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有限离散傅氏变换

7.1 有限离散傅氏变换、有限离散频谱引起的假信号

  1. Q: 如何理解\(1/N\Delta\)分母的两项?\(1/(N-1)\Delta\)为什么不行呢?
    A: \(\Delta\)\([0,1/\Delta]\)就是待考察有意义频谱范围。\(1/N\)可以理解为时域乘方波频域卷积\(sinc\)时,只有\(1/N\Delta\)间隔可以使得\(sinc\)被采样成\(\delta\)函数。(因此不能是\(1/(N-1)\)或者其它什么间隔)
    注:一个域的全范围是另一个域的间隔,这也让人联想采样定理(带限)
  2. Q: 可以把\(X(f_m) = \sum_{n=0}^{N-1}x(n\Delta) e^{-inm 2\pi /N}\)看成什么的特例?
    A: \(X(f) = \sum_n x(n\Delta)e^{-i2\pi n\Delta f}\)(离散信号的频谱,代入\(f_m = m/N\Delta\)
    参考73页“离散信号与频谱的简化表示”
  3. Q: 接上,本来应该是\(x(n\Delta) = \Delta \int X(f) e^{i2\pi fn\Delta}df\),那怎么变成了离散的呢?
    A: 时域带限为\(N\Delta\),频域采样间隔\(1/N\Delta\)即可。
    类比之前抽样定理结论中的“频域在某一区间相同”,我们这里是时域在某一区间相同,即可以写出
    \(\int X(f) e^{i2\pi ft}df\)\(\sum \Delta_f X(m\Delta_f) e^{i2\pi tm\Delta_f}=\sum \frac 1{N\Delta} X(\frac m{N\Delta})e^{i2\pi tm/N\Delta}\)(都是时域)在某一区间相同。
    但是,回忆1.,我们这里用的是课本所谓简化表示,所以带\(\Delta\)的地方不一样,即
    \(x(n\Delta) = \Delta \int X(f) e^{i2\pi fn\Delta}df\)而不是\(\int X(f) e^{i2\pi fn\Delta}df\)

    \(x(n\Delta) = 1/N\cdot \sum X(m/N\Delta) e^{i2\pi n\Delta m/N\Delta}\)(注意代入\(t=n\Delta\)
    注:一个助记:\(i2\pi ft对应着 i2\pi \Delta_f m\Delta n\),最后注意\(\Delta_f \Delta =1/N\)就很好记了。
  4. Q: 证明有限离散傅氏变换的唯一性只需要()知识。
    A: 等比级数求和(或:三角恒等变换)
    总之非常初等。
  5. Q: 考察有限离散傅氏变换时的区间不对称会如何破坏结果的对称性?举一例。
    A: 比如\(x_n = cosn k_0 2\pi /N\),本来频谱显然是在对称的\(\pm k_0\)两点,但现在强行被变成了\(k_0\)\(N-k_0\)两点。
  6. Q: 接上,对于实信号频谱的有关于“对称”的结论,因此产生了什么改变?
    A: 提示:原来是“共轭对称”,现在这个“对称”的“取相反数”步骤变成了\(N-m\)这样。
  7. Q: 如果信号不满足带限(有限),则多余的那些()(形容词)信号会被“折叠”进来。这类似于之前的()现象。证明和之前有何异同?
    A: 假,假频。
    积分分成可数段变成了求和分成可数段。
    \(x_d(n\Delta) = \sum_k x((n+kN)\Delta)\)
  8. Q: 假信号带来频谱误差估计:频谱其实都是由\(\sum x()e^{\cdots}\)得到的,而添加假信号前后,其实变的只有()部分的()因子。出现系数2的原因是()
    注:添加假信号后时域的误差估计是straightforward的。
    A: 假信号,\(e^{\cdots}\),“一出一入”(即\(|e^{ir_1}-e^{ir_2}|\le 2,r_1,r_2\in\mathbb R\)

7.2 快速傅氏变换(FFT)

