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前言:困境

1、这本书的主旨

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 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 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而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或者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 ———一切都靠积累。 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自己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第一章:醒悟

1、孰主孰仆

人的一生中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 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要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努力,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2、何谓心智

何谓心智:简单来说,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无论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至根深蒂固。人与人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就是这样一点点的积累,最终天差地别。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式和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再次过程中,他的思考方式和思考模式都会多多少少产生变化,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或巩固、或调整、或否定、或重建......

 

第二章:现实

1、速成绝无可能

1、期望速成从微观层面来说,有两个主要原因:

  • 第一个原因:人们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 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

总的来说, 一方面是自己的愿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期望速成的根源。 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 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交换才是硬道理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人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借助已经拥有的足够的努力和勤奋(抑或投机取巧的方法和经验),只需假以时日,定能如愿以偿。一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获得,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最坏的情况是,拿出纸和笔认真的面对自己,结果发现“我什么都没有”。这也许令人气,但其实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有正常的智商就已经足够了。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3、完美永远不存在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就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常常也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在往大一点说,生活本身就不完美,谁的生活不是磕磕绊绊?谁在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丝遗憾?现实如此,只能接受。

 

4、未知永远存在

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而后,我们只能不断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会平添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人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问题记录下来。很多人没有记录习惯,以至出现曾经因为思考(疑问就是思考的起点)后“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机会的情况。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其实,世界上80%以上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积累。

 

对现状不满,基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回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6、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又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资源原本就是有限的,经济学里将这种现象描述为“资源稀缺”。在整体上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资源并非均匀分布”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直接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因如此,人们的主观愿望肯定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即清除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即勤奋又懒惰”的人群,基本上都是把这些现实当做老生常谈的道理--视而不见,听见不闻,从不记录,从不反省,才常常做出荒唐的决定,最终堕落到那份田地。

 

第3章:管理

3.2、估算时间

人们做事时候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别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所谓“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努力至少一万小时。

 

要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的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3.3、及时行动

1、明明已经焦虑到不行,拖延的人为什么迟迟不开始行动?

 

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来时内部,还是来自外部的。

 

1.1、来自内部恐惧的原因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一帆风顺、马到功成?可现实就是如此。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有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的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有时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见被人轻松过关,这确实让人气馁。不过,这也是生活常态——在任何一个特定领域,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现的更好,费力更少。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四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 勤能补拙 。不过,真正相信这四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4个字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事实上,那些真的能够做对、做好的人,绝对不会随意嘲弄、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走过来。心里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容易,所以,他们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

 

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如果能将这种认识纳入自己的心智,你就不会对最后期限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有的时候,也许还没开始就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多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3.4、直面困难

读书的时候也不例外——上学时总有一些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沟不离板凳,成绩却很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不禁怀疑“努力”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从另一层面上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起点。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很多时候,为了能够长一智,必须先“吃一堑”,西方称之为“挫折教育”。

 

很多人实际上根部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拖延的人也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但只是做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于他们真诚的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对此,我有切身体会。

 

3.5、关注步骤

所谓“三思后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3个方面最为关键的实际上不是内容,也不是原因,而是方法。因为任务的内容与原因常常不言自明,而方法却并非唾手可得。

 

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的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的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的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的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成现实、踏实。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

 

3.6、并行串行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写下来,把任务落在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分辨出那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复杂而又相对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并行另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除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连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被动发生的并行任务往往只能使效率更为低下。

 

让自己拥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切分自己的时间。

 

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时间片”是一种很难习得的能力,我花了两三件时间才开始感觉自己可以相对自如地运用这个能力。(番茄工作法于此类似)

 

3.7、感知时间

事件-时间日志:基于过程的记录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

 

实践不到两个星期,我就体会到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的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在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3.8、记录开销

3.8.3、新的体会

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记录每天的开销

3.9、制定预算

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指定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值得的,恰如另一段“陈词滥调”——磨刀不误砍柴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

 

事实上,生活就是选择。

 

给列表中每项任务都标注权重,作者建议给每个任务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就行了。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每个人都喜欢做有趣的事,做的时候往往并不关心这件事到底有没有用。可是,有趣的事不见得有用啊。

 

