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模型越来越像个笑话

近期,中国发布了首个种业大语言模型“丰登”(SeedLLM),一搜关键词,满屏都是相关报道。

小编向参与该模型的三家单位都申请了测试试用,但都没有收到任何回复。这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之前每出来一个农业大模型的重磅消息,我第一时间都是去申请试用,无一例外都是石沉大海,哪怕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收到。

比如,年初中国农大发布的神农大模型1.0。模型由海量高质量农业知识数据训练而成,数据涵盖农学、园艺学、栽培学、生物信息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设施农业等学科,包含超过1000万条农业知识图谱数据及超过5000万条现代农业生产数据和2万本农业类图书。模型设计了并行加速推理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大语言模型的推理吞吐性能。没资格试用。

比如,另一个号称“国内首个农业多模态大模型ChatAgri V2--能看,能听,能说,能读,能写”。熟悉300种花卉绿植养护栽培,143种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病虫害(识别近5000余种植物病虫害)防治,土壤养分施用。没资格试用。

比如,去年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科大讯飞发布的“安徽耕云农业大模型”。宣称对接涉农信息3.6亿条数据,提取学习涉农文档资料近200万条。入口都找不到,更加没资格试用。

再比如,农牧行业大语言模型“农信猪小慧和农业植保领域“图知农业病虫害大模型”,同样找不到入口。

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我想,如果这些大模型连对外公开或付费测试的勇气都没有,就自我标榜“首个”、“第一个”,比肩GPT-4、Claude,有什么意思呢?除了造势宣传一波,有个屁用。

我们相信这次AI变革将是颠覆性的,会影响到每个行业,即使是对新技术非常钝感的农业和种业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也一直在跟踪这方面的动态。比如之前的微信推文就有一部分:

往期推文 #LLM

往期推文 #GPT

从国外openAI的GPT-4到国内最近比较火的月之暗面Kimi,从闭源到开源,能公开访问的我们都尝试过了。但是LLM这火爆的一年多,除了一些娱乐性的把玩和不痛不痒的功能应用外,我们也没见到它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变化。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卷大模型已然没意义,AI变革将在各个垂直领域遍地开花,但是多少所谓的牛逼大模型也只是套个Llamma的壳而已。

对于真正想改变世界的人来说,AI是一种信仰,就像当年马斯克造火箭,”虽千万人吾往矣“般的信仰。OpenAI成立之初的理想就是奔向通用人工智能(AGI),他们信仰AI能够改变世界,造福全人类。很难想象至今这些先驱已经坚持了八九年的时间,而ChatGPT也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中间产物而已,当然这种效果和外界反应连他们自己都感到意外。

AGI还很遥远,一批勇敢的人在沿途创造了一个小插曲,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利益,于是趋之若鹜。让更多人参与到这场变革当中来,这是好事,但盲目跟风,宣传造势,只会制造泡沫,最终沦为一个笑话。如果我们能够聚焦资源于一体,集中力量办大事,效果远比这种四分五落、各自为战好得多。

当然不止农业,其他领域同样如此。LLM在垂直领域真正出现爆款之前,我们就图个乐呵吧。

最后声明下,小编发发牢骚罢了,胡乱一通,不必较真。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posted @ 2024-05-13 22:49  生物信息与育种  阅读(11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