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getParameter() 、 request.getInputStream()和request.getReader() 使用体会

http://blog.csdn.net/clam_clam/article/details/6570539

 

我们经常用servlet和jsp, 经常用request.getParameter() 来得到数据。

 

request.getParameter()
request.getInputStream()
request.getReader()
这三个方法都是从request对象中得到提交的数据,但是用途不同。

要根据<form>表单提交数据的编码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

HTML中的form表单的一个关键属性 enctype:

1. enctype=application/x- www-form-urlencoded

  这种编码方式是默认的编码方式。

   编码后的结果通常是field1=value2&field2=value2&… 的形式,如 name=aaaa&password=bbbb。

   通常使用的表单也是采用这种方式编码的,Servlet 的 API 提供了对这种 编码方式解码的支持,只需要调用 ServletRequest 类中的 getParameter()方法就可以得到用户表单中的字段和数据。

    不足:

   这种编码方式(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虽然简单,但对于传输大块的二进制数据显得力不从心。

 

2. 对于传输大块的二进制数这类数据,浏览器采用了另一种编码方式,即 "multipart/form-data" 的编码方式:

   浏览器可以很容易将表单内的数据和文件放在一起发送。这种编码方式先定义好一个不可能在数据中出现的字符串作为 分界符,然后用它将各个数据段分开,而对于每个数据段都对应着 HTML 页面表单中的一个 Input 区,包括一个 content-disposition 属性,说明了这个数据段的一些信息,如果这个数据段的内容是一个文件,还会有 Content-Type 属性,然后就是数据本身,如果以这种方式提交数据就要用request.getInputStream()或request.getReader()得到 提交的数据,用 request.getParameter()是得不到提交的数据的。

 

3.需要注意的是:

request.getParameter()、 request.getInputStream()、request.getReader()这三种方法是有冲突的,因为流只能被读一次。
比如:
当form表单内容采用 enc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编码时,先通过调用request.getParameter() 方法得到参数后,再调用request.getInputStream()或request.getReader()已经得不到流中的内容,因为在调用 request.getParameter()时系统可能对表单中提交的数据以流的形式读了一次,反之亦然。

当form表单内容采用enctype=multipart/form-data编码时,即使先调用request.getParameter()也得不到数据,所以这时调用request.getParameter()方法对 request.getInputStream()或request.getReader()没有冲突,即使已经调用了 request.getParameter()方法也可以通过调用request.getInputStream()或request.getReader()得 到表单中的数据,而request.getInputStream()和request.getReader()在同一个响应中是不能混合使用的,如果混合使用就会抛异常。

  如:

 

 

[c-sharp] view plain copy
 
  1. BufferedReader reader = request.getReader();  
  2.    while ((line = reader.readLine()) != null)  
  3.      jb.append(line);  
  4.    String jbstring=jb.toString();  
  5.    String uname=request.getParameter("uname");  
  6.    System.out.println("uname:"+uname);  

 

 

 

  (uname 打印的值为: uame:null) .

  (note :

    本人最近做一个项目竟然还用jbstring.split("&");jbstring1.split("=");的方法把里面的name 和password 等一串值单读出来真是笨死了。

 

页面端传递数据方式为:

 

 

[javascript] view plain copy
 
  1. var params={  
  2. ajaxurlwithparam:"createmail2.do",  
  3. method:"POST",  
  4. data:{uname:uname,password:password,passwordconf:passwordconf,mobile:mobile,verifycode:verifycode,domain:domain,version:version}  
  5. };  

 

 

注意jquery 中的datatype 指的是预期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类型。 而不是发送的数据类型。如:

 

[javascript] view plain copy
 
  1. //reg.js  
  2. var params={            ajaxurlwithparam:"createmail2.do",  
  3.                 method:"POST",  
  4.                 data:{uname:uname,password:password,passwordconf:passwordconf,mobile:mobile,verifycode:verifycode,domain:domain,version:version}  
  5.         };  
  6.   regresult=ajaxRequest(params);  
  7. //function.js  
  8. function ajaxRequest(params){  
  9.     .....  
  10.     $.ajax({  
  11.         type : method,  
  12.         url : ajaxurl,  
  13.         async : ifasync,  
  14.         data : data,  
  15.         dataType : 'json',  //  
  16.         success : function(result) {  
  17.             re=result;  
  18.         }  
  19.     });  
  20.     return re;  
  21. }  

 

 

 

而从sevlet 得到的字符串是(request.getReader())为:

(uname=aptech1&password=123456&passwordconf=123456&mobile=13277042784&verifycode=0489&domain=163.com&version=regvf1)

不是json 字符串格式。所以 Jquery .ajax {datatype:} 只是服务器返回来的数据类型不要以为datatype:json 就以为他也是以json 数据格式发送。

 

 

如果不指定,jQuery 将自动根据 HTTP 包 MIME 信息来智能判断,比如XML MIME类型就被识别为XML。在1.4中,JSON就会生成一个JavaScript对象,而script则会执行这个脚本。随后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会根据这个值解析后,传递给回调函数。可用值:

"xml": 返回 XML 文档,可用 jQuery 处理。

"html": 返回纯文本 HTML 信息;包含的script标签会在插入dom时执行。

"script": 返回纯文本 JavaScript 代码。不会自动缓存结果。除非设置了"cache"参数。'''注意:'''在远程请求时(不在同一个域下),所有POST请求都将转为GET请求。(因为将使用DOM的script标签来加载)

"json": 返回 JSON 数据 。

"jsonp": JSONP 格式。使用 JSONP 形式调用函数时,如 "myurl?callback=?" jQuery 将自动替换 ? 为正确的函数名,以执行回调函数。

"text": 返回纯文本字符串

 

)

 以后要多加总结经验,多多学习。不然经常做出这种笨事来! 干芭蕾!!

posted on 2018-02-27 13:57  坚守梦想  阅读(107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