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十大最具技术影响力人物
年度十大最具技术影响力人物(国外篇)
- Dennis Ritchie
- 如果在Google上搜索Ritchie的简历,你会发现虽然有很多结果,但内容却相差无几。对于Ritchie的生平,我们能够确认的部分只有:他生于1941年9月9日,设计并发明了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Ritchie是一个彻底拒绝任何光环的人,连他的逝世,都是友人Rob Pike在2011年10月12日去其家中拜访时才发现的。但他的影响却渗透在我们的举手跬步之间,C语言是实现任何系统软件核心的唯一选择,而UNIX则是所有现代操作系统的原型和基础。C和UNIX都如Ritchie的为人一般,简约、明了、到处可用。Ritchie的著作《C程序设计语言》已经成为全世界C程序员无可争议的圣经,薄薄的200页书中,信息量却在几十年间满足了所有的编译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系统架构的实现者和研究者。Ritchie已逝,人们却感觉他还活着,仍然带着那样慈祥的、与世无争的微笑,指导着信息世界前行的方向。
- John McCarthy
- 2011年,世界失去了太多智慧的头脑。而McCarthy的逝世,甚至让机器的智慧也在这一刻黯然。正是他,将人工智能注入了原本看上去只能完成机械计算的电子设备,而人工智能则是几乎所有电子游戏的算法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说,麦卡锡实际上是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最多欢乐的人,也是使得电子设备与最广泛的大众娱乐相结合的根本推动力的促成者。 然而对于程序员来说,McCarthy给他们留下的另一笔宝贵财富则是LISP语言,以及函数式编程范式。按照当前的分类,LISP语言属于非纯函数式编程语言中的强动态类型,但受它的启发,像Haskell和Scala这样的强静态类型式的函数式编程语言已经渐成显学。甚至在JavaScript这样具备了语法潜能但多年沉寂的Web程序设计语言也因为这一点而重焕青春。
- Steve Jobs
- 大星陨落,万马齐喑,Jobs的逝去给世界留下了太多戛然而止的时代错位感。工业和商业的奇迹在Jobs的世界中,仿佛只是自然而然的家常便饭。但从Jobs的身上,却闻不到一丝技术男的迂腐气,更没有商人的铜臭气。他只是极力地将美学和禅意引入一个又一个影响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产业中,造成一场又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即使是对手,也不得不折服于他对于极致和细节的追求。
Jobs的一生,充满着不妥协,而这也正是深深地植根在苹果和皮克斯动画公司,以及它的每一件产品中的基因和血液。Jobs唤醒了人们心中已经麻木的那部分对于自由的主张,从而在太多人,尤其是创业者的心中取得了精神导师般的魔力,甚至被尊为"教主"和"神"。的确会有人不以为然,觉得单键鼠标不可理喻或是iPhone不过是个"加了手机功能的数码相机",但即使是这些人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那就是Jobs这个男人以一己之力单挑微软帝国,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虽然未来会是怎样,谁都说不清楚,但乔布斯却让所有人都提前看到了一些未来的影子。失去了Jobs的世界,注定需要在迷茫中探索更久。
- Paul Adams
- 社交网络已经是被炒烂了的主题,然而在其中仍然有推陈出新的灵魂人物。Paul Adams经过潜力研究,提出了细粒度控制社会关系的"圈子"概念,并成为Google+的核心研发理念。
Adams的核心思想在于,传统社交网络的核心是聚合,而事实上,这种聚合会带来隐私方面的困扰。Google+以及现在Adams所供职的Facebook正在发生的转变,则是把个人的整个社交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圈子",每个人在不同的圈子中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不同的活动,而圈子之间则是相对隔离的。比如,一个学校的老师可能同时在酒吧聚会的圈子中会发表一些尺度较为开放的照片,或对这样的照片发表评论,而这些则不会被他的同事圈子中的人看到。这就有效地保护了社交网络中的个人隐私问题,从而使得人们更有意愿去使用社交网络产品,并向这些产品提供自己的真实状态和数据。 Adams正在写他的新书《人以类聚》(Grouped),让我们期待这本新作的问世。
- Jeff Bezos
