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设计与实现(一~五整合版)
by @飘过的小牛
一
前言
项目中用到了redis,但用到的都是最最基本的功能,比如简单的slave机制,数据结构只使用了字符串。但是一直听说redis是一个很牛的开源项目,很多公司都在用。于是我就比较奇怪,这玩意不就和 memcache 差不多吗?仅仅是因为memcache是内存级别的,没有持久化功能。而redis支持持久化?难道这就是它的必杀技?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网上搜了一圈。发现有个叫做huangz的程序员针对redis写了一本书叫做《redis设计与实现》,而且业界良心搞了一个reids2.6版本的注释版源码。这本书不到200页,估计2个星期能看完吧,之后打算再看下感兴趣部分的源码。当然,如果你不知道redis是干嘛的,请自行谷歌,简单说就是Key-Value数据库,而且 value 支持5种数据结构:
- 字符串
- 哈希表(map)
- 列表(list)
- 集合(set)
- 有序集
下面我们就从 redis 的内部结构开始说起吧:)
一、redis内部数据结构
首先需要知道,redis是用C写的。众所周知,任何系统对于字符串的操作都是最频繁的,而恰巧C语言的字符串备受诟病。然后作者就封装了一下 C 语言的字符串 char *。
总之,根据redis的业务场景,整个redis系统的底层数据支撑被设计为如下几种:
- 简单动态字符串sds(Simple Dynamic String)
- 双端链表
- 字典(Map)
- 跳跃表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说这4种数据结构。
1. 简单动态字符串sds
- redis的字符串表示为sds,而不是C字符串(以\0结尾的char*)
- 对比C字符串,sds有以下特性
- 可以高效执行长度计算O(1)
- 可以高效执行append操作(通过free提前分配)
- 二进制安全
- sds会为追加操作进行优化,加快追加操作的速度,并降低内存分配的次数,代价是多占用内存,且不会主动释放
这个一看名字就能知道个大概了,因为字符串操作无非是增删查改,如果使用char[]数组,那是要死人的,任何操作都是O(N)复杂度。所以,要对某些频繁的操作实现O(1)级性能。但是我们还是得思考:
为什么要对字符串造轮子?
因为redis是一个key-value类型的数据库,而key全部都是字符串,value可以是集合、hash、list等等。同时,在redis的各种操作中,都会频繁使用字符串的长度和append操作,对于char[]来说,长度操作是O(N)的,append会引起N次realloc。而且因为redis分为client和server,传输的协议内容必须是二进制安全的,而C的字符串必须保证是\0结尾,所以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开发sds
知道了上面几点就可以看下实现了,其实实现特别简单。它通过一个结构体来代表字符串对象,内部有个len属性记录长度,有个free用于以后的append操作,具体的值还是一个char[]。长度就不说了,只在插入的时候用一下,以后只需要维护len就可以O(1)拿到;对于free也很简单,vector不也是这么实现的嘛。就是按照某个阈值进行翻倍叠加。
2. 双端链表
- redis自己实现了双端链表
- 双端链表主要两个作用:
- 作为redis列表类型的底层实现之一
- 作为通用数据结构被其他模块使用
- 双端链表及其节点的性能特征如下:
- 节点带有前驱和后继指针
- 链表是双向的,所以对表头和表尾操作都是O(1)
- 链表节点可以会被维护,LLEN复杂度为O(1)
这玩意当时刷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那本书看过,但是没怎么用到过。说白了双端链表就是有2个指针,一个指向链表头,一个指向链表尾。对每个节点而言,记录自己的父节点和子节点,这样双向移动速度会快很多。
还是老问题:
为什么要有双端链表?
在Java或者C++中,都有现成的容器供我们使用,但是C没有。于是作者自己造了一个双端链表数据结构。而这个也是redis列表数据结构的基础之一(另外一个还是压缩列表)。而且双端链表也是一个通用的数据结构被其他功能调用,比如事务。
至于实现也是比较简单,双端链表,肯定有2个指针指向链表头和链表尾,然后内部维护一个len保存节点的数目,这样当使用LLEN的时候就能达到O(1)复杂度了。其他的,额,对每个节点而言,都有双向的指针,另外还有针对双端链表的迭代器,也是两个方向。
3. 字典(其实说Map更通俗)
- 字典是由键值对构成的抽象数据结构
- redis中的数据库和哈希键值对都基于字典实现
- 字典的底层实现为哈希表,每个字典含有2个哈希表,一般只是用0号哈希表,1号哈希表是在rehash过程中才使用的
- 哈希表使用链地址法来解决碰撞问题
- rehash可以用于扩展或者收缩哈希表
- 对哈希表的rehash是分多次、渐进式进行的
这个虽然说经常用,但是对于redis来说确实是重中之重。毕竟redis就是一个key-value的数据库,而key被称为键空间(key space),这个键空间就是由字典实现的。第二个用途就是用作hash类型的其中一种底层实现。下面分别来说明。
- 键空间:redis是一个键值对数据库,数据库中的键值对就由字典保存:每个数据库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字典,这个字典被称为键空间。当用户添加一个键值对到数据库(不论键值对是什么类型),程序就讲该键值对添加到键空间,删除同理。
- 用作hash类型键的其中一种底层实现:hash底层实现是通过压缩列表和字典实现的,当建立一个hash结构的时候,会优先使用空间占用率小的压缩列表。当有需要的时候会将压缩列表转化为字典
对于字典的实现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即可,因为很简单。
字典是通过hash表实现的。每个字典含有2个hash表,分别为ht[0]和ht[1],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ht[0],ht[1]只有在rehash的时候才用到。为什么呢?因为性能,我们知道,当hash表出现太多碰撞的话,查找会由O(1)增加到O(MAXLEN),redis为了性能,会在碰撞过多的情况下发生rehash,rehash就是扩大hash表的大小,从而将碰撞率降低,当hash表大小和节点数量维持在1:1时候性能最优,就是O(1)。另外的rehashidx字段也比较有看头,redis支持渐进式hash,下面会讲到原理。
