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优先算法+广度优先算法
一 深度优先算法
1.无向图
2.有向图
第1步:访问A。
第2步:访问B。
在访问了A之后,接下来应该访问的是A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即顶点B。
第3步:访问C。
在访问了B之后,接下来应该访问的是B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即顶点C,E,F。在本文实现的图中,顶点ABCDEFG按照顺序存储,因此先访问C。
第4步:访问E。
接下来访问C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即顶点E。
第5步:访问D。
接下来访问E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即顶点B,D。顶点B已经被访问过,因此访问顶点D。
第6步:访问F。
接下应该回溯"访问A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F"。
第7步:访问G。
因此访问顺序是:A -> B -> C -> E -> D -> F -> G
bool visited[MaxVnum]; void DFS(Graph G,int v) { visited[v]= true; //从V开始访问,flag它 printf("%d",v); //打印出V for(int j=0;j<G.vexnum;j++) if(G.arcs[v][j]==1&&visited[j]== false) //这里可以获得V未访问过的邻接点 DFS(G,j); //递归调用,如果所有节点都被访问过,就回溯,而不再调用这里的DFS } void DFSTraverse(Graph G) { for (int v = 0; v < G.vexnum; v++) visited[v] = false; //刚开始都没有被访问过 for (int v = 0; v < G.vexnum; ++v) if (visited[v] == false) //从没有访问过的第一个元素来遍历图 DFS(G, v); }
二 广度优先算法
#include <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 void BFSTraverse(Graph G) { for (int v=0;v<G.vexnum;v++) //先将其所有顶点都设为未访问状态 visited[v]=false; queue<int> Q; for(int v=0;v<G.vexnum;v++) { if(visited[v]==false) //若该点没有访问 { Q.push(v); //将其加入到队列中 visited[v]=true; while (!Q.empty()) //只要队列不空,遍历就没有结束 { int t =Q.front(); //取出对头元素 Q.pop(); printf(" %d ",t+1); for(int j=0;j<G.vexnum;j++) //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 if(G.arcs[t][j]==1&&visited[j]== false) { Q.push(j); visited[j]=true; //在这里要设置true,因为这里该顶点我们已经加入到了队列,为了防止重复加入! } } } } }
2.1 无向图
第1步:访问A。
第2步:依次访问C,D,F。
在访问了A之后,接下来访问A的邻接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本文实现中,顶点ABCDEFG按照顺序存储的,C在"D和F"的前面,因此,先访问C。再访问完C之后,再依次访问D,F。
第3步:依次访问B,G。
在第2步访问完C,D,F之后,再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首先访问C的邻接点B,再访问F的邻接点G。
第4步:访问E。
在第3步访问完B,G之后,再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只有G有邻接点E,因此访问G的邻接点E。
因此访问顺序是:A -> C -> D -> F -> B -> G -> E
2.2 有向图
第1步:访问A。
第2步:访问B。
第3步:依次访问C,E,F。
在访问了B之后,接下来访问B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即C,E,F。前面已经说过,在本文实现中,顶点ABCDEFG按照顺序存储的,因此会先访问C,再依次访问E,F。
第4步:依次访问D,G。
在访问完C,E,F之后,再依次访问它们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还是按照C,E,F的顺序访问,C的已经全部访问过了,那么就只剩下E,F;先访问E的邻接点D,再访问F的邻接点G。
因此访问顺序是:A -> B -> C -> E -> F -> D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