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

基本概念

  1. 染色体:待解决的数学问题的一个可行解成为染色体。
  2. 基因:一个可行解一般由多个元素构成,那么这每一个元素就被称为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
  3. 适应度函数:执行优胜劣汰的函数。将适应度高的染色体留下,将适应度低的染色体淘汰掉。从而经过若干次迭代后染色体的质量将越来越优良。
  4. 交叉:两个染色体生成一个新的染色体,新染色体上的基因由轮盘赌算法完成。在每完成一次进化后,都要计算每一条染色体的适应度,然后采用公式计算每一条染色体的适应度概率。那么在进行交叉过程时,就需要根据这个概率来选择父母染色体。适应度比较大的染色体被选中的概率就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遗传算法能保留优良基因的原因。(染色体i被选择的概率 = 染色体i的适应度 / 所有染色体的适应度之和)
  5. 变异:交叉能保证每次进化留下优良的基因,但它仅仅是对原有的结果集进行选择,基因还是那么几个,只不过交换了他们的组合顺序。这只能保证经过N次进化后,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局部最优解,而永远没办法达到全局最优解,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变异。变异很好理解。当我们通过交叉生成了一条新的染色体后,需要在新染色体上随机选择若干个基因,然后随机修改基因的值,从而给现有的染色体引入了新的基因,突破了当前搜索的限制,更有利于算法寻找到全局最优解。
  6. 选择:淘汰fw个体,选出优秀个体传给下一代。
  7. 表现型:输入的值。
  8. 基因型:将输入值编码后的值。故表现型通过编码变成基因型,基因型通过解码变成表现型。
  9. 编码方式:分为二进制编码,实数编码和符号编码。

算法

流程

  1. 在算法初始阶段,它会随机生成一组可行解,也就是第一代染色体。
  2. 然后采用适应度函数分别计算每一条染色体的适应程度,并根据适应程度计算每一条染色体在下一次进化中被选中的概率。
  3. 通过“交叉”,生成N-M条染色体;
  4. 再对交叉后生成的N-M条染色体进行“变异”操作;
  5. 然后使用“复制”的方式生成M条染色体;

流程图如下:

遗传算法工具箱

从界面运行 APP - Optimization app,然后从 Solver 菜单选择ga - Genetic Algorithm。

遗传算法工具箱是求最小值的,最大值的话就添负号。

代码

求 $f(x)=x+10sin(5x)+7cos(4x),x∈[0,10] $ 的最大值。

步骤

  1. 初始化种群
  2. 计算目标函数值和适应度值:目标函数的结果可以是负数,但是适应度值不能为负数。因为后面会用轮盘赌法算概率,如果适应度值为负数的话,概率也为负数。母猪会上树概率都不可能为负数。所以,要进行处理,当目标函数为负数时候适应度值要为0。
  3. 选择,交叉,变异
  4. 求最优个体,并记录
  5. 继续下一次迭代,直到迭代结束
  6. 根据每一次迭代的最优个体,再找出其中的最优个体,即为最优解

主程序

clear
clc
popsize=20;                         %群体大小
chromlength=10;                  %字符串长度(个体长度)
pc=0.6;                     %交叉概率,只有在随机数小于pc时,才会产生交叉
pm=0.001;                           %变异概率
times = 2000                % 遗传次数


pop=initpop(popsize,chromlength);               %随机产生初始群体
for i=1:times
        [objvalue]=calobjvalue(pop);                  %计算目标函数
        fitvalue=calfitvalue(objvalue);    %计算群体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

        [newpop]=selection(pop,fitvalue);             % 选择
        [newpop1]=crossover(newpop,pc);               % 交叉
        [newpop2]=mutation(newpop1,pm);               % 变异

        [objvalue]=calobjvalue(newpop2);     %计算目标函数
        fitvalue=calfitvalue(objvalue);   %计算群体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