下面讲一下rehash的触发条件:
当新插入一个键值对的时候,根据used/size得到一个比例,如果这个比例超过阈值,就自动触发rehash过程。rehash分为两种:
- 自然rehash:满足used/size >= 1 && dict_can_resize条件触发的
- 强制rehash:满足used/size >= dict_force_resize_ratio(默认为5)条件触发的。
思考一下,为什么需要两种rehash呢?答案还是为了性能,不过这点考虑的是redis服务的整体性能。当redis使用后台子进程对字典进行rehash的时候,为了最大化利用系统的copy on write机制,子进程会暂时将自然rehash关闭,这就是dict_can_resize的作用。当持久化任务完成后,将dict_can_resize设为true,就可以继续进行自然rehash;但是考虑另外一种情况,当现有字典的碰撞率太高了,size是指针数组的大小,used是hash表节点数量,那么就必须马上进行rehash防止再插入的值继续碰撞,这将浪费很长时间。所以超过dict_force_resize_ratio后,无论在进行什么操作,都必须进行rehash。
rehash过程很简单,分为3步:
- 给ht[1]分配至少2倍于ht[0]的空间
- 将ht[0]数据迁移到ht[1]
- 清空ht[0], 将ht[0]指针指向ht[1],ht[1]指针指向ht[0]
同样是为了性能(当用户对一个很大的字典插入时候,你不能让系统阻塞来完成整个字典的rehash。所以redis采用了渐进式rehash。说白了就是分步进行rehash。具体由下面2个函数完成:
- dictRehashStep:从名字可以看出,是按照step进行的。当字典处于rehash状态(dict的rehashidx不为-1),用户进行增删查改的时候会触发dictRehashStep,这个函数就是将第一个索引不为空的全部节点迁移到ht[1],因为一般情况下节点数目不会超过5(超过基本会触发强制rehash),所以成本很低,不会影响到响应时间。
- dictRehashMilliseconds:这个相当于时间片轮转rehash,定时进行redis cron job来进行rehash。会在指定时间内对dict的rehashidx不为-1的字典进行rehash
上面讲完了rehash过程,但是以前在组内分享redis的时候遇到过一个问题:
当进行rehash时候,我进行了增删查改怎么办?是在ht[0]进行还是在ht[1]进行呢?
redis采用的策略是rehash过程中ht[0]只减不增,所以增加肯定是ht[1],查找、修改、删除则会同时在ht[0]和ht[1]进行。
Tips: redis为了减少存储空间,rehash还有一个特性是缩减空间,当多次进行删除操作后,如果used/size的比例小于一个阈值(现在是10%),那么就会触发缩减空间rehash,过程和增加空间类似,不详述了。
3. 跳跃表
- 跳跃表是一种随机化数据结构(它的层是随机产生的),查找、添加、删除操作都是O(logN)级别的。
- 跳跃表目前在redis的唯一用处就是有序集类型的底层数据结构之一(另外一个还是字典)
- 当然,根据redis的特性,作者对跳跃表进行了修改
- socre可以重复
- 对比一个元素需要同时检查它的score和member
- 每个节点带有高度为1的后退指针,用于从表尾方向向表头方向迭代
redis使用了跳跃表,但是我发现。。。。我竟然不知道跳跃表是什么东东。亏我还觉得数据结构基础还凑合呢= =。于是赶紧去看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算是知道是啥玩意的。说白了,就是链表+二分查找的结合体。这里主要是研究redis的,所以就不细谈这个数据结构了。
和双端链表、字典不同的是,跳跃表在reids中不是广泛使用的,它在redis中的唯一作用就是实现有序集数据类型。所以等到集合的时候再深入了解。
二
上一章我们介绍了redis的内部结构:
但是,创建这些完整的数据结构是比较耗费内存的,如果对于一个特别简单的元素,使用这些数据结构无异于大材小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dis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使用内存映射数据结构来代替内部数据结构,主要有:
- 整数集合 intset
- 压缩列表 ziplist
当然了,因为这些结构是和内存直接打交道的,就有节省内存的优点,而又因为对内存的操作比较复杂,所以也有操作复杂,占用的CPU时间更多的缺点。
这个要掌握一个平衡,才能使redis的总体效率更好。目前,redis使用两种内存映射数据结构。
1. 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用于有序、无重复的保存多个整数值,它会根据元素的值,自动选择该用什么长度的整数类型来保存元素。比如,在一个int set中,最大的元素可以用int16_t保存,那么这个int set的所有元素都是int16_t,当插入一个元素是int32_t的时候,int set会先将所有元素升级为int32_t,再插入这个元素。总的来说,整数集合会自动升级。
看名字我们就知道它的用途:
- 只保存整数元素
- 元素的数量不多[因为它不费内存,费CPU。量多的话,肯定是CPU为第一考虑]
那么我们看一下 intset 的定义:
1 typedef struct intset {
2
3 // 保存元素所使用的类型的长度
4 uint32_t encoding;
5
6 // 元素个数
7 uint32_t length;
8
9 // 保存元素的数组
10 int8_t contents[];
11
12 } intset;
其中 encoding 保存的是 intset 中元素的编码类型,比如是 int16_t还是 int32_t等等。具体的定义在 intset.c 中:
1 #define INTSET_ENC_INT16 (sizeof(int16_t))
2 #define INTSET_ENC_INT32 (sizeof(int32_t))
3 #define INTSET_ENC_INT64 (sizeof(int64_t))
