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感触
晚上看了张占岭的博客《我的那些年(8)~去朋友公司做网站开发》,一口气看完了他的前7篇经历,看完忍不住关注了他。确实很励志,给我的触动不亚于金旭亮《一个普通IT人的十年回顾》。他们二者都不是天才,然而凭借后天的努力,一步步才有今天的位置
很多时候,人们常常会给自己找一些借口,来逃避学习。比如:我学历浅,学习了也没用,或者今天心情不好,学习5分钟,消遣5小时,更有甚者吐槽道,学那些有什么用,现在社会都讲究人际关系,关系处好了,升官发财了,学历还不是囊中之物
然而,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岗位要求越来越专业的今天,又有多少人可以轻易获得成功?即使成功者,有谁能保证他的一生即使不读万卷书,也在行着万里路——对人世的阅历,本来就是一部"大书"。在张占岭的博客上写着座右铭,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以为很在理,学习,始终是一种实现自我的最佳方式
但是话说回来,读书,不管是读知识的"小书"还是社会的"大书",都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质疑是最好的老师,胡适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一个很普通的知识点,很多人见怪不怪的现象,往往是蕴含大道理的机巧,为什么砸到苹果砸到牛顿会诞生万有引力,而砸到你只会抱着头
最后为这略显牢骚的文章,配上胡适的一篇演讲《不要抛弃学问》:
不要抛弃学问
(胡适1929年中国公学18级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亟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约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