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系统要自研还是采购?这篇文章告诉你

首先说一下目前市面上的BI工具都有哪些吧。总体上,其实分为免费和付费两大阵营。免费阵营里,为首的当然是GA(也就是谷歌分析)、PowerBI,但是由于有墙的限制,很多公司没法使用前者。付费阵营里,近两年比较火的主要就是Smartbi了,传统的就是Tableau。

 

其实,关于自研还是采购这个问题,这比较看公司业务的发展阶段的。

 

如果是初创型公司,业务还在发展阶段,甚至都没啥数据,其实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资金成本。产品经理甚至可以充当半个分析师的角色。

 

如果是中型公司(1000人以内),自研也基本是没有必要的。可以用一些免费的工具,如果在某个具体场景上有需求,可以定向采购。尽量不要贸然自研,因为一套BI系统需要长时间的打磨,不如采购。省下的人力招聘1-2个专门负责的数据产品经理,协助乙方进行应用的落地,是性价比比较高的。

 

如果是中大型公司(1000-2000),可以考虑自研+采购,要给自研预留一定的时间,逐步过渡到自己的系统上。

 

而大型公司,例如京东这种体量的,那就不用纠结了,肯定自研好了。毕竟有钱、有人。说不定做好了还能对外赋能,进行SaaS服务呢。

 

无论是自研还是采购,对于数据科学家、或者是数据产品经理来说,都要知道,一套优秀的BI系统应该是怎样的。

 

虽然不是所有的数据产品都有机会参与到BI系统的搭建上(正如前文提及的,中大型公司才会自研),但了解BI系统却是所有公司必须的,不然你做采购的时候,也容易被忽悠。正所谓,“心中有丘壑”。

 

优秀的BI系统,首先性能要好。很多软件或者平台,做一个数据的处理,要消耗比较久的时间,这无疑带来了效率的下降。性能好的背后代表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其次,在可视化上要丰富,操作上要便捷。目前绝大部分的BI系统其实操作的交互差不多,但细微处还是能见到功夫的。

 

最后,就是在数据的处理环节上,要做到有层次。BI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无疑是比较重的环节了,要对主干的流程进行突出,而一些细节的数据处理功能要支持,但不能喧宾夺主。不然面对一堆复杂的操作选项,用户是无法进行上手的。

 

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款BI工具,由广州思迈特软件推出的Smartbi覆盖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包括数据连接与准备、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共享与应用,除了可以用来制作日常报表,也可以用来制作数据大屏和和自助数据探索,性能很好,功能也很齐全。

posted @ 2021-12-31 11:46  明月说数据  阅读(8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