length 肯定就是元素的个数喽,然后是具体的元素,我们发现是 int8_t 类型的,实现上它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类型,到实际分配时候,会根据具体元素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类型。而且 contents 有两个特点:
- 没有重复元素
- 元素在数组中从小到大排序
所以,添加元素到intset有下面几个步骤:
- 判断插入元素是否存在于集合,如果存在,没有任何操作(无重复元素)
- 看元素的长度是否需要把intset升级,如果需要,先升级
- 插入元素,而且要保证在contents数组中,从小到大排序
- 维护length
简单总结一下整数集合的特点:
- 保存有序、无重复的整数元素
- 根据元素的值自动选择对应的类型,但是int set只升级、不降级
- 升级会引起整个int set中的contents数组重新内存分配,并移动所有的元素(因为内存不一样了),所以复杂度为O(N)
- 因为int set是有序的,所以查找使用的是binary search
2. 压缩列表
本质来说,压缩列表就是由一系列特殊编码的内存块构成的列表,一个压缩列表可以包含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可以保存一个长度受限的字符数组(不以为\0结尾的char数组)或者整数。说白了,它是以内存为中心的数据结构,一般列表是以元素类型的字节总数为大小,而压缩列表是以它最小内存块进行扩展组成的列表。下面我来说一下。
压缩列表分为3个部分:
- header:10字节,保存整个压缩列表的信息,有尾节点到head的偏移量、节点个数、整个压缩列表的内存(字节)
- 节点:一个结构体、由前一个节点的大小(用于向前遍历)、元素类型and长度、具体值组成
- 哨兵:就是一个1字节的全为1的内存,表示一个压缩列表的结束
其中压缩列表的节点值得说一下,它可以存储两类数据:
那么,怎样实现呢?很简单,通过 encoding + length 就可以搞定。encoding 占2位,00,01,10,11表示不明的类型,只有11代表的是节点中存放的是整型,其他3个代表节点中存放的都是字符串。而根据这2位的不同,又对应着不同的长度。
所以,由 encoding 可以知道元素的类型和这个元素的范围(比如 encoding 为01,包括 encoding 在内的2byte 代表长度,所以最长是214 - 1;如果 encoding 为00,包括 encoding 在内的1byte 代表元素的长度,所以最大值为26 -1 )
然后添加元素大概是下面酱紫滴(对于列表来说,添加元素默认是加在列表尾巴的):
- 首先通过压缩列表的head信息,找到压缩列表的尾巴到head的偏移量(因为可能重新分配内存,所以指针的话会失效)
- 根据要插入的值,计算出编码类型和插入值的长度。然后还有前一个节点所用的空间、然后对压缩列表进行内存充分配
- 初始化entry节点的所有相关信息:pre_entry_length、encoding、length、content
- 更新head中的长度啦、尾偏移啦、压缩列表总字节啦
上面吐槽了压缩列表没有next指针,现在发现有了= =,但是不是指针,因为压缩列表会进行内存充分配,所以指针代表的内存地址需要一直维护,而当使用偏移量的话,就不需要更改一次维护一次。向后遍历是通过头指针+节点的大小(pre_entry_length+encoding+length的总大小)就可以跳到下一个节点了
不过,说实话,压缩列表这个设计的好处我还没有看到,可能还需要和后面的东西结合吧。
重读之后看到了,(^__^) 嘻嘻……
本质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节省内存。所以它不像上一章讲到的那种分配固定的大小,而 intset 和 ziplist 完全是根据内存定做的,一个字节也不多(当然,有些操作还是会有浪费的)。
三
前言
这一章主要是讲redis内部的数据结构是如何实现的,可以说是redis的根基,前面2章介绍了redis的内部数据结构:
redis的内存映射数据结构:
而这一章,就是具体将这些数据结构是如何在redis中工作的。
1. 总观redis内部实现
一张图说明问题的本质:
之后,我们再根据这张图来说明redis中的数据架构为什么是酱紫滴。前面我们已经说过,redis中有5种数据结构,而它们的底层实现都不是唯一的,所以怎样选择对应的底层数据支撑呢?这就需要“多态”的思想,但是因为redis是C开发的。所以通过结构体来模仿对象的“多态”(当然,本质来说这是为了让自己能更好的理解)。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redis是这样设计的:
- redisObject对象
- 基于redisObject对象的类型检查
- 基于redisObject对象的显式多态函数
- 对redisObject进行分配、共享和销毁的机制
下面看下redisObject的定义:
/*
* Redis 对象
*/
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
// 类型
unsigned type:4;
// 对齐位
unsigned notused:2;
// 编码方式
unsigned encoding:4;
// LRU 时间(相对于 server.lruclock)
unsigned lru:22;
// 引用计数
int refcount;
// 指向对象的值
void *ptr;
} robj;
其中type、encoding、ptr是最重要的3个属性:
- type:redisObject的类型,字符串、列表、集合、有序集、哈希表
- encoding:底层实现结构,字符串、整数、跳跃表、压缩列表等
- ptr:实际指向保存值的数据结构
举个例子就是:
如果一个 redisObject 的 type 属性为 REDIS_LIST , encoding 属性为 REDIS_ENCODING_LINKEDLIST ,那么这个对象就是一个 Redis 列表,它的值保存在一个双端链表内,而 ptr 指针就指向这个双端链表;
如果一个 redisObject 的 type 属性为 REDIS_HASH , encoding 属性为 REDIS_ENCODING_ZIPMAP ,那么这个对象就是一个 Redis 哈希表,它的值保存在一个 zipmap 里,而 ptr 指针就指向这个 zipmap ;诸如此类。
