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器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它不同于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存储过程。触发器主要是通过事件进行触发而被执行的,而存储过程可以通过存储过程名字而被直接调用。当对某一表进行诸如Update、 Insert、 Delete 这些操作时,SQL Server 就会自动执行触发器所定义的SQL 语句,从而确保对数据的处理必须符合由这些SQL 语句所定义的规则。
触发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其能够实现由主键和外键所不能保证的复杂的参照完整性和数据的一致性。除此之外,触发器还有其它许多不同的功能:
(1) 强化约束(Enforce restriction)
触发器能够实现比CHECK 语句更为复杂的约束。
(2) 跟踪变化Auditing changes
触发器可以侦测数据库内的操作,从而不允许数据库中未经许可的指定更新和变化。
(3) 级联运行(Cascaded operation)。
触发器可以侦测数据库内的操作,并自动地级联影响整个数据库的各项内容。例如,某个表上的触发器中包含有对另外一个表的数据操作(如删除,更新,插入)而该操作又导致该表上触发器被触发。
(4) 存储过程的调用(Stored procedure invocation)。
为了响应数据库更新,触发器可以调用一个或多个存储过程,甚至可以通过外部过程的调用而在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之外进行操作。
由此可见,触发器可以解决高级形式的业务规则或复杂行为限制以及实现定制记录等一些方面的问题。例如,触发器能够找出某一表在数据修改前后状态发生的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执行一定的处理。此外一个表的同一类型(Insert、 Update、 Delete)的多个触发器能够对同一种数据操作采取多种不同的处理。
总体而言,触发器性能通常比较低。当运行触发器时,系统处理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参照其它表的这一处理上,因为这些表既不在内存中也不在数据库设备上,而删除表和插入表总是位于内存中。可见触发器所参照的其它表的位置决定了操作要花费的时间长短。
优点
①重复使用。存储过程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可以减少数据库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②减少网络流量。存储过程位于服务器上,调用的时候只需要传递存储过程的名称以及参数就可以了,因此降低了网络传输的数据量。
③安全性。参数化的存储过程可以防止SQL注入式攻击,而且可以将Grant、Deny以及Revoke权限应用于存储过程。
简单讲:
1.存储过程只在创造时进行编译,以后每次执行存储过程都不需再重新编译,而一般SQL语句每执行一次就编译一次,所以使用存储过程可提高数据库执行速度。
2.当对数据库进行复杂操作时(如对多个表进行Update,Insert,Query,Delete时),可将此复杂操作用存储过程封装起来与数据库提供的事务处理结合一起使用。
3.存储过程可以重复使用,可减少数据库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4.安全性高,可设定只有某些用户才具有对指定存储过程的使用权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网上盛传的所谓的存储过程要比sql语句执行更快的说法,实际上是个误解,并没有根据,包括微软内部的人也不认可这一点,所以不能作为正式的优点,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缺点
1:调试麻烦,但是用 PL/SQL Developer 调试很方便!弥补这个缺点。
2:移植问题,数据库端代码当然是与数据库相关的。但是如果是做工程型项目,基本不存在移植问题。
3:重新编译问题,因为后端代码是运行前编译的,如果带有引用关系的对象发生改变时,受影响的存储过程、包将需要重新编译(不过也可以设置成运行时刻自动编译)。
4: 如果在一个程序系统中大量的使用存储过程,到程序交付使用的时候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会导致数据结构的变化,接着就是系统的相关问题了,最后如果用户想维护该系统可以说是很难很难、而且代价是空前的,维护起来更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