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架构体系介绍

一、MySQL的完整架构体系

MySQL完整的架构体系:

(1)Connectors

指的是不同语言中与SQL的交互。 

(2)Connection Pool

管理缓冲用户连接,线程处理等需要缓存的需求。负责监听对 MySQL Server 的各种请求,接收连接请求,转发所有连接请求到线程管理模块。每一个连接上 MySQL Server 的客户端请求都会被分配(或创建)一个连接线程为其单独服务。而连接线程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 MySQL Server 与客户端的通信,接受客户端的命令请求,传递 Server 端的结果信息等。线程管理模块则负责管理维护这些连接线程。包括线程的创建,线程的 cache 等。

(3)Management Serveices & Utilities

系统管理和控制工具。

(4)SQL Interface

接受用户的SQL命令,并且返回用户需要查询的结果。 

(5)Parser

SQL命令传递到解析器的时候会被解析器验证和解析。解析器是由Lex和YACC实现的,是一个很长的脚本。在 MySQL中我们习惯将所有 Client 端发送给 Server 端的命令都称为 query ,在 MySQL Server 里面,连接线程接收到客户端的一个 Query 后,会直接将该 query 传递给专门负责将各种 Query 进行分类然后转发给各个对应的处理模块。

  • 将SQL语句进行语义和语法的分析,分解成数据结构,然后按照不同的操作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做出针对性的转发到后续步骤,以后SQL语句的传递和处理就是基于这个结构的; 
  • 如果在分解构成中遇到错误,那么就说明这个sql语句是不合理的。

(6)Optimizer

查询优化器:SQL语句在查询之前会使用查询优化器对查询进行优化。就是优化客户端请求query,根据客户端请求的 query 语句,和数据库中的一些统计信息,在一系列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一个最优的策略,告诉后面的程序如何取得这个 query 语句的结果。 

(7)Cache和Buffer

查询缓存:主要功能是将客户端提交 给MySQL 的 Select 类 query 请求的返回结果集 cache 到内存中,与该 query 的一个 hash 值 做一个对应。该 query 所取数据的基表发生任何数据的变化之后, MySQL 会自动使该 query 的Cache 失效。在读写比例非常高的应用系统中, Query Cache 对性能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当然它对内存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查询缓存有命中的查询结果,查询语句就可以直接去查询缓存中取数据。这个缓存机制是由一系列小缓存组成的。比如表缓存,记录缓存,key缓存,权限缓存等。

(8)存储引擎接口

MySQL区别于其他数据库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插件式的表存储引擎。MySQL插件式的存储引擎架构提供了一系列标准的管理和服务支持,这些标准与存储引擎本身无关,可能是每个数据库系统本身都必需的,如SQL分析器和优化器等,而存储引擎是底层物理结构的实现,每个存储引擎开发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开发。 
注意:存储引擎是基于表的,而不是数据库。

总共分为三层

上述三层也可宏观的按下面这个图进行分类:

 Mysql中最核心的是存储层,目前最流行的是INNODB,接下来看下INNODB的结构:

主要分为线程和缓冲池以及数据文件构成,三者的运行机制如图:

二、MySQL逻辑架构

(1)Client
提供连接MySQL服务器功能的常用工具集

(2)Server 
MySQL实例,真正提供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功能的MySQL服务器进程

(3)mysql
MySQL服务器守护程序,在后台运行。它管理着客户端请求。mysqld是一个多线程的进程,允许多个会话连接,端口监听连接,管理MySQL实例

(4)MySQL memory allocation:
MySQL的要求的内存空间是动态的,比如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from 5.7.5), key_buffer_size。每个会话都有独一无二的执行计划,我们只能共享同一会话域内的数据集。

(5)SESSION
为每个客户端连接分配一个会话,动态分配和回收。用于查询处理,每个会话同时具备一个缓冲区。每个会话是作为一个线程执行的

(6)Parser
检测SQL语句语法,为每条SQL语句生成SQL_ID,用户认证也发生在这个阶段

(7)Optimizer
创造一个有效率的执行计划(根据具体的存储引擎)。它将会重写查询语句。比如:InnoDB有共享缓冲区,所以,优化器会首先从预先缓存的数据中提取。使用 table statistics optimizer将会为SQL查询生成一个执行计划。用户权限检查也发生在这个阶段。