所以,当执行一个操作时,redis是这么干的:
- 根据key,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对应的redisObject,没有就返回null
- 查看redisObject的type是否和要执行的操作相符
- 根据redisObject的encoding属性选择对应的数据结构
- 返回处理结果
然后reids还搞了一个内存共享,这个挺赞的:
对于一些操作来说,返回值就那几个。对于整数来说,存入的数据也通常不会太大,所以redis通过预分配一些常见的值对象,并在多个数据结构之间(很不幸,你得时指针才能指到这里)共享这些对象,避免了重复分配,节约内存。同时也节省了CPU时间
如图所示:
三个列表的值分别为:
- 列表 A : [20130101, 300, 10086]
- 列表 B : [81, 12345678910, 999]
- 列表 C : [100, 0, -25, 123]
最后一个:redis对对象的管理是通过最原始的引用计数方法。
2. 字符串
字符串是redis使用最多的数据结构,除了本身作为SET/GET的操作对象外,数据库中的所有key,以及执行命令时提供的参数,都是用字符串作为载体的。
在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见,字符串的底层可以有两种实现:
- REDIS_ENCODING_INT使用long类型保存long的值
- REDIS_ENCODING_ROW使用sdshdr保存sds、long long、double、long double等
说白了就是除了long是通过第一种存储以外,其他类型都是通过第二种存储滴。
然后新创建的字符串,都会默认使用第二种编码,在将字符串作为键或者值保存进数据库时,程序会尝试转为第一种(为了节省空间)
3. 哈希表
哈希表,嗯,它的底层实现也有两种:
- REDIS_ENCODING_ZIPLIST
- REDIS_ENCODING_HT(字典)
当创建新的哈希表时,默认是使用压缩列表作为底层数据结构的,因为省内存呀。只有当触发了阈值才会转为字典:
- 哈希表中某个键或者值的长度大于server.hash_max_ziplist_value(默认为64)
- 压缩列表中的节点数量大于server.hash_max_ziplist_entries(默认为512)
4. 列表
列表嘛,其实就是队列。它的底层实现也有2种:
- REDIS_ENCODING_ZIPLIST
- REDIS_ENCODING_LINKEDLIST
当创建新的列表时,默认是使用压缩列表作为底层数据结构的,还是因为省内存- -。同样有一个触发阈值:
- 试图往列表中插入一个字符串值,长度大于server..list_max_ziplist_value(默认是64)
- ziplist包含的节点超过server.list_max_ziplist_entries(默认值为512)
阻塞命令
对于列表,基本的操作就不介绍了,因为列表本身的操作和底层实现基本一致,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它具有双端队列的操作即可。重点讨论一下列表的阻塞命令比较好玩。
当我们执行BLPOP/BRPOP/BRPOPLPUSH的时候,都可能造成客户端的阻塞,它们被称为列表的阻塞原语,当然阻塞原语并不是一定会造成客户端阻塞:
- 只有当这些命令作用于空列表,才会造成客户端阻塞
- 如果被处理的列表不为空,它们就执行无阻塞版本的LPOP/RPOP/RPOPLPUSH
上面两条的意思很简单,因为POP命令是删除一个节点,那么当没有节点的时候,客户端会阻塞直到一个元素添加进来,然后再执行POP命令,那么,对客户端的阻塞过程是这样的:
- 将客户端的连接状态更改为“正在阻塞”,并记录这个客户端是被那些键阻塞(可以有多个),以及阻塞的最长时间
- 将客户端的信息加入到字典server.db[i].blocking_keys中,i就是客户端使用的数据库编号
- 继续保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连接,但是不发送任何信息,造成客户端阻塞
响应的,解铃须有系铃人:
- 被动脱离:有其他客户端为造成阻塞的键加入了元素
- 主动脱离:超过阻塞的最长时间
- 强制脱离:关闭客户端或者服务器
上面的过程说的很简单,但是在redis内部要执行的操作可以很多的,我们用一段伪代码来演示一下被动脱离的过程:
def handleClientsBlockedOnLists():
# 执行直到 ready_keys 为空
while server.ready_keys != NULL:
# 弹出链表中的第一个 readyList
rl = server.ready_keys.pop_first_node()
# 遍历所有因为这个键而被阻塞的客户端
for client in all_client_blocking_by_key(rl.key, rl.db):
# 只要还有客户端被这个键阻塞,就一直从键中弹出元素
# 如果被阻塞客户端执行的是 BLPOP ,那么对键执行 LPOP
# 如果执行的是 BRPOP ,那么对键执行 RPOP
element = rl.key.pop_element()
if element == NULL:
# 键为空,跳出 for 循环
# 余下的未解除阻塞的客户端只能等待下次新元素的进入了
break
else:
# 清除客户端的阻塞信息
server.blocking_keys.remove_blocking_info(client)
# 将元素返回给客户端,脱离阻塞状态
client.reply_list_item(element)
至于主动脱离,更简单了,通过redis的cron job来检查时间,对于过期的blocking客户端,直接释放即可。伪代码如下:
def server_cron_job():
# cron_job其他操作 ...
# 遍历所有已连接客户端
for client in server.all_connected_client:
# 如果客户端状态为“正在阻塞”,并且最大阻塞时限已到达
if client.state == BLOCKING and \
client.max_blocking_timestamp < current_timestamp():
# 那么给客户端发送空回复, 脱离阻塞状态
client.send_empty_reply()
# 并清除客户端在服务器上的阻塞信息
server.blocking_keys.remove_blocking_info(client)