  1. Q: \(G_m = \sum _{t=0}^{N/2-1}g_l(W_N^2)^{lm}\)跟一般情况的傅里叶变换有何联系?
    A: 回忆\(X_m = \sum x_n (e^{-i2\pi /N})^{nm}\),进行对照,就能发现\(G_m\)的计算就是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特例(且是\(N/2\)的,而不是\(N\)的)
  2. Q: 解释“二进制逆序”和“奇偶划分”的关系。
    A: 正常排序是先看高位再看低位。二进制逆序(“看奇偶性”)是先看低位再看高位。
    二进制逆序单调递增则前面的为0,4这种,后面的为1,5,3,7这种。
  3. Q: 怎么把\(X_m = G_m + W_N^m H_m\)改写成只使用\(1\le m\le N/2-1\)的形式?
    A: 首先利用周期性,其次容易证明\(W_N^m H_{m-N/2}=-W_N^{m-N/2}H_{m-N/2}=-W_N^l H_l\),从而可以节省乘法次数。(计算好\(W_N^mH_m\)然后直接分别加减即可)
    (注:这里可以称为“时域奇偶分,频域上下分”,也就是\(m\)大的那部分通过一个符号“移到”\(m\)小。参见4.)
  4. Q: FFT计算的每次循环都是两两配对做()运算。故共()对,()次加法,()次乘法。(此处暂时忽略那些由于\(m=0\)而省略的乘法)
    A: 一次乘法两次加法(或说:一次乘法一次加法一次减法),\(Nk/2\)\(Nk\)\(Nk/2\).
    其中\(N=2^k\).
  5. Q: 时域分解和频域分解的“配对”流程有何不同?
    注:口诀:
    时域分解,时域奇偶分,频域上下分
    频域分解,频域奇偶分,时域上下分
    A:
    其实更多来说是一个约定问题。总之两个域都要分解,只不过哪个用什么分法。
  • 时域分解最外层是时域奇偶分
    \(X_m = \sum_{l=0}^{N/2 - 1} x_{2l} (W_N^2)^{lm}+ \sum_{l=0}^{N/2 - 1} x_{2l+1}(W_N^2)^{lm} \cdot W_N^m\)
  • 频域分解是时域上下分,
    \(X_m = \sum _{n=0}^{N/2-1}(x_n +x_{n+N/2}W_N^{mN/2})W_N^{nm}\)
    讨论\(m\)奇偶性即可。所以“频域奇偶分”
  • 注:时域分解,最外层(最后)时域奇偶分,所以,计算开始时是\(x_0,x_4\)配对,最后\(x_0,x_1\)配对(“奇偶分”)
    频域分解,仍然是计算开始时\(x_0,x_4\)配对(“上下分”),最后\(x_0,x_1\)配对。总之开始时都是\(x_0,x_4\)配对。
  1. Q: 用分治法的一般步骤(分,治,归并)解释4.
    A: 提示:时域奇偶分时,最后才能奇偶配对(递归的“最外层”在最后计算)。时域上下分时,最开始就上下配对(递归“最外层”在最先计算)。
    一个是分的过程非平凡,一个是归并的过程非平凡。