- Bezos成为新闻人物可以一直追溯到世纪之交亚马逊刚刚成立不久的时候,那是个电子商务概念还刚刚兴起,一切都还不明了的战国时代。如今,Bezos和他的亚马逊又成为了焦点,然而今非昔比,亚马逊已经是电商中的佼佼者,不仅拥有B2C和C2C的完整商业模式,也已经将业务拓展到了五大洲的每一个重要国家。
但电商领域的业务规模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巨大成就,还只是Bezos成为十大人物之一的部分原因。亚马逊真正做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平台,以及积累了全球最大的数字内容分发资源。亚马逊做云计算平台可以说并非偶然,电商业务所要求的海量交易请求处理,必然对基础的计算架构提出极为严苛的成本和性能要求。但Bezos仍然需要极大的胆识来做出自主研发云计算平台这样的决定,而且这个决心能够最终成为现实,其中所历经的艰辛和挫折也必然是外人所难以知晓的,更不必说这个平台还能够被抽象出来对外提供从基础结构到应用服务托管等各个层次上的云计算产品了。难怪,Bezos曾在不止一个地方说过"云计算平台是亚马逊最值钱的资产"!对于亚马逊发家的老本行——图书销售,它也没有原地踏步,而是敏锐地发掘了未来的读书形态:数字阅读,并斥巨资进行资源和战略布局。2011年,是亚马逊的收获之年,随着它的内容分发落地及设备Kindle的普及,它的数字内容销售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Bezos和亚马逊的成功,是不是可以给每一个电商从业者,乃至每一个IT从业者提出一个课题:是永远做一个低买高卖、辛苦终日的搬运工,还是做一个提前布局、引导未来的弄潮儿?
- Doug Cutting
- 也许每个人今天听到Doug Cutting的名字,第一个反应都是Hadoop,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Apache软件基金会主席。无可否认,Hadoop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不仅获得了主要的Web产品和服务供应商Google、雅虎和微软将其作为自己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支持,而且连甲骨文也推出了自己建立在Hadoop基础之上的硬件产品。但Hadoop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是由搜索引擎这种建立在高度非结构化的数据和在海量数据中查询的需求作为原始驱动的,这个需求使用传统数据库技术很难满足,而Doug Cutting正是出身于搜索引擎核心研发领域。 也许,这揭示着未来的世界有多么丰富多彩,它可以由任意的属性来描述,并很容易地成为另一个更大数据集合的一部分。人类的科技发展,也正在迅速地向这个方向迈进,这不就是几千年前老子说过的"道法自然"在数据处理领域的体现吗?
- Ryan Dahl
- 技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而Node.js的开发者Ryan Dahl就是极富有想象力之人。首先,他统一了前端和后端的编程领域语言,把JavaScript语法引入后端开发中;其次,他采用了Chrome V8引擎,保证了解析的性能;第三,他在采纳了事件驱动的响应模型,尽可能地避免空转等待的同时,又抛弃了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多线程模型。这些设计都充满取舍和权衡,都建立在对后端程序设计和服务器特点的充分掌握,和对JavaScript语言的优点也深得肯綮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Node.js虽然架在Chrome V8之上却获得了微软的大力支持,而且成为LinkedIn和GitHub的移动后端,这都是完全不令人意外的事。当然,Node.js毕竟太过年轻,支持的框架还不多。但相信Dahl推出更有震撼力的作品,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 Drew Houston
- Dropbox公司凭借同名产品融得2.5亿美元,其CEO Drew Houston今年可谓春风得意。 不过,据这位老兄自己说,他当年面对Jobs数额更大的收购要约,却没有动心。而是潜下心来,做好基础服务,并将产品铺设在各种桌面和移动设备之上,在短短四年时间里用户数就达到4500万,终于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肯定。可是他又有了全新的、野心勃勃的计划,Dropbox的目标是通过云存储服务来"简化人们的生活",把文件寄放在云端,用户就随时可用自己的资源了。Drew Houston深知用户体验,尤其是非技术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他的典型客户就是不懂技术的投资商。 根据Drew Houston的经验,想在互联网上做出一番成就的话,小白用户们是一定要照顾好的呀。看起来,这一条经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适用。