# cron_job其他操作 ...
5. 集合
这个就是set,底层实现有2种:
- REDIS_ENCODING_INTSET
- REDIS_ENCODING_HT(字典)
对于集合来说,和前面的2种不同点在于,集合的编码是决定于第一个添加进集合的元素:
- 如果第一个添加进集合的元素是long long类型的,那么编码就使用第一种
- 否则使用第二种
同样,切换也需要达到一个阈值:
- intset保存的整数值个数超过server.set_max_intset_entries(默认值为512)
-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如果插入的元素类型不是long long的,就要转化成第二种
然后对于集合,有3个操作的算法很好玩,但是因为没用到过,就暂时列一下:
6. 有序集
终于看到最后一个数据结构了,虽然只有5个- -。。。。首先从命令上就可以区分这几种了:
- GET/SET是字符串
- H开头的是哈希表
- L开头的是列表
- S开头的是集合
- Z开头的是有序集
继续说有序集,这个东西我还真的没用过。。。其他最起码都了解过,这个算是第一次接触。现在看来,它也算一个sort过的map,sort的依据就是score,对score排序后得到的集合。
首先还是底层实现,有2种:
- REDIS_ENCODING_ZIPLIST
- REDIS_ENCODING_SKIPLIST
这个竟然用到了跳跃表,不用这个的话,跳跃表好像都快被我忘了呢。。对于编码的选择,和集合类似,也是决定于第一个添加进有序集的元素:
- 如果满足:1.服务器属性server.zset_max_ziplist_entries值大于0(默认为128)2.元素的member长度小于服务器属性server.zset_max_ziplist_value(默认为64),就以第一种作为底层数据结构
- 否则使用第二种
对于编码的转换阈值是这样的:
- ziplist保存的元素数量超过服务器属性server.zset_max_ziplist_entries的值(默认为128)
- ziplist的元素长度大于服务器属性server.zset_max_ziplist_value(默认为64)
那我们知道,如果有序集是用ziplist实现的,而ziplist终对于member和score是按次序存储的,如member1,score1,member2,score2...这样的。那么,检索时候就蛋疼了,肯定是O(N)复杂度,既然这样,效率一下子就没有了。庆幸的是,转换成跳跃表之后,redis搞的很高明:
它用一个字典和一个跳跃表同时来存储有序集的元素,而且因为member和score是在内存区域其字典有指针,就可以共享一块内存,不用每个元素复制两份。
通过使用字典结构,并将 member 作为键,score 作为值,有序集可以在 O(1) 复杂度内:
- 检查给定member是否存在于有序集(被很多底层函数使用)
- 取出 member 对应的 score 值(实现 ZSCORE 命令)
通过使用跳跃表,可以让有序集支持以下两种操作:
- 在 O(logN) 期望时间、O(N) 最坏时间内根据 score 对 member 进行定位(被很多底层函数使用)
- 范围性查找和处理操作,这是(高效地)实现 ZRANGE 、ZRANK 和 ZINTERSTORE等命令的关键
通过同时使用字典和跳跃表,有序集可以高效地实现按成员查找和按顺序查找两种操作。所以,对于有序集来说,redis的思路确实是很流弊的。
7. 总结
上面几个小节讲述了redis的数据结构的底层实现,但是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命令,如果调研后发现redis的某种数据结构满足需求,就可以对症下药,去查看redis对应的API即可。
四
前言
这一章主要讲解redis内部的一些功能,主要分为以下4个:
那么,我们就来逐个击破!
1. 事务
事务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人来说可能会比较抽象。因为事务是对计算机某些操作的称谓。通俗来说,事务就是一个命令、一组命令执行的最小单元。事务一般具有ACID属性(redis只支持两种,下文详细说明):
- 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一致性与原子性是密切相关的。
- 隔离性(isolation):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 持久性(durability):持续性也称永久性(permanence),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有任何影响。
那么,redis是通过MULTI/DISCARD/EXEC/WATCH这4个命令来实现事务功能。对事务,我们必须知道事务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事务提供了一种“将多个命令打包,然后一次性、按顺序执行”的机制,并且在事务执行期间不会中断——意思就是在事务完成之前,客户端的其他命令都是阻塞状态。
以下是一个事务的例子,它先以 MULTI 开始一个事务,然后将多个命令入队到事务中,最后 由EXEC 命令触发事务,一并执行事务中的所有命令:
redis> MULTI
OK
redis> SET book-name "Mastering C++ in 21 days"
81
QUEUED
redis> GET book-name
QUEUED
redis> SADD tag "C++" "Programming" "Mastering Series"
QUEUED
redis> SMEMBERS tag
QUEUED
redis> EXEC
1) OK
2) "Mastering C++ in 21 days"
3) (integer) 3
4) 1) "Mastering Series"
2) "C++"
3) "Programming"
一个事务主要经历3个阶段:
- 开始事务
- 命令入队(看,上面都有QUEUED这个返回值)
- 执行事务
这几个过程都比较简单,开始事务就是切换到事务模式;命令入队就是把事务中的每条命令记录下来,包括是第几条命令,命令参数什么的(当然,事务中是不能再嵌套事务的,所以再有事务关键字(MULTI/DISCARD/WATCH)会立即执行的);执行事务就是一下子把刚才那个事务的命令执行完。
- DISCARD: 取消一个事务,它会清空客户端的整个事务队列,然后将客户端从事务状态调整回非事务状态,最终返回字符串OK给客户端,说明事务已经取消
- MULTI:因为redis不允许事务嵌套,所以,当在事务中输入MULTI时,redis服务器会简单返回一个错误,然后继续等待该事务的其他操作,就好像没有输入过MULTI一样
- WATCH:WATCH用于在事务开始之前监视任意数量的键,当调用EXEC执行事务时,如果任意一个监视的键被修改了,那么整个事务就不再执行,直接返回失败。【事务安全性检查】
对于上面的WATCH来说,我们可以看成一个锁。这个锁在执行期间是不可以修改(类比为打开锁)的,这样才能保证这次事务是隔离的,安全的。那么,WATCH是如何触发的呢?
