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情提要古典音乐可以听懂么?

2、第一篇什么是古典音乐

3、番外古典音乐的神秘代码

4、第二篇为什么要欣赏古典音乐

5、第三篇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相对于流行音乐来说,古典音乐在今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依然还是听不懂的领域,属于高雅艺术的范畴。其实连我自己都觉得前面这句话听起来特别的官方和无感,对于广大小白来说我想最重要的是有个人,有那么几篇不太晦涩的小文章可以带领大家,开启古典音乐的进阶之路,在这里我想做一系列的扫盲贴,让大家可以由浅入深,渐入古典音乐之佳境。

 

1、前情提要 古典音乐可以听懂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是可以的。只不过我们需要学习才能听懂,古典音乐也好,流行音乐也好,或者摇滚爵士等等,都是音乐语言,既然是语言,那是不是要学习才能懂,你认为从不学英语可以听懂老外说话?ok,你会说sorry,yes,no,那就相当于你听过贝多芬命运一类最耳熟能详的曲目,所以其实可以学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音乐这门语言在所有的教科书里开篇都会有这么一句:

 

音乐包括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调式,和声,曲式,织体等八大要素。

(上一行不需要用脑子记,关键是要用耳朵听)

 

就音乐而言,旋律只是其中八分之一,而古典时期的音乐家更多的成就在于和弦调性的运用转换,和声功能的运用,曲式结构的复杂化,以及丰富到听不过来的织体色彩,再说流行音乐,我们大家平常听流行歌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听过这个歌么?”紧接着哼两句旋律,夹着若有若无的词,这就是听音乐了!所以说为什么你说听不懂古典音乐,如果可以按比例来说的话,我们的耳朵只听到了差不多八分之一,基本意味着只能听懂古典音乐的八分之一,甚至更少,所以难怪听不懂!

 

听古典音乐建立的是听觉能力的训练。我们从小到大,训练的是---眼:阅读的能力;手:写作的能力;嘴:演讲的能力;可是,耳朵呢?谁训练过耳朵,告诉我,除了天赋异禀的阿劳等大牛,人家没弹钢琴几天,随便一个弹了十个音,阿劳小朋友,就数豆子一样和盘托出。

 

所以,听古典音乐需要的是一个对音乐语言信息处理能力很强的大脑,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很难真正的听懂,大多数人只能停留在听旋律的层面上。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耳朵接受的训练决定了你能听懂什么样的音乐。如果想真正听懂古典音乐,请跟随我开启听觉系统的训练,开启古典音乐的进阶之路。


2、第一篇什么是古典音乐

 

如果拿这个标题到百度搜,基本答案是显而易见并且是有标准答案的。标准答案我复制粘贴一下:

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民间音乐

 

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图表形式更易读(多加一列中国朝代对比,大家心里有个数):

 

 

 


 

 

3、 番外古典音乐的神秘代码(根据知乎竹杖芒鞋解先生文章加工)

 

在欣赏古典音乐,或阅读与古典音乐有关的文章材料时,都为古典音乐的标题表示过困惑,比如这么一段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Choral", op.125(贝多芬 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 op.125)

贝多芬是认识的,但是“d小调”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是第9呢?「合唱」又是几个意思?最后的神秘代码“op.125”又代表什么呢?

怎样才能把古典音乐作品命名讲明白,我们就用奶茶店举个例子吧。

假设你到了贝多芬开的奶茶店里,点了9杯燕麦奶茶,贝多芬按你的要求做好并且依次编号。

 

 

现在再来看:贝多芬 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 op.125,就相当于 奶茶店老板(贝多芬)做了9杯(作了9首)燕麦奶茶(交响曲),其中第九杯要求是半糖的(d小调),这第九杯是贝多芬开店以来做得第125杯奶茶了(第125号作品)

 

燕麦奶茶(交响曲)标准是燕麦+奶茶(四个乐章),这也只是“约定俗成”而已,另外一家奶茶店老板马勒就非常喜欢燕麦奶茶加椰果(五个乐章的交响曲)

 

那个「合唱」又是什么呢?比如贝老板在做第9杯奶茶时,发现该燕麦奶茶风味独特,口感丝滑,因此将其命名为第9号奶茶 “丝袜”(第九号合唱),也可以简称为丝袜奶茶(合唱)。合唱便是这个叫做作品的标题。标题并不是古典音乐作品的“标配”,它盛行于浪漫主义时期,用于标记总结作品的特色。有时人们会直接用标题来称呼作品名,如「贝多芬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也可以被称为「合唱」。