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爱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请你认真面对自己想想看:过去一直是这样用理智指导自己行为的吗?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3.10、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成功的定义:获取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是要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计划。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远,以致我们总是看不清楚。

 

生活本身出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个特别重要的是: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任务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计划”。做任何事情,都可能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最初,在我们连任务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 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人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得到结果,况且全天下又不是只有你会失败,怕什么?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每次收到挫折之后能否吸取教训。只要能汲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都是在试错,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世的公式。 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了。

 

 

3.11、列表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判断意见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

 

开始行动之前要判断列表所代表的的任务是否现实,如果确实觉得自己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着手去做,而且一定要执行到底。

 

3.12、流程

面对重复性任务的方法: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想要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要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

 

3.13、预演

3.13.2、心得体会

在做一件事之前,准备充分,先在心里把整件事流程梳理一遍,需要做啥准备,然后把需要准备的材料都提前准备好,然后再根据准备的材料在预演一遍,这样在做事的时候才不会紧张,才不会害怕。

 

3.14、验收

做事半途而废根本原因: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

 

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对其认真审视,同时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要想办法回答:这样才算“做好”?如果能把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那么确定“做好”的标准缺失更容易达到,因为每个子任务的验收标准可能已经自然存在,起码有这一条:“如果这个做不好,那么下一个就没法开始......”

 

为了能将验收机制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拿出纸和笔写下每一个预定的验收标准。

 

第4章:学习

4.1、效率本质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拒绝学习死循环: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被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他也就不存在原本的世界里;因为所有习得的技能,它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再知道它的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总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习得”带来的大不同。

 

千万不要拒绝学习!

 

4.2、基本途径

所与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

 

比“体验”更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试错”。试错往往需要勇气

 

在“试错”这个手段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但重要的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观察扩展了我们学习范围。我们依靠观察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将其转换为自身拥有的知识。正所谓“他人亡羊我补牢”。

 

然而,“体验”、“试错”和“观察”,都有局限:

 

  • 首先,大量知识无法通过(个人亲身)“体验”获得
  • 其次,有些知识很难通过“试错”获得
  • 另外,许多知识不能通过观察获得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4.3、主要手段

“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我们知道,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恐惧,而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源于我们害怕未知。

 

开启心智,正确思考,更值得我们投入时间与精力。

 

4.4、经验局限

人们常说“经验宝贵”,然而在某些时候,所谓的“经验”恰恰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甚至是我们进步时可能遇到的、稍稍出点差错就无法逾越鸿沟。

 

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沟通障碍”本质上几乎都是由于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的经验相悖的知识或者信息造成的。这种知识和信息传递中的问题,不是仅仅通过“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可以轻松、彻底的解决问题的。

 

牢记在这世界上确实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再把这句话变成经验,用它去类比未知,而后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当然,必须申明:无论是谁,都有放弃进化的权利。

 

4.5、自学能力

1. 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1. “阅读理解”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难得很。阅读是能够识别文字的人接收信息的过程,故在阅读之前就肯定要有一个甄别所接收信息是否可靠和有效的过程——这显然要依赖长期培养的甄别能力。输入完成以后,信息要经过大脑进一步处理:需要记忆的,就要记住,并且可能要依赖复习才能真正记得住;不需要全部记忆而又有用的,就要用文字存档,并且要想办法保证将来能够找到;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类似却不完全相同,就要花时间仔细分辨,以免将来使用的时候出差错;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有关联就要想办法研究清楚—— 要知道,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要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融会贯通”......

2. 检索能力

3. 写作能力

1. 这里提到的写作能力,不是写小说的能力,不是写诗歌能力,不是写剧本能力,也不是写散文的能力,知识写作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4. 实践能力

5. 永远保持开放心态

1. 改变选择性输入方法: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工具——纸和笔——有条件的话,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来吧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6. 了解学习进程

1. 若把学习中时间和进展的关系理解为纯线性关系,那我们最终根本不可能收获满意的进展。其实,没有哪个人可以长时间忍受失望。这样看来,曾经的放弃,往往不是因为没有毅力,只是因为对时间和进展的关系理解错误——在频繁失望甚至绝望的情况下居然坚持了那么久 ,我们原来是这么的有毅力。

 