在任何对数据库键空间进行修改的命令执行成功后,multi.c/touchWatchKey函数都会被调用——它会检查数据库的watch_keys字典,看是否有客户端在监视被修改的键,如果有的话,就把这个监视的是客户端的REDIS_DIRTY_CAS打开。之后,执行EXEC前,会对这个事务的客户端检查是否REDIS_DIRTY_CAS被打开,打开的话就说明事务的安全性被破坏,直接返回失败;反之则正常进行事务操作。
事务的ACID性质
前面说到,事务一般具有ACID属性,但是redis只保证两种机制:一致性和隔离性。对于原子性和持久性并没有支持,下面说明redis为什么这样做。
- 原子性:redis的单条命令是原子性的,但是redis没有对事务进行原子性保护。如果一个事务没有执行成功,是不会进行重试或者回滚的。
- 一致性【redis保证】:这个要分三个层次:
- 入队错误:如果执行一个错误的命令(比如命令参数不对:set key),那么会被标记为REDIS_DIRTY_EXEC,执行会直接返回错误
- 执行错误:对某个类型key执行其他类型的操作,不会影响结果,所以不会影响事务的一致性。事务会继续进行
- redis进程被冻结:简单来说,redis有持久化功能。但是这个持久化是建立在执行成功的基础上,如果不成功是不会进行持久化的。所以,出问题时都会保证要么事务没有执行;要么事务执行成功。所以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 隔离性【redis保证】:因为redis是单进程程序,并在执行事务时不会中断,一直执行到事务对列为空,所以隔离性是可以保证的。
- 持久性:不管是单纯的内存模式,还是开启了持久化文件的功能,事务的每条命令执行过程中都会有时间间隙,如果这时候出现问题,持久化还是无法保证。所以,redis使用的是事务没执行或者事务执行完成才会进行持久化工作(AOF模式除外,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 -)
2. 订阅与发布
这个东西没有仔细看,但是大概知道是啥功能的。我想了一下,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来完成跨平台之间消息的推送。比如我开发了一个app,分别有web版本、ios版本、Android版本、Symbian版本。那么,我可以结合模式+频道,将消息推送到所有安装此应用的平台上。
3. Lua脚本
这是redis2.6版本最大的亮点。但是我们好像木有用过- -所以,以后有需求的时候再好好研究一下吧。
4. 慢查询日志
慢查询日志是redis系统提供的一个查看系统性能的功能。它的每一条记录的是一条命令的执行时间。所以,你可以在redis.conf中设置当超过slowlog_log_slower_than的时候,将这个命令记录下来;因为慢查询日志是一个FIFO队列(用链表实现的),所以还有一个slowlog_max_than来限制队列长度,如果溢出,就从队头删除最旧的,将最新的添加到队尾。
五
前言
这一章是讲redis内部运作机制的,所以算是redis的核心。在这一章中,将会学习到redis是如何设计成为一个非常好用的nosql数据库的。下面我们将要讨论这些话题:
- redis是如何表示一个数据库的?它的操作是如何进行的?
- redis的持久化是怎样触发的?持久化有什么作用(memcache就没有)
- redis如何处理用户的输入?又试如何将运行结果返回给用户呢?
- redis启动的时候,都需要做什么初始化工作?传入服务器的命令又是以什么方法执行的?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就来学习一下redis的内部运作机制,当然,我们重点是学习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为什么是最优的?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呢?对细节不必太追究,先从整体上理解redis的框架是如何搭配的,然后对哪个模块感兴趣再去看看源码,好像2.6版本的代码量在5W行左右吧。
1. 数据库
嗯,好像一直用的都是默认的数据库。废话不说,直接上一个数据库结构:
typedef struct redisDb {
//数据库编号
int id;
//保存数据库所有键值对数据,也成为键空间(key space)
dict *dict;
//保存着键的过期信息
dict *expires;
//实现列表阻塞原语,如BLPOP
dict *blocking_keys;
dict *ready_keys;
//用于实现WATCH命令
dict *watched_keys
}
主要来介绍3个属性:
- id:数据库编号,但是不是select NUM这个里面的,id这个属性是为redis内部提供的,比如AOF程序需要知道当前在哪个数据库中操作的,如果没有id来标识,就只能通过指针来遍历地址相等,效率比较低
- dict:因为redis本身就是一个键值对数据库,所以这个dict存放的就是整个数据库的键值对。键是一个string,值可以是redis五种数据结构的任意一种。因为数据库本身是一个字典,所以对数据库的操作,基本都是对字典的操作
- 键的过期时间:因为有些数据是临时的,或者不需要长期保存,就可以给它设置一个过期时间(当然,key不会同时存在在key space和expire的字典中,两者会公用一个内存块)
这其中比较好的一个是redis对于过期键的处理,我当时看到这里想,可以弄一个定时器,定期来检查expire字典中的key是否到了过期时间,但是这个定时器的时间间隔不好控制,长了的话已经过期的键还可以访问;短了的话,又注定会影像系统的性能。
- 定时删除:定时器方法,和我想法一致
- 懒惰删除:这个类似线段树的lazy操作,很巧妙(总算数据结构没白学啊。。。)
- 定期删除:上面2个都有短板,这个是结合两者的一个折中策略。它会定时删除过期key,但是会控制时间和频率,同时也会减少懒惰删除带来的内存膨胀
lazy机制:
当你不用这个键的时候,我才懒得删除。当你访问redis的某个key时,我就检查一下这个key是否存在在expire中,如果存在就看是否过期,过期则删除(优化是标记一下,直接返回空,然后定时任务再慢慢删除这个);反之再去redis的dict中取值。但是缺点也有,如果用于不访问,内存就一直占用。加入我给100万个key设置了5s的过期时间,但是我很少访问,那么内存到最后就会爆掉。
所以,redis综合考虑后采用了懒惰删除和定期删除,这两个策略相互配合,可以很好的完成CPU和内存的平衡。
2. RDB
因为当前项目用到了这个,必须要好好看看啊。战略上藐视一下,就是redis数据库从内存持久化到文件的意思。redis一共有两种持久化操作:
逐个来说,先搞定RDB。
对于RDB机制来说,在保存RDB文件期间,主进程会被阻塞,直到保存成功为止。但是这也分两种实现:
- SAVE:直接调用rdbSave,阻塞redis主进程,直到保存完成,这完成过程中,不接受客户端的请求
- BGSAVE:fork一个子进程,子进程负责调用rdbSave,并在保存完成知乎向主进程发送信号,通知保存已经完成。因为是fork的子进程,所以主进程还是可以正常工作,接受客户端的请求
整个流程可以用伪代码表示:
def SAVE():
rdbSave()
def BGSAVE():
pid = fork()
if pid == 0:
# 子进程保存 RDB
rdbSave()
elif pid > 0:
# 父进程继续处理请求,并等待子进程的完成信号
handle_request()
else:
# pid == -1
# 处理 fork 错误
handle_fork_error()
当然,写入之后就是load了。当redis服务重启,就会将存在的dump.rdb文件重新载入到内存中,用于数据恢复,那么redis是怎么做的呢?
