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从中学就開始养成的一个习惯:不论是迷迷糊糊刚入睡,还是在吃饭、上课、看书,仅仅要出现了新的灵感(或者说是新的观点),就必须立马记录下keyword眼。日后空暇的时候再利用网络去做更全面的搜索和认识。我一直认为,大部分人都是聪明的,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某几个瞬间,就像一株大树偶尔会开出一两朵小花,这都是精华!但是这些往往都是瞬间凋逝的,我们甚至都还来不及感受到它们的出现,特别是对我这样的思维跳跃性非常大的人来说。我认为必须用几个keyword眼把它高速描绘、记录下来,不然感觉太浪费生活了。
在中学的时候整天想的都是时间、空间、维度什么的,我记得高二某天晚上刚迷糊入睡,然后突然起身拿起台灯在本子上绘图,用类似在二维平面上画三维图形那样去描绘四维空间,画了个大概的草图后就躺下继续睡了。不知道有没有吓到室友。总之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是挺天真的。。
下面对一直以来记录下的部分东西作个总结、分享,由于中学都是记录在本子上的。而本子如今没在身边,所以主要介绍大学以来记录下的一些东西(大学以来主要记录在随身的手机便签上)。
内容已经不那么偏灵感方面了,可能说新的观点更恰当一点。
正文:
- 既然光是一种物质。那么假设我们能超越光速的话。利用超光速赶在一千年前地球发出的光物质之前。把光接收下来。看到的不就是一千年前的地球了吗!(中学)
- 大家知道两个等质量等速度的球正向相撞的结果是两者都精巧,动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了。相反的。化学能也可以变成动能,比如手枪子弹的发射。那么假如宇宙空间没有阻力的话。一仅仅火箭不断的利用化学能量将自身分为速度相反的两段来获得速度。那不就行一直添加速度直至超过光速吗!(中学)
后来才知道物体在超快速的状态下能量会以质量的形式体现出来。即质量增大,速度大约不变。 - 客观上同同是一秒钟,由于每一个人的反应能力不一样。所感受到的一秒钟也会不一样长。(中学)
有的人反应慢一点,所感受到的一秒钟会略微短一些。但是由于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仅仅能在一副身体里面,感受不了他人的一秒钟,作不了比較,所以一直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对于一生几十年来说。这个差距就比較明显了。只是我们也能够通过加快自己的反应来“延长”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意识。很多其它请见博文TIME。 - 过去的人来到如今不能太过怎么改变今后的发展轨道,但假设未来的人回到一百年前的世界,如今的一切就不会像如今这样了,至少逻辑上就是这样。穿梭去未来的技术能够有,回溯过去不能够。
(2013年03月21日 19:00)
过去的人带着过去的技术来到今天,对今天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可是未来的人带着未来的技术来到今天。那改变就大了。大的能够颠覆发展轨迹,造成未来不是原本的未来了。 - 势极必反,所以。当一个公司盛极到顶点的时候,应该果断转产,开创新事业。
(2013年03月21日 20:44)
- 空调仅仅要是同品牌的遥控器都能通用。。一般遥控距离在8米之内。闲着无聊的童鞋能够选择在中午把自家的空调遥控器拿出去,在街上逛一圈。然后能够把那些开着空调的都给他调成制暖模式。(2013年06月23日 20:19)
学校宿舍有空调的也能够玩玩。 - 创建一个创意提供平台(2013年10月03日 10:26)
感觉这会是一个非常赞的平台,非常多公司和土豪天使须要的都是ideas,而中国聪明人的人口不小,假设可以做一个平台供中国各种角色的人们来展示和出售自己的创意,这将会非常不错!仅仅是现今中国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还不成熟,国民也大部分不重视idea。也不大乐意分享。
。
只是将来肯定会有逐步完好的一天。
- 假设一个人天生耳聋,那他在自言自语的时候用的是哪种语言?(2014年05月19日 22:10)
- 建一个站点,各种绝逼问题,各种绝逼处理方案,各种绝逼创新(2014年08月20日 13:40)
这事实上和上面的第7条非常相似。但它主打的是“奇葩”和“绝逼”。就我个人来讲,我就非常喜欢特立独行的问题、特立独行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是认为好玩,还有一方面是感觉学习新的知识比复习旧的知识效率更高一些。
