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作业及其总结
2019年春季学期第三周作业
基础作业
本周没上课,但是请大家不要忘记学习。
本周请大家完成上周挑战作业的第一部分:给定一个整数数组(包含正负数),找到一个具有最大和的子数组,返回其最大的子数组的和。
例如:[1, -2, 3, 10, -4, 7, 2, -5]的最大子数组为[3, 10, -4, 7, 2]
输入:
请建立以自己英文名字命名的txt文件,并输入数组元素数值,元素值之间用逗号分隔。
输出
在不删除原有文件内容的情况下,将最大子数组以及子数组的和写入文件。
1、实验代码及设计思路。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 ()
{
FILE * fp;
int a [50]; //定义一个整数数组//
int i, n;
int max, sum=0; //先把0赋值给sum//
if ((fp=fopen ("C://Users//tom//Desktop//szl3//szl3.txt","w+"))==NULL)
{
printf ("File open error!\n");
exit (0);
}
scanf ("%d\n", &n);
fprintf (fp,"%d\n", n);
for (i=0;i<n;i++)
{
scanf ("%d", &a [i]);
fprintf (fp,"%d", a[i]);
}
max=a [i]; //最大值最初一定要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for (i=0;i<n;i++)
{
sum+=a [i];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进行累加循环//
if (sum < a [i]) //如果元素和小于某个元素,就舍弃当前数组,把当前的这个元素赋值给sum又开始累加//
{
sum = a [i];
}
if (sum > max) //如果sum大于最大值,就把最大值更换为当前的sum//
{
max = sum;
}
}
fprintf (fp,"\n%d",max); //最后输出最大的子数组*//
if (fclose (fp))
{
printf ("Can not close the file!\n");
exit (0);
}
return 0;
}
2,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为什么换行符号\n要放在%d前面?
解决办法:自行百度了一下,放在前面就是说在数字前面输出一个空行,在后面同理。这就是我错误的原因。
2、为什么等号两边不能空格,例:sum + = a [i]是错误的,不被允许的。
解决办法:这是规则规定的,没有为什么,应该这样写sum+=a [i].
3、为什么要在加上这条语句fprintf (fp,"%d\n", n);?
解决办法:翻阅了资料,是为了把你运行是输入的数据打印到你的文档里。
7-1 判断上三角矩阵 (15 分)
上三角矩阵指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都为0的矩阵;主对角线为从矩阵的左上角至右下角的连线。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判断一个给定的方阵是否上三角矩阵。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T,为待测矩阵的个数。接下来给出T个矩阵的信息:每个矩阵信息的第一行给出一个不超过10的正整数n。随后n行,每行给出n个整数,其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每个矩阵的判断结果占一行。如果输入的矩阵是上三角矩阵,输出“YES”,否则输出“NO”。
输入样例:
2
3
1 2 3
0 4 5
0 0 6
2
1 0
-8 2
输出样例:
YES
NO
1、实验代码及思路
include<stdio.h>
define num 10 //定义常量//
int main ()
{
int i,T,j,k,n,flag;
int a [num][num]; //存放矩阵数据//
int s [100]; //用来存放是否为上三角矩阵的判断结果//
scanf ("%d", &T);
for (i=0;i<T;i++)
{
flag=1; //如果每次循环开始将标志位置1,默认为上三角矩阵//
scanf ("%d", &n);
for (j=0;j<n;j++) //初始化矩阵//
{
for (k=0;k<n;k++)
scanf ("%d", &a [j][k]);
}
for (j=0;j<n;j++) //判断是否为上三角矩阵//
{
for (k=0;k<n;k++)
{
if (j>k && a [j][k]!=0)
flag=0;
}
}
s [i]=flag; //存入判断结果,1是0不是//
for (i=0;i<T;i++) //输出结果*//
{
if (s[i])
printf ("YES\n");
else
printf ("NO\n");
}
return 0;
}
3、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为什么要定义常量?
解决办法:这是宏定义,把num替换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