额,这一节重点是RDB文件的结构,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下dump.rdb文件,然后对照一下很容易就明白了。
3. AOF
AOF是append only file的缩写,意思是追加到唯一的文件,从上面对RDB的介绍我们知道,RDB的写入是触发式的,等待多少秒或者多少次写入才会持久化到文件中,但是AOF是实时的,它会记录你的每一个命令。
同步到AOF文件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命令传播:redis将执行的命令、参数、参数个数都发送给AOF程序
- 缓存追加:AOF程序将收到的数据整理成网络协议的格式,然后追加到AOF的内存缓存中
- 文件写入和保存:AOF缓存中的内容被写入到AOF文件的尾巴,如果设定的AOF保存条件被满足,fsync或者或者fdatasync函数会被调用,将写入的内容真正保存到磁盘中
对于第三点我们需要说明一下,在前面我们说到,RDB是触发式的,AOF是实时的。这里怎么又说也是满足条件了呢?原来redis对于这个条件,有以下的方式:
- AOF_FSYNC_NO:不保存。这时候,调用flushAppendOnlyFile函数的时候WRITE都会执行(写入AOF程序的缓存),但SAVE会(写入磁盘)跳过,只有当满足:redis被关闭、AOF功能被关闭、系统要刷新缓存(空间不足等),才会进行SAVE操作。这种方式相当于迫不得已才会进行SAVE,但是很不幸,这三种操作都会引起redis主进程的阻塞
- AOF_FSYNC_EVERYSEC:每一秒保存一次。因为SAVE是后台子线程调用的,所有主线程不会阻塞。
- AOF_FSYNC_ALWAYS:每执行一个命令保存一次。这个很好理解,但是因为SAVE是redis主进程执行的,所以在SAVE时候主进程阻塞,不再接受客户端的请求
补充:对于第二种的流程可能比较麻烦,用一个图来说明:
如果仔细看上面的条件,会发现一会SAVE是子线程执行的,一会是主进程执行的,那么怎样从根本上区分呢?
我个人猜测是区分操作的频率,第一种情况是服务都关闭了,主进程肯定会做好善后工作,发现AOF开启了但是没有写入磁盘,于是自己麻溜就做了;第二种情况,因为每秒都需要做,主进程不可能用一个定时器去写入磁盘,这时候用一个子线程就可以圆满完成;第三种情况,因为一个命令基本都是特别小的,所以执行一次操作估计非常非常快,所以主进程再调用子线程造成的上下文切换都显得有点得不偿失了,于是主进程自己搞定。【待验证】
对于上面三种方式来说,最好的应该是第二种,因为阻塞操作会让 Redis 主进程无法持续处理请求,所以一般说来,阻塞操作执行得越少、完成得越快,Redis 的性能就越好。
- 模式 1 的保存操作只会在AOF 关闭或 Redis 关闭时执行, 或者由操作系统触发, 在一般情况下, 这种模式只需要为写入阻塞, 因此它的写入性能要比后面两种模式要高, 当然, 这种性能的提高是以降低安全性为代价的: 在这种模式下, 如果运行的中途发生停机, 那么丢失数据的数量由操作系统的缓存冲洗策略决定。
- 模式 2 在性能方面要优于模式 3 , 并且在通常情况下, 这种模式最多丢失不多于 2 秒的数据, 所以它的安全性要高于模式 1 , 这是一种兼顾性能和安全性的保存方案。
- 模式 3 的安全性是最高的, 但性能也是最差的, 因为服务器必须阻塞直到命令信息被写入并保存到磁盘之后, 才能继续处理请求。
AOF文件的还原
对于AOF文件的还原就特别简单了,因为AOF是按照AOF协议保存的redis操作命令,所以redis会伪造一个客户端,把AOF保存的命令重新执行一遍,执行之后就会得到一个完成的数据库,伪代码如下:
def READ_AND_LOAD_AOF():
# 打开并读取 AOF 文件
file = open(aof_file_name)
while file.is_not_reach_eof():
# 读入一条协议文本格式的 Redis 命令
cmd_in_text = file.read_next_command_in_protocol_format()
# 根据文本命令,查找命令函数,并创建参数和参数个数等对象
cmd, argv, argc = text_to_command(cmd_in_text)
# 执行命令
execRedisCommand(cmd, argv, argc)
# 关闭文件
file.close()
AOF重写
上面提到,AOF可以对redis的每个操作都记录,但这带来一个问题,当redis的操作越来越多之后,AOF文件会变得很大。而且,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无用的操作,你如我对一个整型+1,然后-1,然后再加1,然后再-1(比如这是一个互斥锁的开关),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可能+1、-1操作就执行了几万次,这时候,如果能对AOF重写,把无效的命令清除,AOF会明显瘦身,这样既可以减少AOF的体积,在恢复的时候,也能用最短的指令和最少的时间来恢复整个数据库,迫于这个构想,redis提供了对AOF的重写。
所谓的重写呢,其实说的不够明确。因为redis所针对的重写实际上指数据库中键的当前值。AOF 重写是一个有歧义的名字,实际的重写工作是针对数据库的当前值来进行的,程序既不读写、也不使用原有的 AOF 文件。比如现在有一个列表,push了1、2、3、4,然后删除4、删除1、加入1,这样列表最后的元素是1、2、3,如果不进行缩减,AOF会记录4次redis操作,但是AOF重写它看的是列表最后的值:1、2、3,于是它会用一条rpush 1 2 3来完成,这样由4条变为1条命令,恢复到最近的状态的代价就变为最小。
整个重写过程的伪代码如下:
def AOF_REWRITE(tmp_tile_name):
f = create(tmp_tile_name)
# 遍历所有数据库
for db in redisServer.db:
# 如果数据库为空,那么跳过这个数据库
if db.is_empty(): continue
# 写入 SELECT 命令,用于切换数据库
f.write_command("SELECT " + db.number)
# 遍历所有键
for key in db:
# 如果键带有过期时间,并且已经过期,那么跳过这个键
if key.have_expire_time() and key.is_expired(): continue
if key.type == String:
# 用 SET key value 命令来保存字符串键
value = get_value_from_string(key)