第5章:思考

5.1、勤于思考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以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权威不是用来迷信的,权威在更多时候本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而且我们在某些方面需要权威的同时,自己也会尽量成为某个方面的权威,这是社会大分工的基本意义。

 

独立思考的一把钥匙是这样的——

  •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是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的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他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 从另一个角度看,拒绝独立思考、把思考的工作交给别人、不仅不省时间,恰恰相反,非常浪费时间——甚至浪费一生时间。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谓之奇怪并慨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原思考”,然后戏谑到“实际上,他们确实死的很快。”

 

5.2、思维陷阱

导致人们犯下逻辑错误重要两个原因: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因为进步过程本质上看其实就是不断地“试错”。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因为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混乱、未经细分与整理的,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混乱、无法理顺的。

 

永远都是那些能把概念理解透彻、区分清楚的人才能够清楚地思考,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呢?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

 

5.3、因果关系

环境会“非常智能地”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作出与其行动相应的反馈——大多数都没仔细想过这件事。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须做的功课。所谓的思维缜密,其实并非常人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做到并不难。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无非两个:一、习惯性拒绝思考;二、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长期作用造成的。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追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用不了多久,就会觉得自己的甄别能力突飞猛进。从我得到的反馈看出,实践这个方法的人常常收获惊喜。其实,这就是重生的感觉。

 

5.4、相关命题

70%的人分不清除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区别。

 

5.5、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他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5.6、案例局限

“努力行动”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原因。

 

其实爱迪生是不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

 

5.7、对立论证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那些不停抱怨“上司的愚蠢”的人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过是把“上司很愚蠢”作为自己偷懒的借口。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可笑与可悲:既然上司那么愚蠢,自己又要为什么要用宝贵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为这个愚蠢的上司打工?那些少数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不会抱怨“上司很愚蠢的”,他们要么想办法帮助上司解决问题,要么在爱莫能助的时候自行离开。

 

实际上,所谓的情商,从根源上朴素的看,还是思考能力的问题。

 

5.8、张冠李戴

5.9、辨析感悟

“光想是没用的”,因为反思的结果并不一定有价值,很可能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十万八千里。

 

分清楚道理和感悟的区别: ==“道理”应该是普世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在讲述自己成功经历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夸大自己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夸大自己曾经面临和战胜的困境,夸大自己最终成功的难度。

 

一定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时候,“成功者”的经验没什么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而这一点“成功者”自己可能也不了解。

 

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这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自立性偏差。

 

很实用的建议: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只有经过自己的仔细分辨,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才是无价的。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多花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5.10、克服恐惧

人性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入戏邪恶(此处并非恶意),如此顽固,如此普遍,如此让我们无可奈何呢?答案很简单——恐惧。恐惧又会带来另一个杀伤性的品性——懦弱。

 

勇气与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取的。

 

摆脱“自以为是”陷阱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永远存在。

 

5.11、辅助工具

很多时候,一个人不现实就是因为他的想法不现实。

 

当脑子里闪现出类似“要是...什么就好了!”的念头时,要马上提醒自己“停!这个念头最耽误事了!”或者“停!这个念头最没用了!”。

 

第6章:交流

6.1、学会倾听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于听着而非说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着的疏忽。不夸张的讲,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听某人的话,或者,反过来,依赖某些人听他的话。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模式拼接能力: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总是以一种我么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

 

必须想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我们把这类知识称为判定类知识,以区别于其他知识。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过早质疑”同样会造成幻觉——觉得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过早质疑”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它会让听者不由自主的进入排斥状态。

 

为了让自己听的更有效率,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原则: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那么,应该做以下:

  • 在倾听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 所谓回顾,即使说复杂了听起来也很简单:说者刚刚讲了什么?
  •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逻辑混乱,并不是因为逻辑这个东西太难学,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去“想”——觉得“想”太麻烦。
  • 最后,我们还要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听”状态。

 

从本质上来看,倾听其实只有两种:第一种是不顾一切地说出来(例如在教堂里隔着纱窗向神父忏悔),第二种是讲给喜欢听的人。所以,给予说者适当的反应,是听着为了有效倾听必须做的事情。

 

 

6.2、说与不说

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个建议的意思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所更多话的人。== 说这个建议更有效,是因为他相比前者更为主动,更为长远。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要靠努力争取才能获得。

