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正式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湖南省正式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湖南省教育厅

2019423

 

参考来源:http://xgk.zt.hnedu.cn/index2.html  湖南省教育厅

 本实话方案,进行通读和划重点!

 

423日,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备受关注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出台。该方案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安排部署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纲领文件。方案的发布,将我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和形成过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中央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按照全面有序、科学审慎原则分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2014年选择上海、浙江进行首批改革试点2017年确定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等4省市进行第二批试点2018年,教育部组织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评估专家在相关省份开展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包括湖南在内的8省市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2018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考试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016年,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省教育厅制定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减少和规范了高考加分政策、加强了考试招生规范管理等,为我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奠定了工作基础。2018年以来,我省加快了高考综合改革步伐,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家毫书记、达哲省长、乌兰副书记、桂英副省长亲自协调、亲自部署。省级层面成立了由桂英副省长为召集人的高考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统筹协调。 
      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指导下,省教育厅成立了专门工作组,认真梳理国家高考综合改革精神,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总结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践,学习借鉴试点省份改革经验,科学谋划、系统设计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方案制定过程中,多方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广泛邀请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教育科研机构负责人,普通高校、高中学校、中专学校的校长、班主任和一线教师等进行座谈;书面征求了相关省直部门及部分在湘两委员一代表的意见建议;组织专家对方案有关技术方面问题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论证评估等。上述大量的准备工作,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思路,确定了改革任务和措施,同时也保证了我省高考改革各项制度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数易其稿,起草了《实施方案》,经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并报教育部审核备案后,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方案》。可以说,我省《实施方案》的研制过程既是一次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反复论证、集思广益、改革创新的过程。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我省《实施方案》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为根本遵循,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高考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明确高考改革具体任务安排。《实施方案》共分三个部分,即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改革目标,明确高考综合改革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这是方案的主体部分,明确了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回答了考什么”“怎么考”“怎么招等关键问题。主要有四项基本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普通高校招生选拔体系,这是国家提出的明确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同时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职单招录取的主要依据,也是部分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14门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每年考试一次,安排在高中二年级进行 
      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是两依据之一。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由学生根据高校相关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和自身的兴趣特长,从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其中,考生首先须在历史和物理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安排在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考试成绩当年高考录取有效。 
      (二)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2016年,我省制定了《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相关规定,《实施方案》以该文件为基础,明确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普通高中学校负责组织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写实记录工作,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整理遴选的相关信息统一导入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管理平台,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招生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人才选拔培养特点和要求,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三)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普通高校按照两依据、一参考模式进行录取,即,依据考生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成绩,参考普通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学生。这是此次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具体来说,一是明确了新高考的考试科目构成。从2021年起,新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简称选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分为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中21)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42),即“3+1+2”模式。二是明确考生总成绩的构成。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每门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首选科目满分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2门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每门满分100。三是建立再选科目等级赋分办法。改革后,高校按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投档、分开录取,选择物理或历史的学生在各自序列中排序,成绩具有可比性,所以首选科目直接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而对于再选科目,由于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再选科目组合很可能不同,不同科目试题难度不同,其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从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角度出发,参照有关改革试点经验,将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我省专门制定了等级赋分办法的文件,具体等级赋分办法为:赋分满分100分,起始赋分30分,从高到低分为ABCDE五个等级,将考生原始成绩按公式进行转换得到考生等级成绩,再计入高考总成绩。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当再选科目中某科目考试人数少于保障基数时,以保障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保障基数按照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等因素予以确定。四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2021年起,合并录取批次,普通高校招生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 
      (四)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是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建立多元录取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考试招生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将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相对分开,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选拔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一部分学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同时也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学校进行人才精准选拔和精准培养。主要措施是:进一步改革完善我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政策,力争2020年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建立技能型人才选拔的考试评价体系,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选拔制度,等等。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条件保障、稳妥推进配套改革、加强规范管理,做好政策宣传和培训等内容。 


      三、改革的主要特点 
      本次高考综合改革是中央推动的教育领域重大改革,由中央进行顶层设计,各省都要在国家政策框架体系内进行改革。我省《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的改革要求,又吸收和借鉴了前两批改革试点省份成功经验,紧扣湖南实际情况,力求方案的科学性、操作性。 
      一是强化系统设计。以高考改革为突破口,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普通高考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等进行了整体设计,突出了系统性和整体性,着力构建分类考试、多元评价、综合录取机制,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 
      二是体现育人为本。从教育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招生录取改革到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均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考改招改带动教改学改,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发展性评价,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机衔接,推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促进科学选才。以普通高校本科和高职专科分类考试为基础,完善考试评价内容,着力为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升学通道,为不同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 
      四是保障教育公平。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结合我省考生总量大的特点,优化选考科目中再选科目的考试赋分办法,使不同科目间的考试成绩可比,同时保持每门再选考试科目内学生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公平公正。 
      五是确保安全平稳。高考安全是维护教育系统稳定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深化高考改革的重要保障。在改革方案设计方面,我们立足全局、着眼大局,妥善处理高考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合理设置考试时间,扎实做好高考安全的各方面工作,为高考改革平稳落地创造条件

 

 

 

 

总结性的笔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  合格性考试  和  选择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14门科目。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

               9门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每年考试一次,安排在高中二年级进行。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

               首先须在历史和物理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

               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安排在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考试成绩当年高考录取有效。

              

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制度。

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普通高校按照“两依据、一参考”模式进行录取,

               即,依据考生  全国统考科目成绩 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成绩,

               参考普通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学生。

 

一是明确了新高考的考试科目构成。

从2021年起,新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简称选考科目)。

3门选考科目分为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中2选1)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4选2),

即“3+1+2”模式

语文、数学、外语  + 物理 + 地理、化学

 

 

二是明确考生总成绩的构成。

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每门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首选科目满分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2门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posted @ 2019-06-24 13:05  glpa  阅读(8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