f.write_command("SET " + key + value)
elif key.type == List:
# 用 RPUSH key item1 item2 ... itemN 命令来保存列表键
item1, item2, ..., itemN = get_item_from_list(key)
f.write_command("RPUSH " + key + item1 + item2 + ... + itemN)
elif key.type == Set:
# 用 SADD key member1 member2 ... memberN 命令来保存集合键
member1, member2, ..., memberN = get_member_from_set(key)
f.write_command("SADD " + key + member1 + member2 + ... + memberN)
elif key.type == Hash:
# 用 HMSET key field1 value1 field2 value2 ... fieldN valueN 命令来保存哈希键
field1, value1, field2, value2, ..., fieldN, valueN =\
get_field_and_value_from_hash(key)
f.write_command("HMSET " + key + field1 + value1 + field2 + value2 +\
... + fieldN + valueN)
elif key.type == SortedSet:
# 用 ZADD key score1 member1 score2 member2 ... scoreN memberN
# 命令来保存有序集键
score1, member1, score2, member2, ..., scoreN, memberN = \
get_score_and_member_from_sorted_set(key)
f.write_command("ZADD " + key + score1 + member1 + score2 + member2 +\
... + scoreN + memberN)
else:
raise_type_error()
# 如果键带有过期时间,那么用 EXPIREAT key time 命令来保存键的过期时间
if key.have_expire_time():
f.write_command("EXPIREAT " + key + key.expire_time_in_unix_timestamp())
# 关闭文件
f.close()
AOF重写的一个问题:如何实现重写?
是使用后台线程还是使用子进程(redis是单进程的),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下。额,对进程线程只是概念级的,等看完之后得拿redis的进程、线程机制开刀好好学一下。
redis肯定是以效率为先,所以不希望AOF重写造成客户端无法请求,所以redis采用了AOF重写子进程执行,这样的好处有:
- 子进程对AOF重写时,主进程可以继续执行客户端的请求
- 子进程带有主进程的数据副本,使用子进程而不是线程,可以在避免锁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当然,有有点肯定有缺点:
- 因为子进程在进行AOF重写时,主进程没有阻塞,所以肯定继续处理命令,而这时候的命令会对现在的数据修改,这些修改也是需要写入AOF文件的。这样重写的AOF和实际AOF会出现数据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dis增加了一个AOF重写缓存(在内存中),这个缓存在fort出子进程之后开始启用,redis主进程在接到新的写命令之后,除了会将这个写命令的协议内容追加到AOF文件之外,还会同时追加到这个缓存中。这样,当子进程完成AOF重写之后,它会给主进程发送一个信号,主进程接收信号后,会将AOF重写缓存中的内容全部写入新AOF文件中,然后对新AOF改名,覆盖老的AOF文件。
在整个AOF重写过程中,只有最后的写入缓存和改名操作会造成主进程的阻塞(要是不阻塞,客户端请求到达又会造成数据不一致),所以,整个过程将AOF重写对性能的消耗降到了最低。
AOF触发条件
最后说一下AOF是如何触发的,当然,如果手动触发,是通过BGREWRITEAOF执行的。如果要用redis的自动触发,就要涉及下面3个变量(AOF的功能要开启哦 appendonlyfile yes):
- 记录当前AOF文件大小的变量aof_current_size
- 记录最后一次AOF重写之后,AOF文件大小的变量aof_rewrite_base_size
- 增长百分比变量aof_rewrite_perc
每当serverCron函数(redis的crontab)执行时,会检查以下条件是否全部满足,如果是的话,就会触发自动的AOF重写:
- 没有 BGSAVE 命令在执行
- 没有 BGREWRITEAOF 在执行
- 当前AOF文件大小 > server.aof_rewrite_min_size(默认为1MB)
- 当前AOF文件大小和最后一次AOF重写后的大小之间的比率大于等于指定的增长百分比(默认为1倍,100%)
默认情况下,增长百分比为100%。也就是说,如果前面三个条件已经满足,并且当前AOF文件大小比最后一次AOF重写的大小大一倍就会触发自动AOF重写。
本文由 Easy 第一时间GET,原文位于 github.thinkingbar.com
-*-python之禅-*-
Beautiful is better than ugly.
Explicit is better than implicit.
Simple is better than complex.
Complex is better than complicated.
Flat is better than nested.
Sparse is better than dense.
Readability counts.
Special cases aren't special enough to break the rules.
Although practicality beats purity.
Errors should never pass silently.
Unless explicitly silen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