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ame of Fort/Da是自虐还是自保?

 “The game of Fort/Da”出自佛洛伊德的《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90a, p339-625),这里的fort可译为英文里的gone, da译为there,原本用于描述幼儿的一种值得深究的行为模式。佛洛伊德发现自己18个月大的小孙子Ernst对一个游戏乐此不疲,他不断的抛出他能抓住的小物件并兴奋且满足地大声嚷着“fort",后来他开始迷上一个用细线拴住的小卷轴,不断地抛出视线之外,然后兴高采烈地拉回来,并手舞足蹈的嚷着“da” (Freud 1920g, pp. 14-15)。Ernst 在这反复的得与失间寻求着快感,被抛出的物体越远越远离视线,物体在被找寻回来时他就越兴奋。

       梁文道在他的《常识》一书里介绍了这一现象,并作出了“自虐”的诠释。很多国人对the game of Fort/Da的认知也是由此书开始。不过有些心理学者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觉得梁的观点误读(misreading)了佛洛伊德的理念,因为 the game of Fort/Da 实际上让佛洛伊德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中的强迫症——反复的进行某一行为。有趣的是,佛洛伊德曾深刻分析过误读现象,认为误读起到一种完全的“替换作用”,实际上很多文学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能被误读的空间大小。有争议的debate正表明了 Fort/Da game 模式的价值所在。梁文道重点引述了佛洛伊德在描述Fort/Da game时的另一幼童奇行:

       “他们有时会把自己藏起来,让大人找不着,这时他们会感到格外紧张,深怕大人会自此忘却他们,甚至乘机抛弃他们。可是在这个躲藏的过程里,他们却又享受着刺激的快感,把它当成一个好玩的游戏。然后,他们或者被发现,或者干脆耐不住性子自己跑了出来,与父母相拥团圆。”(梁文道 p17-18)

       在这个Fort/Da game里,“有学者认为这是自虐的基本形式之一:先是自我制造一个被舍弃被厌恶的状态,同时暗自咀嚼其中的痛苦刺激,于是可以期待破镜重圆的圆满幸福。好比一个人偏执地怀疑伴侣的不忠,把任何小事理解为对方变心的蛛丝马迹,甚或幻想出丰富的情节。表面上他很痛苦,实际上他很享受。” (梁文道 p18)

       顺着这一思路,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可被归为“自虐狂”!通过提出分手来求证对方确实在乎自己的情侣;挑战有难度任务的工作狂;喜于攻克各类游戏的game mania;不断观看恐怖片或者沉迷过山车的达人……在这些行为中,需被攻克的目标就如Ernst手中攥紧的小卷轴,在抛出的那一瞬,人们潜意识里是有“自信”能收回/攻克目标物,但又极度担心存在的那点意外。“自虐者”一边承担着失败的压力,一边享受这种压力煎熬下带来的快感。而一旦那仅存的意外(即失败)变成现实,失望的情绪极易膨胀,有时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而人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制造麻烦,并从中得到快乐呢?也许是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真正价值。过于平淡平庸容易滋生无趣,减低快感。亦或许是因为在逆境的对比下幸福被放大了,能给人更大的冲击力,所以人们乐忠于忆苦思甜。

       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我更倾向于把它归类于防御机制 (defence mechanism)的一种。人们在惧怕一种结果或一类事情的发生时,潜意识里会给出很多理由来否定这种不乐观情况的发生可能,但由于不自信人们会主动制造类似的不乐观状况(情节往往偏轻,并控制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来试探,在这种试探中获得论据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并在这个论证过程中得到愉悦与快慰。这是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让自己提前意识并防御危险,并作出应激反应。比如故事里的幼童,他深怕失去父母的关爱与注意,就恶作剧似的躲藏起来,潜意识里他相信父母不会抛弃他但又没有绝对的自信,在目睹父母丢失自己的焦虑时,他得到了事实证明,心里也异常愉悦起来。再举例来说,人们害怕死亡但在潜意识中知道自己下一刻不会死,他会选择过山车等刺激的行为作为试探,在得到“我还活着”的结论时,活着的状态得到了证明,于是人也释然且满足了。所以,Fort/Da game 不止于表面上所表现出的自虐,更是人们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保护。

posted @ 2016-11-04 20:46  xsc906476903  阅读(40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