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条消息超过了1024字节,比如 2000字节,它拆成了2条消息发过来。tars框架会接收2次。第一次接收的时候,会判定是一个完整的包,然后就去解析吗? 这样会不会有问题?

在处理超过缓冲区大小的消息时,TARS框架的设计确保了即使数据分片到达,解析也能正确进行,不会导致解析错误。具体来说,TARS处理消息的方式确保在接收和解析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不完整消息导致的问题。

### 处理分片消息的机制

当消息超过缓冲区大小(例如,1024字节),TARS会将其分成多个片段接收。在这种情况下,TARS的接收缓冲区和协议解析机制如下:

1. **接收缓冲区累积数据**:TARS在接收数据时,会将收到的数据累积到一个接收缓冲区中,而不是立即尝试解析。
2. **判断完整消息**:在解析前,TARS会首先检查缓冲区中是否有一个完整的消息。如果当前缓冲区中的数据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消息,TARS会等待继续接收更多数据,直到接收到完整的消息。

### 具体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处理分片消息的机制:

```cpp
void NetThread::handleInput() {
char buffer[1024];
int bytesReceived = recv(socket_fd, buffer, sizeof(buffer), 0);

if (bytesReceived > 0) {
// 将接收到的数据追加到接收缓冲区中
recvBuffer.append(buffer, bytesReceived);

while (true) {
// 检查接收缓冲区中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解析消息头
if (recvBuffer.size() < sizeof(Header)) {
// 数据不足,等待更多数据
break;
}

Header header;
memcpy(&header, recvBuffer.data(), sizeof(Header));

// 检查接收缓冲区中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解析整个消息
if (recvBuffer.size() < header.length) {
// 数据不足,等待更多数据
break;
}

// 处理完整的消息
processMessage(recvBuffer.data(), header.length);

// 移除已处理的消息
recvBuffer.erase(0, header.length);
}
}
}

void NetThread::processMessage(const char* data, size_t length) {
TarsInputStream<BufferReader> is;
is.setBuffer(data, length);

ResponsePacket rsp;
rsp.readFrom(is);

// 处理消息包
}
```

### 关键点

- **数据累积**:接收到的数据会累积到接收缓冲区中,直到有足够的数据构成一个完整的消息。
- **完整性检查**:在尝试解析之前,会检查缓冲区中的数据是否足够构成一个完整的消息。
- **部分解析**:如果接收的数据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消息,解析会推迟到更多数据到达之后。

### 解析过程

1. **接收数据**:通过网络接收数据,并追加到接收缓冲区中。
2. **检查消息完整性**:每次数据接收后,检查缓冲区中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构成一个完整的消息。
3. **处理完整消息**:只有在确认接收到完整的消息后,才会进行解析。
4. **等待更多数据**:如果数据不完整,则继续等待更多数据。

通过这种机制,TARS能够正确处理大于缓冲区大小的消息,即使这些消息被拆分成多个片段发送。这样就避免了因数据不完整导致的解析错误。

总结:
- **累积接收**:TARS会将分片消息累积到接收缓冲区中。
- **完整性检查**:在解析前,会确保接收到了完整的消息。
- **避免错误解析**:通过完整性检查机制,TARS避免了因数据不完整导致的解析错误。

这种机制保证了即使消息被拆分发送,也能正确处理,不会因不完整消息导致解析问题。

 

 

----------

 

 

在处理网络数据时,`recvBuffer` 通常是一个用于累积接收数据的缓冲区。它的类型可以是一个可变长度的字节数组或字符串类型。在C++中,可以使用 `std::vector<char>` 或 `std::string` 来实现这样的缓冲区。

### 示例一:使用 `std::vector<char>`

`std::vector<char>` 是一个动态数组,可以方便地追加和删除数据。

```cpp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string> // For memcpy

std::vector<char> recvBuffer;

// 模拟接收数据的函数
void handleInput() {
char buffer[1024];
int bytesReceived = recv(socket_fd, buffer, sizeof(buffer), 0);

if (bytesReceived > 0) {
// 将接收到的数据追加到接收缓冲区中
recvBuffer.insert(recvBuffer.end(), buffer, buffer + bytesReceived);

while (true) {
// 检查接收缓冲区中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解析消息头
if (recvBuffer.size() < sizeof(Header)) {
// 数据不足,等待更多数据
break;
}

Header header;
memcpy(&header, recvBuffer.data(), sizeof(Header));

// 检查接收缓冲区中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解析整个消息
if (recvBuffer.size() < header.length) {
// 数据不足,等待更多数据
break;
}

// 处理完整的消息
processMessage(recvBuffer.data(), header.length);

// 移除已处理的消息
recvBuffer.erase(recvBuffer.begin(), recvBuffer.begin() + header.length);
}
}
}
```

### 示例二:使用 `std::string`

`std::string` 也是一个可变长度的缓冲区,可以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

```cpp
#include <string>
#include <cstring> // For memcpy

std::string recvBuffer;

// 模拟接收数据的函数
void handleInput() {
char buffer[1024];
int bytesReceived = recv(socket_fd, buffer, sizeof(buffer), 0);

if (bytesReceived > 0) {
// 将接收到的数据追加到接收缓冲区中
recvBuffer.append(buffer, bytesReceived);

while (true) {
// 检查接收缓冲区中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解析消息头
if (recvBuffer.size() < sizeof(Header)) {
// 数据不足,等待更多数据
break;
}

Header header;
memcpy(&header, recvBuffer.data(), sizeof(Header));

// 检查接收缓冲区中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解析整个消息
if (recvBuffer.size() < header.length) {
// 数据不足,等待更多数据
break;
}

// 处理完整的消息
processMessage(recvBuffer.data(), header.length);

// 移除已处理的消息
recvBuffer.erase(0, header.length);
}
}
}
```

### 总结

在处理接收缓冲区时,可以选择使用 `std::vector<char>` 或 `std::string` 来实现动态缓冲区。两者都支持动态增长,可以方便地追加数据和移除已处理的数据。选择具体的实现方式取决于个人或项目的编码习惯和需求。

posted @ 2024-07-01 07:08  He_LiangLiang  阅读(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