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笔记之一]面向对象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面向对象是就方法加上数据,封装就是隐藏数据,但这并不全面。好比说,猫有一个脑袋、四条腿,一个尾巴一样,虽然没有错,但并不全面。从外表上来看,面向对象的确是这样,但其本质在哪里呢?让我们来看看《Design Patterns Explained》,它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功能分解 vs. 需求变化
在面向对象之前,我们采用的开发方法是面向过程,而面向过程开发中最常用的一个分析方法是:功能分解。我们会把从客户那里得到的需求分解成模块,然后把模块分解成大的功能,然后把大的功能分解成小功能,最终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函数。这样做非常容易,但是会产生一个问题:面向过程中的控制程序(一般是主程序)承担了太多的责任。
控制程序什么都要管,就好像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孩子,孩子一切一切家长都包了,这样的孩子出去以后,往往受不得半点委屈,调节能力很差。采用面向过程开发的程序往往也是这样,它们过于脆弱,不能够应对需求变化。
责任分解 vs. 功能分解
既然面向过程不能很好的应对变化,那面向对象和它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答案就是——责任分解(shift of responsibility)。责任分解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像家长不必事事都帮孩子做,指导一下,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做,这样往往效果更好,家长也轻松的多。
面向对象把一系列相同责任的方法和数据放在一个类里面,封装起来,这样内聚性提高了,从代码角度上说,减少了很多重复。另外,面向对象还把这些相似的类抽象起来,做成抽象类或接口,进一步减少重复代码。在对象之间相互调用的时候,往往依赖于抽象类和接口,这样,代码之间的耦合性大大降低了。一句话,面向对象的天生适合增加内聚性,减少耦合性,减少重复代码,这样便能更好的应对需求变化。
总结
面向对象的关键在于责任分解。接口、继承、封装不光是为了隐藏数据,更重要的是隐藏类型,是松散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