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谈四种读书的方法

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读书的方法。鲁迅认为,有系统的读书方法有四种。前面三种不难,最后一种则需要功力。若能够达到第四种阅读层次,必定能成一家之言。

第一是添朱线,也就是读书时在文字旁划线标记。虽说划线,但也有讲究。否则一本书画的乱七八糟那怎么得了?因此鲁迅认为,添朱线的笔和颜色特别重要。在中文书方面,文章好的地方用红色;思想佩服的地方用蓝色。读西方书时最好是划底线(UNDERLINE),其次是圈(将好的文章段落圈选起来,甚至圈选整页),其三则是页旁直线。

读书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划线有个好处,读过的地方已经将重点提了出来。将来翻察时,不用从头读起,找因为在初读时已经把主要思想给筛了出来。

第二是一边读,一边摘录,并做成拔萃簿。换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书摘笔记,书摘笔记有助于读者了解、体会、进入作者的思维逻辑深处,掌握作者为文思想的模式。好的文章更在无形中更可以锻鍊读者的文笔,在抄写摘录的同时,也是很好的写作练习。

不过,这种读书方法多用于写报告或专业阅读,不适合闲时的休闲阅读,否则将坏了读书雅兴。

第三为再读,就是把那些已经做过笔记、摘录过精华的书,再拿来重读。不同的年纪重读同一本书往往能够有新的体会,而经典更是如此。持之以恒的不断重读,将可以从中发现无数宝藏。再读还有个好处就是帮助记忆。特别是重读之前已经划过重点,做过摘录笔记的书。

运用这三点,对于准备考试或撰写报告,已经绰绰有余。不过如果要持续性的钻精于特定主题的研究,鲁迅建议还必须采取第四种读书方法。这个方法源自写下罗马帝国兴亡史的着名历史学家吉朋。鲁迅没有给个名字,但笔者以为可全充为是“同理法”。

这种方法多半用来在对于特定主题有持续关切阅读领域时,当一个读者取得了一本相关领域的最新出版品后,不直接进入书籍内容,先看一眼全书的架构和大致内容,然后放下书,自己想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写这本书?

尽可能远离这本书。或许去散散步。然后想一想自己会怎么组织这本书的文章,用什么方式提问、破题、论证,为什么?又如何取信于人?除非自己对于这样的头脑体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否则不会去读那本书。

这个读书方法对于要面对一本和你虽处理相同问题但论点可能完全不同的书籍时显得十分重要。好处是让自己在既有的阅读基础上去确立自己的见解与论证,并且知道面前的这本新书将会被归在专业领域的哪个层次。

有了清楚的定位后,再根据自己确定了的想法和立场去面对那本新书,并与书中所提的观念和证据对话。如此一来,才不至于被书中的观点和论证所吸引或影响。对于阅读与治学,助益颇大。可以让自己不被漂亮的新观点拉走,或者慑服于大部头砖块书,能够平心静气,以原有的基础来面对新观点,是种沉稳厚重的阅读方法,非常值得推荐。

posted @ 2018-04-18 17:27  庄浩  阅读(5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