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丽,打造1500亿帝国的奇女子
很多人说,海亮发展最独特的优势,就是姐弟俩配合默契,优势互补。作为董事局主席的冯海良,以他所向披靡的气势,攻城掠地,在外开拓市场。而作为总裁、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冯亚丽,则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爱心,在内实行精细化管理。
20年前在全国招聘顶尖人才
1980年,冯亚丽靠着裁剪手艺进了一家服装厂,此后10多年,她从小组长,车间主管,经理,一路升到副厂长。就在服装生意办得风生水起之时,大弟找到冯亚丽。冯亚丽二话没说,立刻辞了职,一脚踏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铜加工领域。
说起来,冯亚丽还真是管理的一把好手。3个月后,“铸造、轧制、人工拉模、拉丝、退火”,她把整个工艺流程摸得透透的,“就是晚上睡觉,梦里也都是铜棒熔铸和有色金属。”
内部日渐起色,但是外部却更加糟糕。尤其是1996年,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铜加工业跌入低谷,一年都卖不出去1吨铜棒。铜棒卖不出去,为什么铜管却热火朝天?冯亚丽立刻决定转型,“不卖铜棒,改生产铜管!”
然而,铜管的生产工艺完全不同,怎么办?首当其冲的是人才。可翻遍整个浙江,研究有色金属的专家寥寥可数,于是,冯亚丽决定全国招聘。
1997年3月,《中国有色金属报》刊登了一整个版面的招聘广告:海亮集团招募顶尖技术人才!要说专业报社的人脉可不是虚的,不到一星期,冯亚丽就迎来了一位来自北京一所金属研究院的老教授。教授一出手,技术难关立刻攻破。
为了质量,实行“连坐”
一吨铜管,海亮成本要高出40%。“既然无法拓展市场,就只有从自己身上下手,把成本降下来!”1997年年度的工作会议上,冯亚丽下了死命令。
首先,果断压缩成本。冯亚丽与15个车间主任,封闭了一个月,集中对生产过程进行了重新梳理,愣是将160多个生产环节,压缩成95个,“仅此一项,就节省了200多万的人工费用。”
此后,她给每个车间安装了电表、水表,“必须把水电费压缩下来,一旦超支,费用自理!”两个月后,全厂水电费一举降低了40%,“等于节约了1200万的成本。”
其次,做到产品零缺陷。冯亚丽决定来一把狠的,“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车间实行连坐,工人工资扣20%,车间主任扣50%!”这下可触到了痛点。20多个车间主任全都下车间,手把手教工人完善工艺。2个月下来,铜管达标率从50%提高到了85%,合格率100%。
政府的号召,是冯亚丽密切注意的“风向标”
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政府领导的讲话与号召,都是冯亚丽密切注意的“风向标”。冯亚丽说,对政府的倡议不能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否则你的企业就会停滞不前。
冯亚丽举例说,早在很多年前,政府就在倡导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很多企业也讲信息化管理,但都是在嘴上说说,在纸上写写,所谓信息化不过是嘴皮化,落不到实处。”
抵制巨大的诱惑,成功渡过寒冬
2007年,国际铜价一路上涨,从原来的每吨2万元最高曾涨到过8万元,在此期间,进行过铜市投机的许多厂商一夜暴富,这样的暴富神话也曾诱惑过公司的一些管理人员。在高层管理干部会上,有人就质问冯亚丽:“这样的钱不赚白不赚,为什么不赚?”
“说句老实话,当时也确实动过心。但最终感觉风险太大,而放弃了投机的做法。”冯亚丽坦言。很快,冯亚丽的决断不仅让海亮集团避免了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获益颇丰。
2008年10月,国际铜价一个月之内跌幅达42%,使得国内很多铜加工企业受到了重创。而一年之前,最终拒绝了“诱惑”的海亮集团则没受任何损失。海亮集团的稳健经营,为自己赢得了在这个“寒冬”时刻的“衣食无忧”。有了这充足的“粮草”,海亮集团不仅可以预防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更可以把握今后出现的投资机遇。
“最关键的是企业一把手的理念,其次是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冯亚丽认为,很多民营企业做不好并不在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而是老板自身理念不过关。
冯亚丽认为,企业发展过程中苦难并不可怕,全在当事人如何应对。平庸之辈,面对苦难,颓然叹息而失措,终至一蹶不振,为苦难所吞没。而坚强之人,面临苦难而意志弥坚,认定目标,艰苦奋斗,终会否极泰来,苦尽甘至。
冯亚丽的人生经历,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