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

兴趣产生的基础有三个:

第一,兴趣产生源于认知。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只能建立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认识(或称之为知识),再奇特的现象出现在面前,也会熟视无睹,毫无兴趣,即使有瞬间的兴奋,也会因知识的贫乏而稍纵即逝。日本的教育心理学家田崎仁认为:“兴趣不是原因,而是结果。”那原因是什么呢?是知识,任何兴趣都根植于一定的知识的土壤中,因此,知识是兴趣的媒介。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无知便无趣。当人对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一般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兴趣;当对某种事物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后,知识会为人拨开弥漫于事物表面的迷雾,使人认清隐藏在奇异现象背后的更加奇丽的东西。

第二,兴趣产生于需要。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发展的。需要激励人们积极行动,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比如,某人感到了物理知识的重要,有了学习物理知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当人的某种需要满足之后,他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就使原来的兴趣也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三,兴趣产生于好奇。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孩子出自对某种事物的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索、去学习。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兴趣源于好奇,而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因为好奇,才希望去探索,才需要去发现。一旦失去了好奇,就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任何东西的原始驱动力。那兴趣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的人似乎天生就对某些事物感兴趣?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学英语的兴趣?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兴趣”。

 

 

什么是兴趣?

 

海蒂和贝尔德把兴趣分为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两大类。个人兴趣是指那些与个人价值取向相吻合的文本所引起的兴趣,是内在的、积极的,并且与特定的主题联系在一起的兴趣形式。个人兴趣主要以个体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以及情感为基础。通常来讲,个人兴趣是一种长期兴趣,它往往较为持久,已经达到了稳定状态。人们讨论的通常意义上的兴趣则属于这一类别,比如生活中各种“爱好者“和“发烧友”对事物表现出的兴趣就属于个人兴趣。

 

情境兴趣是一种短暂的、由环境引发的并与特定的上下文密切相关的认知状态。举个例子,很多人在看完魔术师表演之后会觉得魔术很有意思,会产生学习魔术的兴趣。这种短暂引起的兴趣即情境兴趣,它一般难以持久,需要经过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为个人兴趣。

 

从情境兴趣到个人兴趣的形成需要经历以下过程:在环境的作用下,对某一领域的知识产生了短暂的兴趣——深入了解该领域知识,并认识到该领域知识的价值——进一步学习该领域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正反馈,产生成就感——兴趣逐渐趋向于稳定,不断精进该领域的知识。

 

兴趣如何产生和维持?

 

我们可以将兴趣的产生(激发)和维持视为两个独立的过程。影响兴趣激发的因素主要有自主选择权以及环境因素。

 

你可能会注意这样的现象:大学里的通选课无论是上座率还是学生的认真程度都要好于必修课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通选课程更有意思,还在于通选课程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们更加喜欢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接触新事物,而不喜欢带着任务和压力去学习。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何很多中小学“兴趣班”培养不出真正的爱好者,因为参加兴趣班的孩子往往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在家长的要求(甚至是强迫)下才参与学习。这种自主选择权的缺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制情绪。正确的兴趣培养方式应该是让孩子能够自主选择所学课程,其他人起到的只能是引导作用。

除了自主选择之外,环境因素同样会对兴趣激发产生影响。举个例子,对于口语学习,外教主持的课程会比普通的中文教学课更能激发初学者的兴趣,引入图片或多媒体形式也更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兴趣。同样是记单词,采用下面的图文方式会比单纯背单词书更能让人接受。(图片资料来自韦氏可视化词典,词典网址为 

好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糟糕的环境同样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女生的理工科成绩总体上会比男生逊色。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真的是智力水平高低吗?心理学家在调研后发现,造成这种差异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社会大环境。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女生在理工科上的潜力不如男生,这种观念会对她们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打击她们的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下滑。

 

情境兴趣的激发只是兴趣产生的第一步。要维持情境兴趣,并在最后将其转化为个人兴趣,还要经过持续的训练。在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在起作用:对兴趣价值的认识以及正向反馈机制的建立。对兴趣价值的认识可以让我们明白为何要培养一门兴趣,而正向反馈机制的建立能让我们对其持续投入时间精力,使兴趣达到稳定状态。