        [bestindividual,bestfit]=best(newpop2,fitvalue); %求出群体中适应值最大的个体及其适应值
        y(i)=bestfit;   %返回的 y 是自适应度值,而非函数值
        x(i)=decodebinary(bestindividual)*10/1023; %将自变量解码成十进制
        pop=newpop2;
end
fplot('x+10*sin(5*x)+7*cos(4*x)',[0 10])
hold on
plot(x,y,'r*')
hold on

[z ,index]=max(y);             % 计算所有最优良个体中的最优良个体
x5=x(index)                    % 计算最大值对应的x值
ymax=z

初始化 initpop.m

根据种群大小和个体长度构造个全为0和1的随机二进制编码基因的种群,同时这个种群每一横行表示一个个体。此例的矩阵为20*10。

function pop=initpop(popsize,chromlength) 
pop=round(rand(popsize,chromlength)); 

计算目标函数值 calobjvalue.m

将基因型转换为表现型。

function [objvalue]=calobjvalue(pop)
temp1=decodebinary(pop);   % 将pop每行转化成十进制数
x=temp1*10/1023;      % 得到十进制数在0~1023之间,通过变换得到x属于0~10的值
objvalue=x+10*sin(5*x)+7*cos(4*x);   % 通过x的值计算目标函数值

如果是和神经网络连用的话,神经网络输入值归一化的值就在0到1之间,所以只用将转换的十进制数除以1023然后就可以代入网络中。

除了把二进制数看作是二进制整数外,我还有个思路就是把二进制数看成小数,这样的话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时候本来就在0~1之间,这样就不用再处理了。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decodebinary.m

sum函数第二个参数不写默认是1,表示对每一列求和得到行向量。如果第二个参数输入2,则表示对每一行求和得到列向量。

function pop2=decodebinary(pop)
[px,py]=size(pop);                   %求pop行和列数
for i=1:py
	pop1(:,i)=2.^(py-i).*pop(:,i);
end
pop2=sum(pop1,2);        %求pop1的每行之和

适应度函数 calfitvalue.m

如果目标函数值大于等于0,适应度是目标函数值。如果目标函数值小于0,适应度就是0。

function fitvalue=calfitvalue(objvalue)

[px,py]=size(objvalue);                   %目标值有正有负
for i=1:px
        if objvalue(i)>0                    
                temp=objvalue(i);          
        else
                temp=0.0;
        end
        fitvalue(i)=temp;
end
fitvalue=fitvalue';

选择 selection.m

这坨代码的思路是除掉fw个体,重复添加优秀个体,越优秀的个体添加的次数可能性越大。

function [newpop]=selection(pop,fitvalue) 
totalfit=sum(fitvalue);                   %求适应值之和
fitvalue=fitvalue/totalfit;       %单个个体被选择的概率,轮盘赌算法的公式
fitvalue=cumsum(fitvalue);      % 累加是为了将分布律转换为分布函数然后可以比较
[px,py]=size(pop);                       %20*10
ms=sort(rand(px,1));                   % 将随机数从小到大排列
fitin=1;
newin=1;
while newin<=px       % 直到20个随机数被走完才跳出循环
        if(ms(newin))<fitvalue(fitin)   % 概率小于分布函数,优良个体被选择
                newpop(newin,:)=pop(fitin,:);
                newin=newin+1;
        else             % 概率大于分布函数,个体被淘汰,继续选择下一个个体
                fitin=fitin+1;
        end
end