 

现在再看这张图,是否一下子就get到了呢

 


 

4、第二篇 为什么要欣赏古典音乐(部分内容根据若干篇知乎回答加工整合)

 

先从生理角度讲讲我们为什么要听音乐呢?让我们看看下面这幅图:

 

人耳耳蜗内的听觉纤毛

 

这幅图就是人耳耳蜗的内景图,声音在经过螺旋状反射进入人耳耳蜗以后,我们用来捕捉声音的器官就是这些呈V字型排列的听觉纤毛。这些纤毛,其实是一个一个的小管子,有长有短,短的用来听高音,长的用来听低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觉纤毛会出现退化,请看下面一幅图:

 

下方的听觉纤毛明显东倒西歪

 这幅图说的是什么呢?说的就是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出现的听觉纤毛退化,可以明显的看到,上方的听觉纤毛是规则排列的,而下方的已经开始东倒西歪。这种退化,就是听觉纤毛的失利。这种失利的后果意味着——有的频率的声音你是再也听不到的了。年龄增长与外力损伤都会导致这种听觉纤毛的失利,有种病叫做听觉过敏,就是部分由于听觉纤毛失利导致的某些音听不见以及脑中的嗡嗡声噪音。为什么要听音乐?毫无疑问,其中的一种答案必然是:保持听觉器官的锐度,避免听觉纤毛失利。事实上,经常有意识的刺激听觉纤毛(聆听音乐),是保持听觉感受器锐度的最好方法。

 好的,那我想问了,我天天听VOA,BBC,四六级,能不能保持听觉纤毛的锐度呢?很遗憾,答案是不能,因为人声的频率仅仅集中在中音区,而听觉纤毛的退化是从音域的两端(所谓人耳的极限音域)开始退化的。曾经有这样一组实验,两组纤毛失利的老年人,一组给予的谈话节目,另一组给予的器乐并教授聆听方法。为期八个月,最后器乐组的老年人听觉锐度与听广播那波比平均提高了百分之七十。

 所以为了几十年后我们的耳蜗上的听觉纤毛可以退化的慢一点,可以开始听音乐了。

 那么为什么又要听古典音乐呢,这就是我前情提要说的,为了那剩下的7/8。听流行没问题,歌词文字内容所带给人的受伤后的疗愈、充满正能量的激情、小女生的小心思;听爵士没问题,blues迷人的即兴节奏;听摇滚没问题,各种金属、死亡、迷幻,但凡能抒发咱的鸿鹄之志哉只要你认为这是一个宣泄口。

 但有一点,我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品位高下的问题,中国传统音乐旋律色彩的丰富,即兴的成分,被称之为所谓横向的艺术,这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我相信当你纵横过古典音乐的海洋,你的耳蜗纤毛被低音base抚摸后,你的内心被渐弱的定音鼓捶打后,所产生的所谓的灵魂的宇宙出游,对于是依旧喜欢文字臆想大于音乐的流行歌曲还是需要大脑处理复杂音乐语言信息的古典音乐,你自己会有一个倾向。


5、第三篇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部分内容根据若干篇知乎回答加工整合)

 听古典音乐的人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走神!走神!走神!第一分钟能听到音乐,过一会就想别的了,等到强音和高潮出来,再听一耳朵,然后一会又跑了。到音乐厅,则是睡大觉!

 大家试想,我们现在的音乐可以让我们在各种场合听,逛街听,写作业听,写论文听。耳机更是入耳的,头戴的,降噪的。但是在贝多芬当年的时代,人们听音乐是多么不容易,有的音乐家要徒步三十公里去听两个小时的管风琴。由于听音乐的机会少,因此大家听音乐时都很专注,不会走神。

 那是不是我专注认真的听就可以了,还不是!简单的说,拿到一段曲子,知道先听什么,后听什么,对自己的听觉器官有所期待,使得听觉有方向性,才有可能达到不走神的效果。

 音乐欣赏切忌的三步走:一、作曲家是谁,生卒年和生平轶事,二、作曲家一共写过xxx,xxx等作品,三、将所谓的感受表述成抒情散文。要知道,贝多芬之所以伟大,是因其音乐伟大而伟大!不是因为生卒年生平轶事伟大,所以听音乐是第一步!