 

对兴趣价值的认识有助于内向驱动力的产生,从而让我们维持对兴趣的热度。比如,西方有研究者发现,认识到数学基础重要性的高中生往往会对数学选修课更感兴趣,也更加容易学好数学。意识到“这个兴趣很有价值”这个事实就有助于我们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到其中。

 

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正向反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甚至能决定兴趣是否能最终成型。

 

人的天性决定了,我们喜欢安逸和享乐,而不喜欢思考和工作。任何一门兴趣从产生到稳定必然要经历大量的练习与思考,而这在本质上是与人的天性相悖的。

 

是什么能够支撑我们不辞辛劳,经年累月地练习精进一门兴趣?

 

是意志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

 

观察一下身边各个学科领域的资深爱好者,你会发现,真正能让他们坚持到今天的,并不是意志力,而是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的正向反馈——比如进步带来的成就感,他人的认同与赞美,物质上的激励等。凯利·麦格尼格尔在她的《自控力》中提到一个观点:意志力也是消耗品,会越用越少。如果一门兴趣需要消耗大量意志力才能完成,那么它到最后往往难以为继。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并不是勤奋和意志力,而是由正向反馈带来的持续努力。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张图来描述正向反馈机制:

 

 

这是一个自我加强的过程:兴趣会促使我们不断对一项技能进行精进,对技能的精进可以让我们获得成就感等正向激励,正向激励的获得反过来会增强我们的兴趣,从而进一步精进技能……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并建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1.重新认识英语学习的价值

 

培养兴趣的第一步,是让学习者真正意识到兴趣的价值。只有兴趣的价值对学习者而言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的驱动力。很多不想学英语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不出国不参加考试,学英语有什么用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最简单的一个回答是:它可以让你更加自由。比如,不用忍受糟糕的中译本,直接阅读原版书的自由,与占全球大多数人口的英语使用者无障碍沟通的自由,拥有更多信息接收渠道,获取信息的自由。这种自由本身就足够吸引人。

 

要真正认识一件事物的价值,最好的方法是动手尝试。不知道学英语有什么用?去读一读原版书,去听一听有声读物,去找英美人士聊一聊,这样尝试下来,相信你对这门语言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2.建立正向反馈机制

 

仅仅认识到“学好英语很重要”还不够,要培养持久而稳定的兴趣,一定要建立正向反馈机制。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材料来增加英语学习中的正反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好工具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减少技能习得过程中的无用功,让我们以更为轻松的方式达到目标。比如使用 Kindle 更有利于培养初学者对阅读原版书的兴趣,因为它很好地解决了生词问题;使用Mdict或欧路词典可以让单词的查询、记忆和整理更为简单;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材料可以克服学习的恐惧感,让学习者更加容易进入状态……关于这样的工具和材料,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推荐过很多,可以查看这几篇文章: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学单词方法?

怎样选择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并构建阅读体系?

怎样提升词汇功底:从消极词汇到积极词汇

 

3.将英语工具化

 

对一门技能建立持久而稳定的兴趣,一定离不开大量的实际应用。在我看来,学习英语最好的状态并不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在努力学英语”,而是将学英语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工具。在语言学习上,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坚持要比劳心费神的勤奋更为有效。

 

尝试着将英语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在使用中发挥它的价值。举个例子,获取国际资讯时优先选择英语新闻报道(比如阅读卫报或BBC新闻),这样往往能接触到第一手信息。阅读书籍选择原版书而不是中译本,这样对原书的理解会更为准确。基础较好的同学还可以尝试听有声书,TED演讲,甚至是美剧和脱口秀。

 

 

结语:

 

对兴趣价值的认知,自主选择权以及学习环境会对兴趣的激发产生重要影响,正反馈机制则对兴趣的定型有关键作用,它能让学习者持续对兴趣投入时间精力,不断精进技能。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认识到英语的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和材料,并且在生活要有主动使用语言的意识,将英语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posted @ 2020-09-03 22:34  南北12345678  阅读(459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