述原则),通过垂直距离\(d_⊥\)与角度距离\(d_{\theta}\)定义了两个度量\(MDL_{par}\)和\(MDL_{no\_par}\)如果\(MDL_par\) 大于\(MDL_{no\_nopar}\)则在当前点的前一个点进行切分。下面是具体的细节描述。
a) 分段度量:定义了两个度量公式:
i) \(L(H)=\sum^{par_i - 1} _ {j=1} log_2(len(p_{c_j} , p_{c_j + 1}))\)
ii) \(L(D|H)=\sum^{par_i - 1} _ {j=1} \sum^{c_{j+1} - 1}_{k=c_j}\{log_2(d_{\perp}(p_{c_j}p_{c_{j+1}} , p_k p_{k+1})) + log_2(d_{\theta}(p_{c_j}p_{c_{j+1}} , p_k p_{k+1}))\}\)
只看上面两个公式比较晦涩,下面我们看下在实际中是怎么应用上面两个公式的。从下图中可以看\(L(H)\)是直接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取以2为底的对数,与上面\(L(H)\)的连加公式好像对不上,其实这个与我们的计算类别有关,如果我们计算的是\(MDL_{par}\)那么我们所观察的线段其实是\(p_{c1}p_{c2}\),就是下面图中的式子,直接计算\(p_{c1}p_{c2}(\)\(p_1p_4\))的长度,然后取对数。如果我们计算的是\(MDL_{no\_par}\),那么就是\(log_2(len(p_1p_2) + len(p_2p_3) + len(p_3p_4))\) 。然后我们再说下\(L(D|H)\)这个式子,这个式子中只有垂直距离(\(l_\perp\))和角度距离(\(l_\theta\)),我们没有看到平行距离(\(l_{||}\)),有同学分析说,是因为首尾相加的线段平行距离(\(l_{||}\))距离为0,这个说法我不完全认同,因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p_1p_4\)与\(p_2p_3\)的水平距离不是为0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加入了平行距离会使不同长度(线段数)的轨迹计算\(L(D|H)\)时不公平。但这只是猜测,也许作者就是不想用,或者用了发现效果不好。然后我们说另一个问题,就是在线段距离的定义的那个图中,哪条线段是\(L_i\)哪条是\(L_j\)的问题,原文中"We assign a longer line segment to \(L_i\) and a shorter one to \(L_j\) without losing generality." 直接简单粗暴的把较长的线段设为了\(L_i\),较短的设为了\(L_j\)。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长线段为\(L_i\)使平行距离更容易落在\(L_i\)内,更好理解。而别一个好处是符合实际的物理意义,如下图,我们在算\(p_4\)这个切分点时,较长的线段一直是\(p_1p_4\),只有在\(p_1p_2p_3p_4\)形成一个弧度很大的轨迹时,才会出现\(p_1p_2\)、\(p_2p_3\)、\(p_3p_4\)中某一段的距离比\(p_1p_4\)长,但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轨迹角度过大的话,路径中的某个点就成为了切分点,不会让这种大角度轨迹出现。
b)切分依据:
\(MDL(cost)=L(H) + L(D|H)\)
切分的依据是上面那个公式,对于一段轨迹,我们如果要判断在某个节点是否要切分,首先要计算这个节点的\(MDL_{par}\)和\(MDL_{no\_par}\) , 计算\(MDL_{par}\)时,我们直接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计算\(MDL_{no\_par}\)时,只需令上面公式中的\(L(D|H)\)等于0,其实此时就是计算的这一段轨迹的长度。论文中给出切分依据是比较\(MDL_{par}\)和\(MDL_{no\_par}\)的大小,如果\(MDL_{par}\) 大于 \(MDL_{no\_par}\) 则在前一个节进行切分。 但在我们比较的是 \(MDL_{par}\) 与 \(MDL_{no\_par}+\xi\),其中\(\xi\)是一个超参。通过这个超参数,可以调节线段切分的效果。
c)切分算法:下面是具体切分流程的伪代码。
2、用户轨迹聚类
这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用DBScan的思想把第一部分划分好的线段聚成类 ,DBScan的算法不是本篇的重点,这里不做细解,过程见下图。
3、代表轨迹计算
这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上一步聚类的结果进行计算,在每一个簇中,找出一条代表轨迹。
算法流程:
a) 对一个簇中的所有向量(线段)求平均向量。
b)把整个簇内的向量按平均向量旋转。(旋转到\(x\)轴平行于a)步骤求得的平均向量。
c)使用垂直于\(x\)轴的sweep line延\(x\)轴平扫,如果与这条直线相交的向量大于等于设置的最小值(MinLns),则计算这些相交点的\(y\)坐标的平均值,形成点\((x_i , \overline{y}_i)\) , 重复此过程,直到sweep line的右边再无向量的起始或结束点。
d)把c)步骤生成的点旋转回原来的角度,连接成一条轨迹,这条轨迹就是这个簇的代表轨迹。
e)对所有的簇重复a)、b)、c)、d)步骤
三、算法效果图
我实现了一版java版的traclus算法,下图使用论文中的数据(deer95)跑的一个结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下载我的源码. 跑一跑。有问题可以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