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是什么?

APM是什么?

 

APM系统是地下旅客输送系统,目前,广州将开通世界上第一条APM系统。乘客只需要2元,就可以乘坐这条自动地铁穿行于广州天河城、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等广州CBD商圈中心。APM系统在进闸口投入单程票或者刷卡,出闸时进入自动感应区,不需再进行出闸验票。

 

APM系统列车有两节车厢,可以搭载270多人。

 

APM系统的设计负责人说,APM是作为CBD区的配套公共交通系统,主要是满足珠江新城和天河商贸区、广州塔之间的客流需求。

 

APM系统将连通天河区与海珠区,充分发挥CBD区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这条AMP呈南北走向,始于海珠区赤岗塔北侧,与三号线赤岗塔站换乘,终点站在林和西路站,与已运营三号线林和西站换乘。线路总长将近4公里,全部采用地下线路,共设9座车站。

APM客流预计平均为每天5万人次,未来可能增加到3节车厢。运输量可达到7万人左右。

 

APM车站的站台中部有坐椅

为了充分利用珠江新城地区和现有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 APM系统线路的海心沙站至黄埔大道站之间的5个车站都与地下空间合建。赤岗站、天河南一路站、体育中心南站、林和西站等4个车站为独立结构。

APM车站的色调以蓝色为主,有浅蓝、蔚蓝、深蓝等,最长的区间为海心沙站至赤岗站这一段,每站的有效站台长度为40米左右,站台中部还设有坐椅。

 

APM没驾驶室自动驾驶

APM列车使用的是胶轮-自动导向制式,为庞巴迪CX-100车型,这种车厢为原装美国进口,其最高时速60公里,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方式。

昨日看到一辆测试的APM列车,没有驾驶室,给人的感觉就是两节车厢在跑。每节车厢只有8米左右,两端为透明玻璃,各设有两张对排设置的约两米长的不锈钢坐椅外,车厢里的大部分位置都只能站立,比一、二号线地铁还要宽。

 

APM系统按远期车站无人值班,设全线流动巡查员设计,乘客在需要时可利用设于站厅、站台的对讲设施与控制中心通话。但在过渡期考虑在车站及列车上配置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协助乘客熟悉车辆。

 

APM系统采用一票制,全程不分远近都是2元,因此,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换乘时,需要先出站,再进APM车站检票扣费,出站通过单向通道离开。但是,如使用羊城通的话,票价将纳入公交优惠方案。

 

  赤岗塔站

 

  赤岗塔站沿线路南北向布置于南北向规划道路东侧、广州塔西侧地块内,车站设置为地下两层车站,车站设四个出入口,12号出入口与3号线赤岗塔站结合,34号出入口与广州塔结合,有3个紧急疏散出入口出地面。车站墙壁上还有“几米”风格的漫画,非常有“白领情调”。

  海心沙站 优雅的蓝调

  海心沙站沿线路东西向布置于南北向规划海心沙广场北侧,设置为地下三层车站,车站站厅结合负一层海心沙地下开发空间布置,通过海心沙地下空间各主要出入口到达地面广场。该站的主色调与APM线路最为贴近,优雅的蓝调形成海浪般层次,就像该站的位置一般,海中的白沙。

  歌剧院站 紧邻四大文化建筑

  歌剧院站是珠江新城集运系统的第三个站,是结合珠江新城地下开发空间考虑的车站。该站色调典雅大方,符合音乐优美的特点。车站与歌剧院、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四个文化建筑通过地下空间的通道进行连通和交通组织,不单独设置出地面的出入口。

  花城大道站 结合地下空间

  花城大道站沿线路南北向布置于花城大道下穿车行隧道下方,由于车站受制于下穿隧道(负一层)和轨道交通五号线,站厅结合地下空间设于负一层,站台设置在地下开发空间的负二层,车站出入口结合地下开发空间设置。

  妇儿中心站 为地下两层

  该站沿线路南北向布置于金穗路下穿车行隧道南侧。车站设置为地下两层车站,车站设一个与地下开发空间结合的出入口。主要客流为南侧的中央广场商业办公人流及中央广场的观光购物人流。

  林和西站 有居家风格

  据介绍,林和西站沿线路正南北向紧贴三号线林和西站西侧布置。车站设计为地下两层车站,车站设一个出入口,位于站位西北角,另设有一个与三号线的连通口。站厅为三号线通道扩展,加上盾构口形成的深度空间,令人豁然开朗,记者看到,在站厅顶部还设有一块块粉红色的装饰板,有居家风格。

  体育中心南站 方便换乘BRT

  体育中心南站沿线路南北向布置于天河路北侧,车站设置为地下两层车站,车站设一个出入口和一个消防紧急出入口。车站的主要客流为天河路南侧的天河城广场、宏城广场、正佳广场,车站西侧的购书中心及旁边的体育中心。车站站位西南角设出入口。该站可以非常方便地与BRT换乘。该站主色调明快活泼,与体育这个主题相和。

  天河南一路站 乘车下地下4

  天河南一路站沿线路南北向布置于东西向规划道路北侧,车站设置为地下四层车站,站台位于地下第四层,车站设1个出入口,南端临街另有一紧急出入口。车站主要客流为北向和西向的商业广场的客流。记者现场看到,该站站厅到站台空间比较小,设有4台每次可搭乘20人左右的垂直电梯,乘客可以选择坐电梯下去坐地铁。

  黄埔大道站 呈“回”字形结构

  据介绍,该站沿线路南北向布置于黄埔大道南侧,车站设置为地下三层车站,车站设2个出入口。车站的客流吸引范围为周边500米范围的区域,主要客流北边的天河南小区。车站站位东北角设主出入口。车站的出入口结合地下空间设置。该站采用“回”字形构造,以便尽可能营造通透明晰的空间感。

 

posted @ 2010-10-21 10:21  midisong  阅读(189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