7.3 有限离散傅氏变换的循环褶积

  1. Q: 什么式子通过一步什么变形可以变成\(\frac 1N \sum X_mY_m e^{i2\pi nm/N}\),也可以通过一步什么变形变成\(\sum y_l x_{n-l}\)
    A: \(\frac 1N\sum_m \sum_l y_l e^{-i2\pi ml/N}X_me^{i2\pi nm/N}\)
    变形方式一个是频域变成时域,一个是时域变成频域。
    注:总之这个很好记,\(Z_m = X_mY_m\)\(z_n = x_n*y_n[N]\)都没有系数
  2. Q: 如何理解\(\sum y_{N-k}x_{n+k}\)
    A: 提示:脚标和为\(N+n\),相当于脚标和为\(n\)(注意“循环”的记号约定)。
    总之\(z_n\)的可能表达有很多种等价形式
  3. Q: 长度为\(M\)\(L\)两个有限离散信号(自然)卷积长度就是\(M+L\)嘛?
    A: 不是。是\(M+L-1\).
    提示:脚标和范围\(0\)\(M+L-2\)(含)
  4. Q: 为了循环卷积时不要有unexpected重合,为什么需要\(n\ge M+L-1-N\)
    A: \(M+L-1\)就是“本来应该”的卷积结果长度,\(0\)\(M+L-2\)就是本来应该的范围。
    如果该范围里出现了两个模\(N\)同余为\(n\)就爆了。
    所以其实可以写成\(N+n > M+L-2\)
  5. Q: 如何理解\(2^{k-1}< M+L-1\le 2^k\)
    A: \(N=2^k\ge M+L-1\)时,\(\forall 0\le n\le N-1\)\(N+n \ge M+L-1\)
    注:实际工程中,不为\(2^k\)问题不是很大。因为matlab等等软件其实对非\(2^k\)优化得已经不错了。但是如果\(M+L-1\)这个不满足那就出错了。
  6. Q: 如果\(M,L\)量级相差大,咋办?
    A: 分段求。每段长为\(N-L+1\),和\(L\)长度的做运算。其中一般\(N\ge 2L\)
  7. Q: 如何理解“最后\(M_0\)个数就是我们所要的褶积”?
    A: 提示
  • “卷积核”(长为\(L\))中非零部分都放到后面。被卷积信号分成一系列长为\(M_0\)的段。则分段卷积结果(长为\(M_0+L-1\))中
    • 最后一位对应着“考察被卷积小段的最后\(L\)位”
    • 倒数第二位对应着“考察被卷积小段的除去最后一位的后\(L\)位”
    • 以此类推
    • 其实画图就清楚了
  • 注:被卷积信号被分成的第一段比较特殊,前面是0,最后的一部分才是非零段。

7.4 应用快速傅氏变换进行频谱分析

  1. Q: 如何得到符合FFT要求的长为()的序列?
    A: \(2^k\)
    添0(太短),截取(无限长,或太长)(可能还涉及时窗函数等,参见第十章)
    注:这里不是卷积,所以并不是\(2^k \ge M+L-1\),而是\(2^k \ge N\)即可
  2. Q: 最大值频率点和中间值频率点的“点”如何理解?
    A: 频谱离散化了,所以不一定能卡到你任意想要的点。所以最大值频率点往往不一定是实际的最大值处(不过确实是这些离散化了的有限个点里面“矮子拔将军”)
    “中间值频率点”课本中定义更是直接变成了“第一个超过1/2的点”这种。
    反正“频率点”肯定对应那有限点中的某一个\(m/N\Delta\). 即“点”只有有限个候选人。
  3. Q: 如何理解\(f_c, f_{\delta}\)和离散信号中某些物理量的关系?
    A: 离散信号抽样间隔和\(f_c\)联系(抽样定理)
    频率里的“抖动”(“频率的高频”)对应时域中“远处”的点。所以时域远处点能量很小才行。(什么叫做“远”就是\(f_\delta\)决定)
    \(N> 2f_c/f_\delta,T_{min}=1/{f_\delta}\)都是在进一步阐述这些事实)

7.5 有限离散哈特利变换、余弦变换和广义中值函数

  1. Q: \(cas \omega_{mk} cas\omega_{mn}\)和有限离散哈特利逆变换有何联系?(\(cas\)\(cos\quad and\quad sin\)之意)
    A: 计算得原式求和等于\(N\delta_{kn}\)(当\(|k-n|\le N-1\)),从而容易得到逆变换公式。这个过程和有限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推导类似。
  2. Q: \(\sum sinn\beta\)和等比级数有何关系?
    A: 提示:\(e^{in\beta}\)等比级数求和,看实虚部
  3. Q: 简要阐述证明有限离散逆I型余弦变换公式的思路
    A: 定义写出,积化和差,等比数列求和,分是否相等和奇偶讨论
  4. Q: 对广义中值函数性质应用时,一个重点是把\(g(奇数\beta)\)通过()(填公式)变为()的组合
    A: \(g((2k+1)\beta) = \frac{g((2k+2)\beta)+g(2k\beta)}{\phi(\beta)}\)\(g(偶数\b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