- 建一个招聘站点:免费简历+免费简历主页(二维码扫描进入)(2015年6月12日 9:22)
- 电脑回收(2015年8月1日18:01)
从电脑普及到如今也有近十年了吧。绝大部分家庭都是把废弃电脑低价卖给废品店的。我们能够对废弃电脑进行专业回收处理,这是一个未被“挖掘”的行业。对于某些完善的旧电脑还能够作为收藏品进行出售。 - 把过去十年来重要IT杂志的封面上重点推荐的技术专题找来看看。瞧一瞧哪些技术成功了。哪些技术是昙花一现,分析一下原因?––——“有正确设计思想方法的技术”未必能够成功,由于还有非技术的因素;但“没有正确设计思想方法的技术”一定失败,无一例外。(2015年7月26日
22:18)
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这个问题,我居然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观察历史上数据。总结成功的共同点,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要素。这是非常明智的举动,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 - 查缺补漏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看别人的学习总结。
(2015年27日 18:01)
利用别人总结出来的知识点和学习心得,这是聪明人做的事情。只是。我认为善于总结、分享自己的知识和心得也是一件非常聪明的事情,哈哈。
(一直想系统地总结一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方法,下面是某天记录下的一些keyword眼,可是有些实例忘记了。欢迎大家补充。)(2015年1月2日 22:00)
- 总结法,总结抽离,分类
要熟悉一个群体的时候,这样的方法比較有效。比如学习一本书、一个科目,总结分析各个章节或者各个知识点的异同。抽离出各个个体的特点,再对总体进行分类,对个体进行归类。从而高速高效地掌握整个知识架构。又比如一个新职员须要熟悉公司的其它成员,最高速的方法就是直接抽离出他们每一个人的特征、个性,再对总体的职位作个分类总结。 - 全面观察,各种方向
这应该是一种本能了。可是非常多时候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向都不会太全面,这是一种缺漏。(但我想不出好的样例来。。
)
- 模仿学习
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经常使用的技能。牙牙学语、读书认字。这些都是模仿着大人、老师在学的,而不是自己新创的。不用多解释。这样的技能大家都会,仅仅是效率不同。
个人认为低效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没有这样的学习方式的意识。还有一个是模仿的“点”不在关键。
- 换位类比
假设把学生分成顶尖、优秀、中等三个级别的话,我相信非常多人都是优秀。并且是怎么学也达不到顶尖的优秀。大部分优秀生都一直挣扎在优秀生为什么成不了顶尖生这个问题上,而非常少会去换位类比中等生为什么会成不了我们优秀生?事实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有非常多共同点的。并且作为优秀生。你应该更easy知道中等生为什么上升不到你们那个级别。 - 排除法
身边非常多朋友都有选择困难症,特别是女生。特别是在买东西的时候。。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是他们对全部选择的利弊不够明白,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而我通常是直接把不满足自己某些硬性要求的商品直接叉叉叉去掉,剩下的就已经没有几件了。PS:事实上排除法用的最上心的还是数学考试时做选择题。。
- 代入法
事实上这也是数学考试做选择题的方法。配合排除法使用,大家也都知道。数学模型的选择、软件測试等等都是用到了这个思想。
- 立马记录关键词汇
这个有点像我记便签这个习惯。生活是不会等你把事情一件一件完整记录了再继续的,你仅仅有练习高速抽离、记录keyword眼这个技能 日后再完整地补上,才不会漏了重要的东西。只是生活中非常多人是直接连记录的习惯都没有的! - 跳跃法。返回学习
非常多知识都不是有明白的先后关系的,并不像课本上学了哪一章再学哪一章的(事实上课本也是刻意把章节明白地分开,方便我们学习)。常常各个模块的知识点是相互涉及的,而这样的情况用跳跃法学习就非常有必要了:把看不懂的内容先跳过,看完后面的章节再返回来学习。至于有些誓死要把本章节看透才肯看下一章节的人。。加油!
