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Linux服务器下的内存使用情况

查看Linux服务器下的内存使用情况 ,可以使用命令free -m。注意此命令只在Linux下有效,在FreeBSD中没有此命令。命令如下所示:

  used: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free:空闲的内存数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已用)的内存数,即used-buffers-cached

  +buffers/cache:(可用)的内存数,即free+buffers+cached

  得出结论:

  可用内存的计算公式为:

  可用内存=free+buffers+cached,即2551MB+268MB+917MB=3737MB

  很久以前在笔记本上用Ubuntu8.04时就觉得Linux管理内存的机制非常优秀,简而言之:Linux的内存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看的。我与一个朋友探讨Linux的使用情况时,他问我为什么Linux使用的内存这么高。他机器上1GB的内存free才232MB,而Windows XP才用了200MB不到的样子。这其实是被Linux的free命令之表象迷惑了,Linux的内存使用是很有讲究的。还是举例说明,如下的free命令所显示的是当前内存的使用情况,-m的意思是用M个字节来显示内容,我们来一起看看。

  在第一部分Mem行中有如下参数。

  total:内存总数,即1002MB
  used:已经使用的内存数,即769MB
  free:空闲的内存数,即232MB
  shared:当前已经废弃不用,总是0
  buffers Buffer:缓存内存数,即62MB
  cached Page:缓存内存数,即421MB

  其中,内存总数与已使用内存数和空闲内存数的关系是:

  total(1002M)=used(769M)+free(232M)

  在第二部分内容(-/+buffers/cache)中各参数如下所示。

  (-buffers/cache):used内存数,即286MB(指的是第一部分Mem行中的used-buffers-cached)。
  (+buffers/cache):free内存数,即715MB(指的是第一部分Mem行中的free+buffers+cached)。

  可见-buffers/cache反映的是被程序实实在在用掉的内存,而+buffers/cache反映的是可以挪用的内存总数。

  第三部分是指交换(swap)分区,大家应该都明白,这里就不再讲了。

  有可能大家看了上面的解释还是不太明白。比如:第一部分(Mem)与第二部分(-/+buffers/cache)的结果有关,used和free为什么这么奇怪?其实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对操作系统来讲这两项是Mem的参数,buffers/cached都属于被使用,所以它认为free只有232MB;对应用程序来讲+buffers/cached等同于可用的内存,因为buffer/cached可提高程序执行的性能,当程序使用内存时,buffer/cached很快就会被使用。所以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应以(-/+buffers/cache)的free和used为主,即我们主要看与它相关的free和used就可以了。另外告诉大家一些常识,为了提高磁盘和内存的存取效率,对Linux做了很多精心的设计,除了对dentry进行缓存(用于VFS、加速文件路径名到inode的转换)外,还采取了两种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用于针对磁盘块的读写,后者用于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这些Cache能有效地缩短I/O系统调用(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时间。

  在Linux中,内存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的。而在Windows中,无论你的真实物理内存有多少,它都会用硬盘交换文件来读,即使是内存还有一大部分。这也就是Windows常常提示虚拟空间不足的原因。可以想见,硬盘怎么会快过内存,所以我们在观察Linux的内存使用情况时,只要没发现用swap的交换空间,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内存太少。如果常常看到swap用了很多,那么你就要考虑加物理内存了。这也是在Linux服务器上看内存是否够用的标准。

posted @ 2013-06-19 09:36  冷冷地带  阅读(940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