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at简介及适用场景

官网:http://www.mycat.io/

一、Mycat是什么

Myca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现了 MySQL 协议的的 Server,前端用户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数据库代理,用 MySQL 客户端工具和命令行访问,而其后端可以用MySQL 原生(Native)协议与多个 MySQL 服务器通信,也可以用 JDBC 协议与大多数主流数据库服务器通信,其核心功能是分表分库,即将一个大表水平分割为 N 个小表,存储在后端 MySQL 服务器里或者其他数据库里。

Mycat 是一个近似等于 MySQL 的数据库服务器,但它本身并不存储数据,数据是在后端的 MySQL 上存储的,数据可靠性以及事务等都是 MySQL 保证的。你可以用连接 MySQL 的方式去连接 Mycat(除了端口不同,默认的 Mycat 端口是 8066 而非 MySQL 的 3306,因此需要在连接字符串上增加端口信息),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你熟悉的对象映射框架使用 Mycat,但建议对于分片表,尽量使用基础的 SQL 语句,因为这样能达到最佳性能,特别是几千万甚至几百亿条记录的情况下。

二、Mycat的原理

Mycat 的原理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代码。Mycat 的原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动词是“拦截”,它拦截了用户发送过来的 SQL 语句,首先对 SQL 语句做了一些特定的分析:如分片分析、路由分析、读写分离分析、缓存分析等,然后将此 SQL 发往后端的真实数据库,并将返回的结果做适当的处理,最终再返回给用户。

当 Mycat 收到一个 SQL 时,会先解析这个 SQL,查找涉及到的表,然后看此表的定义,如果有分片规则,则获取到 SQL 里分片字段的值,并匹配分片函数,得到该 SQL 对应的分片列表,然后将 SQL 发往这些分片去执行,最后收集和处理所有分片返回的结果数据,并输出到客户端。

三、Mycat应用场景

  • 单纯的读写分离,此时配置最为简单,支持读写分离,主从切换;
  • 分表分库,对于超过 1000 万的表进行分片,最大支持 1000 亿的单表分片;
  • 多租户应用,每个应用一个库,但应用程序只连接 Mycat,从而不改造程序本身,实现多租户化;
  • 报表系统,借助于 Mycat 的分表能力,处理大规模报表的统计;
  • 替代 Hbase,分析大数据;
  • 作为海量数据实时查询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案,比如 100 亿条频繁查询的记录需要在 3 秒内查询出来结果,除了基于主键的查询,还可能存在范围查询或其他属性查询,此时 Mycat 可能是最简单有效的选择。

四、Mycat不适用场景

1. 非分片字段查询

Mycat中的路由结果是通过分片字段和分片方法来确定的。

如果查询条件中有分片字段,查询会通过计算路由落到某个具体的分片,并将请求路由到指定的数据库上执行。

如果查询条件中没有分片字段条件,此时Mycat无法计算路由,便发送到所有节点上执行。如果DB节点很多,这会极大消耗Mycat和MySQL数据库资源。

2. 分页排序

先看一下Mycat是如何处理分页操作的,假如有如下Mycat分库方案: 

一张表有30份数据分布在3个分片DB上,具体数据分布如下:

DB1:[0,1,2,3,4,10,11,12,13,14] 
DB2:[5,6,7,8,9,16,17,18,19] 
DB3:[20,21,22,23,24,25,26,27,28,29]

这个示例的场景中没有查询条件,所以都是全分片查询,也就没有假定该表的分片字段和分片方法。

当应用执行如下分页查询时:

select * fromtable limit 2;

Mycat将该SQL请求分发到各个DB节点去执行,并接收各个DB节点的返回结果:

DB1: [0,1] 
DB2: [5,6] 
DB3: [20,21]

但Mycat向应用返回的结果集取决于哪个DB节点最先返回结果给Mycat。如果Mycat最先收到DB1节点的结果集,那么Mycat返回给应用端的结果集为 [0,1],如果Mycat最先收到DB2节点的结果集,那么返回给应用端的结果集为 [5,6]。也就是说,相同情况下,同一个SQL,在Mycat上执行时会有不同的返回结果。