 

“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人还会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对很多人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做法。

 

6.3、交流守则

1.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1. 双杠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

2.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也已经不再是“讨论者”,而更可能只不过是为争而争的“争辩者”罢了。

3. 每个人最终拥有的能力都是依靠积累获得的。积累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2. 第二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1. 其实,“自以为是”是每个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作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各种辛苦,世世代代都有人慨叹。

2. 难以跨越“自以为是”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整个过程充满了曲折。

3. 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

3.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换的知识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句话确实非常扯淡的——对很多人来说,那看法究竟是不是他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大多数人根本不思考,而少数肯思考的人的大部分又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所以,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环境的产物而已。

 

心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是一个人的奥德赛。这不过是一个选择。是做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是甘愿享受虚假的欢乐,还是用长期痛苦换取哪怕片刻的真正的幸福?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大抵就是因为他选择了沧桑的正道,体会了磨难,才肯为那“道”付出如此的代价。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真正跨出这一步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有这一天跨出了这一步,就会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已经跨出了这一步的人从来都没觉得跨出这一步有什么痛苦,而且你也能很快体会跨出这一步之后的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如何跨出这一步?没有人能帮得上你,你这能依靠自己。并且,要牢牢记住:正如没有人帮得上你一样,估计你也帮不上别人。你可以为之努力,就好像我现在做的这样,但,效果如何,不在于你。因为,你或许已经能够明白:很多时候,好的意图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

 

6.4、正确复述

6.5、勤于思考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的情况,而把“部分事实当做所有事实”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也往往是各种冲突的根源。所以,我们需要反思,并且常常反思。

 

反思的要点:

1.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1.1. 摆脱经验主义的第一个技巧就是“了解经验的局限”。

1.2. 所以摆脱经验主义,不仅需要对道理本身的了解,还需要勇气。其实,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依靠勇气。

2.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2.1. 在运用已有经验的时候,怎么小心都不过分。

3.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

4.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经验

4.1. 观察和阅读,是扩充有限的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

5. 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6.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6.1. 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正确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不一定非要急着获取答案——马上获得答案往往是不可能的。

 

第7章:应用

7.1、兴趣

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其次,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其他事情。可事实上,出现这种感觉应该仅仅是因为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情,也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

 

综上,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说来说去,是顺序出了问题: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但完成大多事情,确实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能擅长;擅长了,自然做得就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了,兴趣自然就浓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进入良性循环。

 

7.2、方法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至少有一点完全相同——他们都是非常用功的人。其实, ==我一直想说的是: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就是本身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的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与其不停的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行动。

 

7.3、痛苦

我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即使我在痛苦,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我肯定还不是最痛苦的人。

 

现在你可以明白,为什么许多人总是那么“没记性”了吧?因为在他们遇到挫折或者面对那些有自己曾经的错误决定带来的惩罚的时候会非常痛苦,而这种程度的痛苦,必然被他们的大脑自动列入“遗忘”的序列,并在他们的大脑里彻底消失。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的原谅自己。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有效的方法:

1. 在面临尴尬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他会提醒我们:这是你曾经遇到的尴尬。如果不做这样的记录,那么“遗忘”肯定会发生。记录之后还要养成习惯,定期拿出这些记录回顾一下。

2. 另一个办法是,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

 

7.4、比较

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7.5、比较

首先,运气确实是存在的。并且,运气有好坏之分。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握的地方彻底失控。

 

一定要想清楚,并牢牢记住 :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尽管对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失望悲观。

 

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7.6、人脉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难度的行为模式:第一,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第二,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第三,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会拥有有效的人脉。而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这也体现了常言说的“事多故人离”。

 

整体上来看,人脉当然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有些资源很难靠白手起家获得,例如金钱、低位、名誉。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轻易从零开始积累,例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

 

一个优秀而又价值的人,自然会引来其他很多优秀而有价值的人主动为其提供价值帮助,而这时候的帮助往往是“无私”的。那些品质磨炼到一定程度、境界豁然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图报”,因为对他们来讲,能够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就已经足够重要、可以令人身心愉悦了。同时,被帮助的一方也正因为并非寻常之辈,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又因为“沟通成本几近于零”,整体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对无穷放大”——良性循环。各种生活智慧在于: ==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重要建议:

1.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2.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7、自卑

首先,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时候,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其次,优秀的人更容易自卑。

 

想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

  • 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嘲弄他人。嘲弄他人最终收获的只能是对自己的伤害——常常是来自各个角度的全方位的伤害。
  • 另外一个技术一点的手段就是: 忘掉自己的优点
  •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 最后方法: 适当放纵一下自己。承认自己是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

 

如果仅仅因为一个人“自卑”了一下、“自负”了一下或者“虚荣”了一下,他身边的人就很受伤了,那么有问题的不是他,而是他身边的人——他们太脆弱了。

 

7.8、灵感

老师,我怎么才能找到像你上课讲的那些精彩的例子呢?我当时的回答是:“继续找,凡是都不过是靠积累。”

 

不要无畏的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的出现的,而肯定是由来历的。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7.9、鼓励

我有一个尽量坚持的原则: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当我们不停的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最终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他人鼓励的人。

 

7.10、效率

记住, 任何人不可能100%的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有效率。

 

这种人(整天打麻将、吸毒的人),我们不得不说,这样的人心智发育不是很健全,因为他们太容易满足并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感官刺激,而很好甚至无法感知那种需要通过复杂的劳动才可以获得的心灵上的愉悦。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吧目标设定的太高,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除的认识。这足以体现“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7.11、节奏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的慢一点

 

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人幻想速成的方法——他们前期松懈太久了,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最后期限马上就到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速成”方法的存在。

 

所以,正确的策略就是: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指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这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一个人独到的见解。

 

7.12、物极必反

  • 绝不要盲目的减少睡眠时间
  •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1. 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血缘关系是我们唯一无法解除的关系。

  •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对某人提供现金帮助的时候,需要弄明白这样几件事:

1. 我们可能并非真的有能力提供现金帮助;

2. 其次,需要金钱帮助的人很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最需要的并不是金钱;

3. 再次,金钱帮助说不定会带来负面效应,因为金钱可能有去无回;

4. 最后,因为我们没有提供金钱帮助而心怀怨恨的人,就算我们为他提供了帮助,他最终也不见得会真的新生感激。

 

优秀的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帮助,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人在潜意识里面都清楚,帮助优秀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回报,很可能会比帮助一般的人更高。相信我,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的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哪怕只在某一方面。

 

7.13、自我证明

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为什么一个人明明比身边的人强,却得不到认可呢?

  • 首先,很可能是他“觉得”自己比身边的人强而已。
  • 另外,人们普遍并不自知。

 

长久的观察和思考,有益于锻炼自己心平气和的能力,反正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如何议论根本没办法影响一个人所处的状态。

 

第8章:积累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做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相信积累的力量,本质上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

 

常言道“习惯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些好习惯,养成的越早,一生的收益就越大。同理,坏习惯也是收复利的“高利贷”。举一个重要的例子:“怕麻烦”就是一种害死人的习惯。学习效果差,就是因为“怕麻烦”而造成了疏漏;工作成绩差,也不过是因为“怕麻烦”而偷懒所导致的。很多人生活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在做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综上所述,无论做什么事,要是怕麻烦就废了。因为麻烦就是麻烦,他不会因为谁怕它就饶了谁,也不会因为谁不怕就躲开谁。麻烦无所畏惧,麻烦化身无数,麻烦无处不在。想要做成事,必须不断解决麻烦。

 

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能拥有耐心。耐心则是在任何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

 

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不限于一代人的努力。事实上,积累的信念甚至可以遗传。耐心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耐心的孩子,相信积累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相信积累的孩子。

 

如果能够彻底理解积累的重要,相信积累的力量,那么在进一步,就只有一个结论了: 越早醒悟越好

 

我们遇到的尴尬,大都是自找的。过去犯的错误,现在就压承担后果。为了将来不再面临尴尬,必须改变今天的观念和行为。 要坚信积累的力量,即使遇到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如果觉得积累已经来不及了,那就接受现实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找到能改变的领域,采取积累的策略,这是唯一的方法。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去买单。

 

posted @ 2021-04-13 10:05  牛奔  阅读(56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