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两终端通信要求以及解决方案
•网络协议(protocol)定义
–是指为保证网络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正确性而建立的规则
–协议是一组规则的集合,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约定
•网络协议的特点
–被分为多个层次
–有高低只分
–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网络协议由三个基本要素
–语法:定义了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即“怎么讲”
–语义:定义了需要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是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即“讲什么”
–同步: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包括速率匹配、排序等
•接口
–接口是为两个分开的系统、设备或部件进行通信服务的,它是数据流要穿越的界面
–接口的类型可以是硬件或是软件
第二、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的分层原则
–(1)层次数目适中
–(2)层间界面清晰
–(3)各层的功能相对独立,且有明确定义
–(4)允许各层重新设计
–(5)每一层应仅与其相邻的上、下层通过接口通信
–(6)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7)网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相同的层次具有同样的功能;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8)以往经验证明是成功的层次应予以保留
各层主要功能概述
第一层:物理层
物理层负责为数据链路层实体之间二进制比特流传输的实现而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并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传输媒体
•双绞线( TP:Twisted Pairwire)
–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传输媒体
–绞合可以减少相邻导线间的电磁干扰
–使用双绞线可进行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由绕同一轴线的两个导体组成
–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在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中被广泛应用。
•光缆
–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反射传播实现信息传递
–有光脉冲看作“1”,无光脉冲看作“0”
–光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其他传输媒体的带宽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要将一条原始的、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对网络层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相关协议:停止-等待协议、ARQ协议、选择重传ARQ协议 、滑动窗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