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workflow、BPM

OA系统平台建设基本上都是基于目前已确定需求,功能相对固定,在众多厂商的竞争下费用也适中。核心功能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工作协同和信息传递,OA平台基本上都是成熟的产品功能,与业务、系统、应用之间的对接功能固定或比较少,不会出现太多的二次开发工作。比较适合信息化初期的中小型企业。

BPM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是也业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模式进行流程梳理、建模测试、运行、分析和优化等全生命周期建设,其中还会涉及到与业务过程中其他系统和应用之间的数据集成对接,更甚至需要实现流程自动化。在后续业务搭建过程中,需要专职人员不断的进行优化调整。故BPM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的建设费用支出会比OA平台更高。

workflow是一个technology,其背后是技术的需求(从代码中把流程控制抽象出来),其载体是各种工作流引擎如activiti、JBPM。而BPM是一个principle,包括流程的建模、执行、监控、分析、挖掘、改进等,是一个涵盖与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相关的一切学术和技术活动的统称。单从面向的流程类型上,BPM可以分为integration-centric BPM和human-centric BPM,前者一般指涉及自动化任务执行的技术如EAI和B2B,BPEL4WS是控制流与service结合的一个产物,类似的,BPM与SOA领域的各种概念交叉可以生成非常多的问题分支,后者指传统的以表单为处理对象的用于串联人的活动的工作流workflow。

BPM 是什么 BPM是什么? BPM(即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又称为业务流程管理,是一套达成企业各种业务环节整合的全面管理模式。 BPM(业务流程管理)的产生 “公司正在认识到全面而可靠的理解自己的流程对于实现任何绩效目标都是非常根本的要求”,咨询机构Process Renewal Group的创始人Roger Burlton说。“如果大多数组织还没有做点什么业务流程管理的事情的话,那么他们一定已经在开始做这项工作了”。受到全球竞争压力、消费品化以及政府监管的刺激,美国公司正在重新审视他们的业务流程,寻找到更高效的方法,通过自动化甚至外包的手段去实施它们。公司再次把业务流程管理——这种通过分析、建模和监控持续优化业务流程的实践,当作一种解决业务难题和帮助公司实现自己财务目标的系统方法。 业务流程(也叫做经营流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营目的而执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的集合,业务流程的输出是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根据功能、管理范围等的不同,企业的流程管理一般分为生产流程层、运作层、计划层和战略层四个层次。 流程管理的四个层次 流程管理的各层次均有相对独立的、特定的方法,但层次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高层的管理目标最终要通过低层的业务活动来实现;其次,当低层的管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时,就需要引入高层的管理,例如当运作层的调度无法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时,就说明分配给该流程的资源数目需要修改,此时需要引入计划层的管理,重新进行资源能力计划的计算;最后,低层的数据为高层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企业的策略管理和战略管理中的模型和参数来自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统计数据的积累。因此,从整个企业流程管理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将这四个层面上的流程管理统一到一个框架下,并和企业的信息系统联系起来。 从企业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办公自动化系统、事务处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都是常见的企业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并没有加入流程的因素,只是用来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工作流系统的出现使得整个流程的自动流转或自动执行成为可能,但是工作流一般只解决生产流程层的问题,与企业的计划和战略决策还存在一定的脱节。另外,随着企业业务流程向企业外部(供应商和客户)延伸,传统的工作流系统无力解决跨企业的流程集成问题。基于以上原因,面向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由此应运而生。 一家企业成功的基础,就是通过业务流程协调各种资源来达成企业目标。 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 在一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建立的初期,由于企业生存的压力,管理者普遍关注市场和销售,对流程和制度不重视,运作基本靠员工的经验和一些简单的制度,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企业主的个人能力和一些偶然的机会。此时,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无序,通常会出现组织结构不健全,机构因人设岗的,权责不清和没有制度流程。 从流程管理的角度,这个时期的企业急需的是建立起基本的流程和规范,如业务运作流程、作业指引、岗位说明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这个时期的企业不能强求业务流程的精细,关键是明确权责,识别和描述流程,使工作例行化. BPM系统架构 业务流程的优化 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的机构会逐渐庞大,分工会越来越细,企业官僚化程度也在随着增加,这个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低效,也就是效率的低下。在这个阶段的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反应速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现有流程的绩效进行评估,识别缺失的关键环节和需要改善的环节,针对流程各环节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活动:是否过于复杂,存在精简的可能性   -活动实现形式:是否能用更有效率的工具来实现活动   -活动的逻辑关系:各环节的先后关系可否作调整以达到改进目标   -活动的承担者:是否可以通过改变活动的承担者来使流程更有效率 然后通过对现有流程的简化、整合、增加、调整等方式来提升流程效率,还可以通过明确流程所有者(processowner)的形式来监督流程的整体表现,从而避免部门间推委的问题。 一般在进行流程优化的时候关注的是相对低层次的流程的效率和成本等,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和工具对现有的流程进行改良,同时强调流程的有效执行,一般不会涉及到大的组织变革和流程变革,这个时候解决一个从有到更好的问题。 业务流程的重组 这个阶段往往是公司的战略转型期,需要对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需要全面评估业务流程,需要根据战略对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重组流程以适应公司的战略,流程重组往往伴随着IT系统的实施、重大的组织变革和业务模式的变革。这个阶段往往是一次重大的管理变革。此时企业的流程本身并没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往往不能适应新的战略,一般伴随IT系统的实施或者新的战略调整,需要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战略性思考,同时随着流程的调整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在进行业务流程的规范时,最好能对流程进行一些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之间的界限也只是程度上的区别,关键是进行流程管理时根据管理的现状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步骤。 BPM(业务流程管理)实施策略 1.确定BPM项目的轻重缓急 许多组织犯这样一个错误:没有把BPM应用系统与项目实施部门及整个企业最重要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BPM所关注的“流程效率”应当与更重要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譬如提供效率更高的客户服务。IT组织以及来自每个业务部门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应当就项目的轻重缓急达成一致,所选的项目不仅能给单个部门直接带来好处,还能给多个部门或者整个组织直接带来好处。 2.确认BPM试点项目 一旦确定了BPM项目的轻重缓急,就应当选择针对某个部门的特定项目作为正式行动前的试点。成功的项目试点不仅会证明BPM的成功,还有助于证明有必要在整个企业扩大部署策略。因此,所选择的试点应当直接支持企业最紧迫的战略目标,无论是提高客户服务、更快地推出新品,还是缩短流程时间以获得竞争优势。 3.成立亲合团体 组织需要有精心设备、分阶段进行的部署计划,还要考虑到有缓急之分的BPM项目以及有密切关系的亲合团体(affinity group)。亲合团体是指共享流程、文档/文件和数据的部门。譬如,有着共同管理职能的几个部门,如财会、营销和客户服务部门。这些部门或者业务单位可以重复使用流程的相同部分,从而能够获得跨部门的流程效率,降低实施、支持及培训成本。亲合团体里面的主要部门实施BPM应用系统后,它可以指导实施类似应用系统的下一个部门。这种方法促进了整个团体共享流程自动化知识。 4.进行必要的组织变化 成功的企业BPM策略可能需要报告职能关系和对职责方面进行调整,事先进行这种改变很重要。譬如说,BPM策略会影响多个系统和应用软件,包括ERP系统、财务应用软件、内容管理系统以及集成服务。BPM策略还需要改变人们的办事方法以及使用系统的方法,即使核心流程根本上没有变动。

posted @ 2022-03-03 10:49  victor_wu  阅读(2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