- Yehuda Katz
- 能者多劳。Yehuda刚刚发布了Rails 3.0,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目标——HTML 5的JS框架SproutCore。作为jQuery的主要作者之一,Yehuda对于前端的熟悉程度不亚于后端。他的思维漂移在Web开发的整个架构中的,对他而言,中间那堵分隔着前端和后端的障壁,并不存在。
JS很好,Ruby很好,SQL很好,HTML5也很好,但都还不够好。好比从基础木料和钉子开始,如果不是高明的设计师,很难造出可用的家俱。而Yehuda的工作成果就像宜家的半成品,人们只需买回家,对照着图纸,就能很快地拼装好美观、耐用的家俱。然而把握软件工具的这个"中间层",做出既灵活强大又适合一线工程师上手的框架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开源社区中,统一认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Yehuda作为2011年十大人物,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还是国外都适用。
- Larry Page
- 当你开创了一家公司,有着四五百亿的现金,并且有八架专用飞机,你还要做什么?很多人在达到这个目标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时,可能就会选择退休享受生活了。而Google的创始人,以及新上任的CEO Page却选择了"建立一个全新的管理团队"。
经过十年的管理实习后,Page重回大位,大刀阔斧地整顿高层管理团队,将原先的权力机构运营委员会重整为嫡系的"L团队"。新团队中除了核心产品Android、Youtube的领导人以外,还引入了财务和法务主管,而退出的成员则主要是人力资源和日常运营的官员,这表明Page明确地将用人和决策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并要开始Google新一轮的集中创新和发展步骤。果不其然,新官上任短短数月,就抛出了重磅产品Google+,传统核心产品搜索引擎和Gmail也换上了全新界面。
年度十大最具技术影响力人物(国内篇)
- 雷军
- 入选理由:开创用互联网做硬件新模式,推出极富影响力的小米手机。
小米公司及其CEO雷军算得上是今年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无论小米手机成功与否,"互联网公司做手机"这个模式也算得上是本年度国内最大胆的创新。在雷军眼中,手机市场的竞争是软件、硬件、互联网的综合比拼,所以雷军将小米的模式称之为"铁人三项"。不仅如此,雷军还否定了自己之前在金山埋头自身发展的理念,实现自我变革,一开始就引入风险投资,依靠丰厚的待遇、期权等招聘了500名出色的工程师。虽然仍需市场检验,但小米手机的影响力已有目共睹,从组建团队到推广营销,雷军功不可没。
- 任正非
- 入选理由:突破长久以来的跟随战略,带领华为从电信服务商向终端和IT服务市场进军。
2011年,智能手机等消费终端成为华为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华为的终端设备部门员工已达1万人,华为终端的战略以自有品牌开始涉足大众消费市场,塑造华为终端在大众市场的品牌形象。任正非表示:"华为终端要成为这个领域重要的玩家,到2012年,销售额要超过100亿美元。"不仅如此,华为还想在云计算领域占据更大的份额,"请"来IBM帮助制定、实施品牌战略,空降IBM前大中华区云计算总经理朱近之等高级人才。华为之所以能保持正道直行,依靠的就是任正非的雄心、远见和决心。
- 张小龙
- 入选理由:率领团队打造了2011年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之一——微信,互联网Go Mobile的代表。
微信当前用户数已超3000万,而张小龙仍是一个谜,这位十年前就能称得上国内最"伟大"的程序员竟然很难被人在互联网上找到一张清晰的照片。但从Foxmail到QQ邮箱,再到微信,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小龙对细节的追求、对事情极具探索的精神。虽然腾讯对产品的"微创新"一直被人诟病,但微信从无人看好到炙手可热、在8个月里横扫市场的背后,是其功能的演进、创新,是"不仅仅是一款聊天工具"理念的胜利,是鼎鼎有名的Foxmail团队、是张小龙式的胜利。
- 吴刚