如果这群个体中某个概率较大,则累加的数在累加到它的时候增量较大,它的增量较大几率大于随机数的增量,这个增量较大的个体会有更大的几率多次被选中。

除了上面的代码外,

交叉 crossover.m

交叉我还以为是基因的交叉,没想到是碱基对的交叉。将原来两个个体交叉出现两个新个体,然后用这两个新个体来替换掉原来的两个个体放入新的种群中。

function [newpop]=crossover(pop,pc)    % pc=0.6 pc是交叉概率
[px,py]=size(pop);    % px是种群数量,py是编码长度
newpop=ones(size(pop));   % 生成一群全为1的种群
for i=1:2:px-1        % 步长为2,是将相邻的两个个体进行交叉
    if(rand<pc)     % 如果随机数小于交叉概率,则发生了交叉
        cpoint=round(rand*py);    % cpoint: 0-10的随机数
        newpop(i,:)=[pop(i,1:cpoint),pop(i+1,cpoint+1:py)]; % 交叉操作
        newpop(i+1,:)=[pop(i+1,1:cpoint),pop(i,cpoint+1:py)];  % 交叉操作
    else    % 没有发生交叉newpop保持原有pop的个体
        newpop(i,:)=pop(i,:);
        newpop(i+1,:)=pop(i+1,:);
    end
end

变异 mutation.m

随机选取一个位置,将该位置的0变成1或1变成0。

function [newpop]=mutation(pop,pm)    % pop是种群,pm是变异概率
[px,py]=size(pop);
newpop=ones(size(pop));
for i=1:px
	if(rand<pm)      % 随机数小于变异概率,发生了变异
		mpoint=round(rand*py);     % 产生的变异点在1-10之间
		if mpoint<=0  % 可以写成 mpoint == 0 ,因为这个值不可能小于0,但是可以等于0
		 	mpoint=1;                % mpoint表示变异位置
		end          
 		newpop(i,:)=pop(i,:);
		if any(newpop(i,mpoint))==0% 这个any意义不大,因为传入的是一个值,不是矩阵
			newpop(i,mpoint)=1;     % 把0变异成1
		else
			newpop(i,mpoint)=0;    % 或者把1变异成0
		end
	else                          % 不发生变异,原来的个体还是原来的个体
		newpop(i,:)=pop(i,:);    
	end
end

求最大适应度个体 best.m

目的:将最大适应度个体保留在一个矩阵中,然后在最大适应度个体矩阵中找出其中最大适应度个体,从而获得它的x值和y值,于是它就是最大值。

function [bestindividual,bestfit]=best(pop,fitvalue)
[px,py]=size(pop);
bestindividual=pop(1,:);
bestfit=fitvalue(1);
for i=2:px
        if fitvalue(i)>bestfit
                bestindividual=pop(i,:);
                bestfit=fitvalue(i);
        end
end

自己的一些感悟

  1. 关于交叉:0-1编码的交叉是截取染色体部分进行交叉,实数编码的交叉是所有染色体进行随机权值相乘交叉。

  2. 关于选择:如果适应度是越小越好可以将适应度取倒数(或者用一个常数除以这个数,比如10)然后再用轮盘赌算法。

  3. 关于变异:0-1编码的变异是将1变成0,将0变成1。实数编码就是将该数加上或减去该数与上界或下界的差或和(这个随机判定)再乘以一个比较小的数,记得实数编码要检验是否在规定边界范围内。0-1编码不用检测。关于变异有一套代码:

fg = (rand*(1-num/maxgen))^2;  % num:当前迭代次数。maxgen:最大迭代次数
if pick > 0.5
	% chrom:种群。i:第i个个体索引。pos:变异的位置
	chrom(i, pos) = chrom(i, pos)+(chrom(i, pos)-bound(pos, 2))*fg;
else
	chrom(i, pos) = chrom(i, pos)+(bound(pos, 1)-chrom(i, pos))*fg;
end

参考文章

  1. 十分钟搞懂遗传算法:https://zhuanlan.zhihu.com/p/33042667

  2. 遗传算法介绍并附上matlab代码:https://www.cnblogs.com/LoganChen/p/7509702.html

  3. matlab遗传工具包:https://zhuanlan.zhihu.com/p/158600868

  4. 一个非常好的理解遗传算法的例子 强烈推荐入门:https://blog.csdn.net/u012422446/article/details/68061932

  5. 【算法】超详细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解析:https://www.jianshu.com/p/ae5157c26af9

  6.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原理详解和matlab代码解析实现及对应gaot工具箱实现代码https://blog.csdn.net/qq_35608277/article/details/83785678

posted @ 2021-09-29 09:33  小默同学  阅读(96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