(8)Metadata cache
缓存对象元信息和统计信息

(9)Query cache
共享在内存中的完全一样的查询语句。如果完全相同的查询在缓存命中,MySQL服务器会直接从缓存中去检索结果。缓存是会话间共享的,所以为一个客户生成的结果集也能为另一个客户所用。查询缓存基于SQL_ID。将SELECT语句写入视图就是查询缓存最好的例子。

(10)key cache
缓存表索引。MySQL keys是索引。如果索引数据量小,它将缓存索引结构和叶子节点(存储索引数据)。如果索引很大,它只会缓存索引结构,通常供MyISAM存储引擎使用

三、InnoDB存储引擎架构

TABLESPACE

InnoDB存储空间被切分成tablespace,tablespace是一个与多个数据文件相关联的逻辑结构。

Pages

InnoDB最小的数据存储单元被也称作块。默认的页框是16KB,一个页包含多行。
可用页大小: 4kb,8kb,16kb,32kb,64kb
配置变量名 : innodb_page_size,在初始化mysqld时配置。

Extents

一组页组成一个区,InnoDB为了更好的I/O吞吐率,每次读写都是按照区为单位。
一组16KB的页,一个区可以1MB,双写缓冲区(Doublewrite buffer )每次分配/读/写都是以区为单位。

Segments

4个区构成一个Segments

InnoDB存储引擎特性
  • ACID事务支持
  • 行锁模式
  • 事务REDO&UNDO支持
  • 多数据文件
  • 逻辑对象结构(InnoDB数据和日志缓冲区)
  • InnoDB数据是百分百的具备逻辑结构,数据物理存储。
  • InnoDB读取物理数据,创建逻辑结构[Blocks and Rows]
  • 逻辑存储称为TABLESPACE。
MyISAM和InnoDB之间的区别

直接通过show engines命令可以查看MySQL支持的存储引擎。也可通过show variables like '%storage_engine%'查看MySQL的当前默认存储引擎。

 

 这里主要对MyISAM和InnoDB进行比较,主要区别如下表:

 

注:MyISAM主要关注性能,因为其查询速度快。

四、关于MySQL的一些文件

MySQL如何安装、如何配置自启动,这里不进行讲述,可自行搜索相关安装教程进行处理。这里主要介绍MySQL的主要配置文件。

①二进制日志log-bin:用于主从复制。

②错误日志log-error:默认关闭,记录严重的警告和错误信息,每次启动和关闭的详细信息等。

③查询日志show-log:默认关闭,记录查询的sql语句,如果开启会降低mysql的整体性能,因为记录日志也是需要消耗系统资源的。

frm文件:存放表结构。

myd文件:存放表数据。

myi文件:存放表索引。

特别提出MySQL中的重要配置文件:Windows下名为my.ini,Linux下为/etc/my.cnf。对于服务器的调优相关过程都在改配置文件中,需要特别掌握。

五、数据库的工作流程

从数据库架构的三个层面分别介绍数据库的工作流程: 

最上层:客户端连接 
  • 连接处理:客户端同数据库服务层建立TCP连接,连接管理模块会建立连接,并请求一个连接线程。如果连接池中有空闲的连接线程,则分配给这个连接,如果没有,在没有超过最大连接数的情况下,创建新的连接线程负责这个客户端。 
  • 授权认证:在真正的操作之前,还需要调用用户模块进行授权检查,来验证用户是否有权限。通过后,方才提供服务,连接线程开始接收并处理来自客户端的SQL语句。
核心服务:
  • 连接线程接收到SQL语句之后,将语句交给SQL语句解析模块进行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 如果是一个查询语句,则可以先看查询缓存中是否有结果,如果有结果可以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 如果查询缓存中没有结果,就需要真的查询数据库引擎层了,于是发给SQL优化器,进行查询的优化。如果是表变更,则分别交给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数据库引擎层
  • 打开表,如果需要的话获取相应的锁。 
  • 先查询缓存页中有没有相应的数据,如果有则可以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就要从磁盘上去读取。
  • 当在磁盘中找到相应的数据之后,则会加载到缓存中来,从而使得后面的查询更加高效,由于内存有限,多采用变通的LRU表来管理缓存页,保证缓存的都是经常访问的数据。

最后,获取数据后返回给客户端,关闭连接,释放连接线程。

posted @ 2020-09-15 12:13  codedot  阅读(33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