- 表现形式转化。比如从公式转图画
这是一个非常高级的技能,核心是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的表现形式。最典型的样例就是将数字问题转化成图形问题。比如高中的解析几何。再比如线性回归里面能够把非线性转化成线性模型来解决,比如数据挖掘里降维的思想等等。 - 通过错位需求获利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梨。而你喜欢吃梨我喜欢吃苹果,那交换一下即可了。这个非常easy理解,但非常多人却不能在生活中非常好地利用这个技能,比如假如我是一个恬不知耻的人,那我能够靠牺牲尊严 满足别人的虚荣心来获取利益,这是假如。。。这个技能的重点就在于准确识别自己和别人在意的“点”和不在意的“点”。奇葩的人用这个技能效果更佳。
另外,假如我们最在意的是钱,我们能够锁定不那么在意钱的土豪为目标。提供我们拥有的 同一时候也是他们须要的“点”。比如原生农庄性质的体验服务、养生保健等等。
- 不用亲自解决,寻求已有解法
非常多算法、非常多问题都是不须要自己又一次设计、又一次解决的。特别是对于BUG,你不大可能成为第一个遇到这个问题的人,网上或者书籍里一般都会有解决方式。与其自己又一次设计一个解决方式,还不如參考别人现有的解法。花很多其它的时间去优化这些解法,使其更完美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 学习简单知识
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80/20法则,它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版本号。当中一个版本号就是80分的成绩是由那20%的努力取得的。假设要拿到剩下的20分,你得再付出80%的努力。我不清楚自己的选择对不正确,但我的观点是:应该用100%的努力去获取5个80分的成果。而不是1个100分。我认为这种效率更高。可能非常多人都不赞成这个观点。但至少我会抱着这个观点尽力去提高自己的效率,争取在20%的努力中获取80分以上的成果。
- 冲击法。偶尔的大幅度刺激
这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爆发力和韧性,还有保持一个人的清醒。至于怎么寻求这样的刺激,我也不清楚。。总之我会有时候刻意让自己去“堕落”、去放松。
我认为一个人仅仅有蹲得下去,才跳得起来。能够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来调整心态,比如我有时候会去听一下闽南歌曲或者DJ类型的音乐,有时候会刻意去睡一个长觉等等。
- 爬累了就踩着上,反方向思考。
马云说看别人怎么成功。不如看别人怎么失败。非常多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是往上“爬”的动作,却忘了能够踩着别人尸体上的这种方法。
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反方向思考的思路,又比如在正能量不足,梦想不足以吸引你前进的时候,最好还是从外界寻求一些打击。鞭笞自己奋发继续(当然外界通常是不会主动给你打击的,可是你能够引导外界来给你打击),就好比拉板车一样,拉不动了就用推的嘛!
- 效率为导向,唯一度量。
这能大幅提高你处理问题的专注程度和目的性。以前我为了实现FP-Growth算法一个人在宿舍敲了整整三天代码,实现出来以后确实感到如释重负,也为自己可以这么投入感到高兴。但立马又认为这是一个悲哀,区区一个算法居然须要花上自己三天的心力,还有什么可以感到高兴。算法难不难是一回事,首先自己在码字、调试的时候逐渐地沦为享受过程。仅仅要敲着代码就感到“安心”,忽略了去提高代码的简捷和调试的效率。更可悲的是自己居然还为自己的投入感到开心。
- 你知道你为什么害怕吗?是由于你不了解。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你的胆怯来源于你的无知,你的无知来源于你的懒惰和虚荣。
——《龙门镖局》(2013年08月14日 22:05)
- 不要去追一匹马。
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选择。(2015年1月23日 21:21)
- 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你所厌恶的如今。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以前。
(2015年4月30日 9:15)
- 人生仅仅有九百个月。
(2015年5月26日 20:37)
- 不学习。怎样养活你的众多女人?(2015年8月1日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