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犯错,常有己过。敢于认错的人,都有大智慧!

近日,看到一篇写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文章。文章中讲到,有次季老受邀出去讲课,临出门前突然想起君子兰没浇水,便嘱咐保姆帮着浇水。没想到,等他外出回来时,却发现君子兰死了。

仔细追问才知道,保姆给君子兰浇完水后,看到阳光晴好,特意把君子兰费力地搬到太阳底下,好让它晒晒太阳,却不知道,君子兰最怕高温。

看到季羡林为此难过,保姆有些手足无措。恰好季羡林的儿子季承来探望父亲,知道此事后想说保姆几句,季老却摆手为保姆开脱,还好言相劝了她一番。

季承很是不解,季老解释道:“这件事,其实确实不怪她,责任在我。他人犯错,常有己过。我明明知道阿姨不懂得怎样照顾君子兰,可还是把这件事交给了她,你说这是不是我的错?

季羡林的经典名句“他人犯错,常有己过”,说的便是遇事时的自省。

【相关链接】季羡林为何说自己“少活四天”?

季羡林,山东聊城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语言学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几十年来,大家都知道季羡林的生日是8月6日,每逢这一天,他的亲朋好友,学生晚辈,各级领导,甚至外国大使,都会向他祝寿,这已经成了惯例。

可是,2001年8月,聊城和临清市的市政领导邀请他回故乡,庆祝他的九十岁生日。在祝寿大会后,他在写《故乡行》一文时,却写下了一段文字:“八月六日——我在这里顺便说明一件事情:我的生日从旧历折合成公历是八月二日。由于一次偶然的笔误,改成了六日,让我少活四天——算是我的生日。”

这件事也算得上季羡林生平中的一件趣闻。不过,这么多年来,他对自己生辰的讹误,听之任之,将错就错,不发一语,也颇耐人寻味。

posted on 2018-05-31 10:18  shao  阅读(40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