- 入选理由:从传统游戏转型至移动游戏,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程序员代表,国内移动应用领军人物。
在盈利困难的移动互联网时局下,其代表作《二战风云》凭借最高6万美元的日收入,成为业界标杆。《二战风云》成功以来,模仿它的游戏就有几十款。虽然游戏内容可以被抄袭,但作为游戏界老兵,吴刚对用户心理的拿捏,对市场的理解,对游戏世界观的构架,对用户品质的控制,对游戏运营掌控,对团队发展的控制,都是一般开发者难以望及项背的。与其盯着《二战风云》不放,不如看看吴刚做了哪些事儿:稳扎稳打保障游戏高品质,保持团队稳定性,大力培养人才。
- 张宏江
- 入选理由:放弃全球一流外企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的头衔,转投民营企业金山。
2011年10月24日,身为金山董事长和风险投资者的雷军特地穿上西装,欢迎前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出任金山上市公司金山软件CEO。张宏江坦诚,离开微软和13年前离开硅谷的原因一样,促使自己离开的不光是微软,而是当时的经济和产业形势。他花了两个月时间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最终金山本身的历史和目前的产业大势让自己下定决心加盟。 尽管还没有具体的规划,但张宏江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一大趋势,也将是金山未来的主要投入增长点。张宏江的加盟是否会让金山开启新局面,令人期待。
- 林仕鼎
- 入选理由:云计算技术派。百度云计算总工程师,首次提出数据中心计算概念。
林仕鼎在中国计算机大会提出,比起云计算,数据中心计算在技术上是更合适的表述。总结来说:1. 单用户多任务到多用户单任务的环境变化,导致架构师对latency vs throught、 fairness vs efficiency有了新的审视;2. 架构由层次化向竖井式演进,系统由需求驱动而定制;3. 由于故障引入和更多的数据处理应用,确定性系统转变为不确定系统,设计理念和评价指标都很不同。在数据中心环境中,通常有完整设计的存储系统,优化过数据组织和读写,对存储设备的需求就是基本的定长block。
- 云风
- 入选理由:程序员创业大潮的代表。
2011年9月,网易杭州研究中心总监云风离职消息引发热议。1999年初开始制作二维游戏引擎——风魂系列,被多家公司和小组用于游戏制作。他是网易主力游戏《大话西游》、《梦幻西游》的主力开发者。这两款游戏颇受玩家喜爱,创造了国产网络游戏的高潮。云风在离职信中透露出对技术发展的追求,希望在新项目中有所突破。不久,他证实自己已到广州与前同事成立简悦公司,还是做游戏。未来他还会开发出什么炙手可热的游戏呢?
- 吴军
- 入选理由:《浪潮之巅》清晰地分析了科技产业、商业机遇内在规律,引发了IT人员对IT产业的深层思考。
吴军的《浪潮之巅》一书以一波波的"浪潮"为主线,把离散的IT公司连成一个整体,清晰地辨析了时代浪潮的准则,解读了公司基因的力量,盘点了无数杰出企业和领袖。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推论。因为对世界IT产业高屋建瓴的视角,深入浅出的剖析,而获得盛誉。《浪潮之巅》无疑是一本帮助IT人理解自身在产业内位置坐标和未来走向的指南,除了其内容带来的深远影响之外,身为腾讯副总裁的吴军作为一位具有的广阔视野、渊博学识的科学家也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 周娟
- 入选理由:创立的56网被人人网高价收购,国内最成功的女程序员。
人人网宣布将以8000万美元全资收购56网,关注的目光又一次聚集在56创始人周娟身上。从1999年进入网易算起,周娟算是个不折不扣的互联网老兵了。2005年5月,周娟从网易辞职,一头扎进了56的视频天地,享受工作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乐趣。56的团队一直保持罕有的精干,业务却一直在飞速的发展。2011年9月27日,人人网宣布全资收购56网,周娟作为56网创始人、总裁兼CEO,将出任人人网副总裁。巾帼不让须眉,从网易、56到人人网,这位国内最杰出女程序员的传奇还在延续。
- 季逸超
- 入选理由:Macworld 2011特等奖获得者,国内新生代代表人物。
从小受父亲影响,学习计算机技术。从零元起步,在为中关村某企业写商业计划书掘到第一桶金后开始不断开发不同类型的软件,在某浏览器公司拿70元的日薪,自己开发《猛犸浏览器》……季逸超同学的成长轨迹令人钦佩,但《猛犸浏览器》成功之下,其清晰的思路更值得挖掘:一个人的团队如何克服技术、美工、推广、本地化、运营障碍,始终保持团队独立、思想独立。虽然《猛犸浏览器》算不上一款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