在Mycat中执行分页操作时必须显示加上排序条件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下面看一下Mycat对排序分页的处理逻辑。 
假如在前面的分页查询中加上了排序条件(假如表数据的列名为id):

select * fromtable orderby id limit 2;

在有排序呢条件的情况下,Mycat接收到各个DB节点的返回结果后,对其进行最小堆运算,计算出所有结果集中最小的两条记录 [0,1] 返回给应用。

但是,当排序分页中有 偏移量 (offset)时,处理逻辑又有不同。假如应用的查询SQL如下:

select * fromtable order by id limit 5,2;

如果按照上述排序分页逻辑来处理,那么处理结果如下图:

Mycat将各个DB节点返回的数据 [10,11],[16,17], [20,21] 经过最小堆计算后返回给应用的结果集是 [10,11]。可是,对于应用而言,该表的所有数据明明是 0-29 这30个数据的集合,limit 5,2 操作返回的结果集应该是 [5,6],如果返回 [10,11] 则是错误的处理逻辑。

所以Mycat在处理 有偏移量的排序分页 时是另外一套逻辑——改写SQL 。

Mycat在下发有 limit m,n 的SQL语句时会对其进行改写,改写成 limit 0, m+n 来保证查询结果的逻辑正确性。所以,Mycat发送到后端DB上的SQL语句是:

select * fromtable order by id limit 0,7;

各个DB返回给Mycat的结果集是:

DB1: [0,1,2,3,4,10,11] 
DB2: [5,6,7,8,9,16,17] 
DB3: [20,21,22,23,24,25,26]

经过最小堆计算后得到最小序列 [0,1,2,3,4,5,6] ,然后返回偏移量为5的两个结果为 [5,6] 。

虽然Mycat返回了正确的结果,但是仔细推敲发现这类操作的处理逻辑是及其消耗(浪费)资源的。应用需要的结果集为2条,Mycat中需要处理的结果数为21条。也就是说,对于有 t 个DB节点的全分片 limit m, n 操作,Mycat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为 (m+n)*t 个。比如实际应用中有50个DB节点,要执行limit 1000,10操作,则Mycat处理的数据量为 50500 条,返回结果集为10,当偏移量更大时,内存和CPU资源的消耗则是数十倍增加。

3. 任意表的join

先看一下在单库中JOIN中的场景。假设在某单库中有 player 和 team 两张表,player 表中的 team_id 字段与 team 表中的id 字段相关联。

JOIN操作的SQL如下:

selectp_name,t_name from player p, team t where p.no = 3 and p.team_id = t.id;

此时能查询出结果。

如果将这两个表的数据分库后,相关联的数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DB节点上:

 这个SQL在各个单独的分片DB中都查不出结果,也就是说Mycat不能查询出正确的结果集。

4. 分布式事务

Mycat并没有根据二阶段提交协议实现 XA事务,而是只保证 prepare 阶段数据一致性的 弱XA事务 ,实现过程如下:

应用开启事务后Mycat标识该连接为非自动提交,比如前端执行:

mysql>begin;

Mycat不会立即把命令发送到DB节点上,等后续下发SQL时,Mycat从连接池获取非自动提交的连接去执行。

 Mycat会等待各个节点的返回结果,如果都执行成功,Mycat给该连接标识为 Prepare Ready 状态,如果有一个节点执行失败,则标识为 Rollback 状态。

 执行完成后Mycat等待前端发送 commit 或 rollback 命令。发送 commit 命令时,Mycat检测当前连接是否为 Prepare Ready 状态,若是,则将 commit 命令发送到各个DB节点。

但是,这一阶段是无法保证一致性的,如果一个DB节点在 commit 时故障,而其他DB节点 commit 成功,Mycat会一直等待故障DB节点返回结果。Mycat只有收到所有DB节点的成功执行结果才会向前端返回 执行成功 的包,此时Mycat只能一直 waiting 直至TIMEOUT,导致事务一致性被破坏。

 本系列是基于1.6-RELEASE (2.0尚在开发)

参考:https://blog.csdn.net/gaobudong1234/article/details/79581846

 

posted @ 2020-02-28 11:53  codedot  阅读(173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