 看我给你们指的三步走

 第一步:了解管弦乐队的分布和构成,这个是前提和基础,是从视觉上,听觉上第一步先对古典音乐的发声处有一个掌握。关于这一块,一般都会推荐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布里顿受英国教育部的委托,为介绍管弦乐队而给青少年写了这首“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1946年10月15日在英国利物浦首演。此曲又名《珀赛尔主题变奏与赋格》,其主题选自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为戏剧《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配乐中一段活泼轻快的舞曲,并以此主题作一系列的变奏。

 《青少年管弦乐指南》被编排为一种特别的作品结构,以充分展示管弦乐团每个部分的音色和表现力为目的。主题部分,开始先由全体乐团演奏,接下来的13个变奏曲,单独表现每种乐器的特点,以相同的乐器组顺序,在每个乐器组中大体上依循从高音到低音的顺序。最后它们再合成一首赋格,同样按照变奏中的介绍顺序逐节切入;待所有乐器都进入之后,铜管乐器组重新渲染了主题的旋律。

 观看此曲的视频,大体就可以了解到整个管弦乐队各个乐器组的音响色彩和它们的排兵布阵情况。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类的大型音乐节之类的视频,当你看到一定程度也会发现,镜头就像乐队指挥一样,视频剪辑频繁的切换基本相当于,不同音色或者力度或者节奏的变换。这样宏观和微观上都会有一个印象。

 

这里给大家列举总谱顺序,以及中意文简称:

 

 

第一步:微观层面,建立复音音乐概念。平日随便打开一首钢琴作品或者弦乐四重奏,即织体不太复杂,刻意去听低音或者刻意听旋律音以外的所有音响层。听,大量听,如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四季之一月在炉边:

 

 

红色的箭头是旋律声部,绿色的是内声部、蓝色的是低音声部。大家可以对照音频反复的听开头这几个小节,作为旋律大师的柴可夫斯基就是这么牛,你能听到三层旋律,即内声部和低音声部也是有旋律可言的,第二三小节,低音声部基本向下,旋律声部向上级进,进一步拉开了音域,音响效果上厚重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多层次美感综合在一起,这样的音响色彩焉能不丰富。要知道这只是古典音乐的沧海一粟啊!

 

第三步:宏观层面,了解八大要素之曲式。曲式说的通俗点,有点像我们小学的时候学语文,老师经常会让我们分段,写段落大意,找中心句,定义一篇文章的结构,比如总分总结构等等。

 

曲式结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以奏鸣曲式为例,奏鸣曲式包含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呈示部一般包含两个主旋律,即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倘若不知道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就无法形成对旋律的记忆,这样过了十几分钟在再现部重新出现这两个主题的时候,由于听觉耐力不够,很可能已经分辨不出来了。如何能记住呈示部的两个主题,那就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灵敏地追逐听觉方向。在国外,由于音乐厅的声响效果,在乐章中间咳嗽都是大忌。而在国内,因为没有一个好的音乐教育体系,导致观众不知道听什么而跑神,进而嗑瓜子,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对一首乐器曲式结构的整体把握,会让你在微观之外,对于理解这首作品以及作曲家所处时代背景下的音乐风格都会有更深层次的探寻。

 

所以,待你能听的出不同色彩的乐器组,待你能听得出原来除了旋律还可以听到以外的乐音,待你能在再现时听到呈示部的主题后,再了解这个作曲家的生卒年,生平轶事也不迟。

 

最后想说,很多人欣赏完古典音乐,一时激动开始写抒情散文,其实这只是自己一时的感受和外在环境作用下的心血来潮,早上听了喜欢,晚上听了就不喜欢,把音乐的美感上升到个人情绪的喜怒哀乐,或者“老子,庄子”的玄学高度,这样的美感没有立足点,不妥(这里尚不谈论声无哀乐论相关问题以及所谓的自律论他律论美学欣赏层面事宜)。因为可能只是力度由强变成了中强、暂时性的离调或者和弦的变化。听音乐,或谓之艺术欣赏,不能只谈论人生情绪,当然也不能只谈论音乐的八大要素。而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这样一个理智与情感交融的过程。