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问题与主义

Posted on 2008-12-11 16:43  Sylvain的小屋  阅读(43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刚刚看完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感触颇深,有段文字印象非常深刻:
     
为什么谈主义的那么多,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这都由于一个懒字。懒的定义是避难就易。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比如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研究南北和议如何解决,这都要费工夫,挖心血,收集材料,征求意见,考察情形。还要冒险吃苦,方才可以得一种解决的意见。又没有成例可援,又没有黄梨洲、柏拉图的话可引,又没有《大英百科全书》可查,全凭研究考察的工夫,这岂不是难事吗?高谈"无政府主义"便不同了。买一两本实社《自由录》,看一两本西文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再翻一翻《大英百科全书》,便可以高谈无忌:这岂不是极容易的事吗?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的人,只是畏难求易,只是懒。
    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的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工夫。然后根据于一生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工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想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该有甚么样的结果,推想这种效果是否真能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定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是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不如此,不算舆论家.只可算是钞书手。
    读者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劝人不研究一切学说和一切"主义"。学理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工具。没有学理做工具,就如同王阳明对着竹子痴坐,妄想"格物",那是做不到的事。种种学说和主义,我们都应该研究。有了许多学理做材科,见了具体的问题,方才能寻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但是我希望中国的舆论家,把一切"主义"摆在脑背后,做参考资料,不要挂在嘴上做招牌,不要叫一知半解的人拾了这些半生不熟的主义,去做口头禅。
    "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民国八年七月。

    胡先生,很铭锐的觉察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很多人所谓的“主义”的观点。到而今,于我而言,感受颇深,源于我还在象牙塔,源于我曾经也有过远大的志向,源于我还对计算机感兴趣,源于我对软件行业还有希望。
   民国初年提出的主义问题,现在软件行业里比比皆是,尤其是语言之争更是不可开交,看起来现如今的语言之争倒与以前的主义之争相去甚远,毕竟都是有技术含量的,然而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对计算机行业的科班出身的人影响倒是很大的。
    鄙人不能与胡先生相提并论,亦不敢以牛人自居,甚至还有人说我还不算是严格意义的计算机科班出身,只不过有点想法,想想或许有用便成此文。
    编程语言 == 主义
    一个语言的诞生,其创始人功力那是相当震撼,不是一般小人物所能比拟,但是这个牛人之所以能创造出这个语言,毕竟在思想上是要实现些东西,这就和哲学大家有着相同的来源,作为主义的提出者创始人,那是一点不假。鄙人以为,之所以要提出这样的主义,还是要解决问题的,这大哲人还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提出这个主义的。也就是说主义与问题解决并没有矛盾。
   但是有这么些个成语,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很好的说明了主义之争到后来为什么成了不解决问题的口头之争。刚刚接触计算机的人,看到面前种类繁多的语言,都感觉迷茫,C,C++,java,C#,Python,PHP...看来这一辈子都无法脱离了,但是还必先选一门语言。于是请教牛人,到网上去看评论,答案肯定莫衷一是。甚至到现在,我还遇到这样的问题,通常这个问题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发问和别人问我。
    程序 == 软件
    很早就有大师说过不是,程序+文档才等于软件,后来有大大师补充,程序+文档+算法才等于软件,后来有大大大师补充,程序+文档+算法+维护才是软件。但是撇开大师之后,再问问什么是软件,有多少人,能有自己的看法,哪怕是侧面的看法?我认为,软件就是要给人用的程序,程序用得好,那就是软件,用得不好就是程序。似乎这是个屁话,但是,我这一番话倒是从一个软件行业的角度来看的,如果一个程序,开发者自娱自乐的话,他自己能牛气的说,这个程序做得好,是个软件,很有性格,说不定还真能带来钱途无限。这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而大部分人都不是这个小概率事件的主儿。做的软件还是得给别人用,你还别不服,要不你找个反例出来。
    计算机学习 == 计算机科普
    从我进入高校学习计算机到现在,耳边的都是这些科班毕业生没有经验,找工作的时候主要看潜力,主要看基础,于是各大企业都摆着横幅说要项目经验,要C++的基础,于是天之骄子们在笔试面试之前就狠狠的看什么笔试宝典,面试题点,整的成了应试教育,其实问一句,你之前的几年都干嘛了啊?学习对,没错,成绩都不错,但是那是你花一个学期得来的还是一个星期得来的?若是一个星期得来的,那和科普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你接受的是受过认证的科普。
    ACM == ACM ICPC
    有这么一部分,他们很早就进入了一种境界,开始追随大师的脚步,已经离开了主义争论的级别,开始了对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研究,成为了众多人眼中的牛人,在这些牛人中有多少人能将上面的那个表达式看懂?然后天天这里忽悠,ACM大赛,那里忽悠,我们都是搞算法的人。有多少人因此成为了定势思维的受害者。在我耳边,只要是天天说ACM比赛的人,再牛的话,也有限,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或许有人鄙视鄙人,说我那是吃不到的葡萄。于此,我只能一笑而过,因为ACM只能是个比赛的玩意?太亵渎大师了,太亵渎我们的行业了。
   计算机因应用而生,程序因应用而成,因使用而成为软件。大师的努力是为了使得计算机能更好的听命于人类,而计算机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因为应用产生了这个行业,因为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成就了一批批的大师,因为大师们只要他们要解决的问题,而用心去解决了。而不是天天好在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上,天天折腾这个竞赛那个竞赛上,竞赛只会使得人变得更加功利,竞赛只会使得人的心智变得浮躁。而只有真正去解决问题的人,才能得到景仰,这就是我们计算机行业的使命。ACM Turing Award或许听过的人不多,但是得过图灵奖的人,绝对是大师,世界因为有了这些大师而美好。
   到如今,计算机本科教育,严格意义上应该是软件本科教育,正在接受的计算机研究生教育,能把问题研究到这个境界的的人,能有多少?鄙人有热忱,无奈能力有限,技术有限,或许在这个行业留下不了什么,但是鄙人认为这个才是我们应该达到的境界。
   路上铺满荆棘,我将依然走下去,直到离开,或许我不能一直走,但是在走这条光荣的荆棘路的时候,我会义无反顾,我会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